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06):2022年第三十六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蜜蜂(新韵)
王十二(安徽)
寻访群芳苦,采集一路香。
平生不识字,偏作探花郎。
段维点评:小诗妙在三四句,尤其是借“探花郎”与“不识字”形成反差,趣味顿生。
陈引奭点评:以白话文作双关语,寓拙于巧,乃成诗中趣格。
与庆辉学鹏二兄微雨中游南西桥
陈海洋(昆明)
山间流水过柴门,岭上烟岚似有根。
湿径幽清宜缓步,和风和雨到黄昏。
段维点评:第二句化用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句子“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贴切生动;结句“和风和雨到黄昏”则暗示了与友人“湿径幽清宜缓步”而忘记了时间,可见其深情厚谊。
苏俊点评:亦以简淡胜。谆谆君子,其交如水。不亦宜乎。
壬寅八月初一夜凉如水
李利忠(浙江)
一雨洽和甘,凉生江以南。
寒蛩鸣不已,竟夕失轻谈。
苏俊点评:淡语道深情,语愈淡情愈深。好诗皆自性情、学养中出,信然。
陈引奭点评:言其简而意无穷,此古人诗中之超诣境界,观此诗可跻乎此。
戈氏辞世
李蔚斌(北京)
忧患元元咒逝翁,旌旗十万转头空。
绝怜秋染江山色,是喜是悲惆怅中。
段维点评:时政题材,绝无口号化和概念化,并且在惆怅之境中饱含着对那段历史的深长思索。用“绝怜秋染江山色”代表曾经的红色江山,堪称妙绝!
秋 夜
陈镇(河南)
长夜醒时幕未开,家山深处意哀哀。
可怜虫语如波浪,拍向诗人枕上来。
苏俊点评:善于铺垫,转结想象亦奇。唯“诗人”二字无着落,或易以离人二字,以回应二句之家山,意境更阔。
赠卞稼祥诗友
陈伟强(福建)
一觉红楼梦,五湖孤棹航。
旅怀方寂寞,诗绪日飞扬。
句秀梅间月,才清竹上霜。
画塘春雨过,不敢咏鸳鸯。
注:红楼梦,稼祥兄乃清末名臣闽浙总督卞宝第之后。
陈引奭点评:“句秀梅间月,才清竹上霜。”此好句假列清人诗中,亦自浑然无迹。
自水江往杨歧再谒山寺
黄勇辉(江西)
相邻相望白云间,身在重重叠叠山。
修到闲心元不易,又催诗思叩禅关。
陈引奭点评:四句之中,多见前人已成之语,如重重叠叠山,修一颗闲心,元不易,诗思入禅关,等。可见作者诵读记忆之善。
近中秋语
李树喜(北京)
新月团圞变晦明,枫栌菊草演枯荣。
雁凭寒暖知来去,人过中年无返程。
闻道环球多疠疫,元知盛世少诗情。
心间早有千千结,不待秋深白发生。
陈引奭点评:诗以人生厚,旷观佳句新。树喜先生此诗不作惊人语,却自有动人处。
成都新冠又烈城封户闭感而有作
安全东(四川)
天黯云垂野,秋凉雨作尘。
塞途皆掩面,扃户不由人。
疫重无终始,时艰共苦辛。
闲居寂寥甚,日与我为邻。
江合友点评:疫中情事,历历在眼,颔联、颈联妙。
过北乡山居
王京华(山东)
湖水清清小路斜,岸边茅舍是农家。
村民早已迁山外,惟有游人看落花。
江合友点评:村民迁居,游人赏爱,同一景致,观感相反,走马观花,非真爱者,好龙者岂独叶公耶?
漓江云(新韵)
张东凯(黑龙江)
一似相思化不开,洇出细雨入心怀。
今宵北去频招手,携水抱峰随我来。
江合友点评:善于比拟,与云相亲,饶有韵味。
八月初三黄水晨起得句
陈仁德(重庆)
不恋名城恋客居,终朝岚气满林庐。
最宜佳境三杯后,乍起凉风八月初。
闭户宵深清梦好,入山日久故人疏。
红尘万事浑忘却,坐看烟云自卷舒。
江合友点评:山中日久,隐入林庐,客居胜境,清闲趣味,皆在其中,读之怡然忘忧。
书怀三首·其三
林峰(香港)
西风吹雪到南门,晓角霜钟月一盆。
试剑始知芳骨瘦,濯缨却感壮怀存。
海云横起深秋夜,塞雁斜来近水村。
许国丹心终未改,竹林高榻枕诗魂。
江合友点评:属对精工,颈联尤佳。
行香子·访山中农家留守老小
王正宁(重庆)
山路蜿蜒,稻穗飘香。浓荫处、瓦屋深藏。朝霞正染,晒坝风光。看辣椒红,梅树绿,玉茭黄。
门前老叟,娇娃膝下。见来人、细数家常。打工子女,远在他乡。念儿辛苦,孙年幼,己添霜。
江合友点评:上片写景,一派农家风致;下片写人,老叟口吻,质朴憨直,结拍綰起三代人,尤妙。
浣溪沙·重访龙川(四选其一)
杨成东(广东)
郭外层林杂绿红,冥冥香远正秋浓。山城不与旧时同。
高起楼台如迸笋,横拖花木宛游龙。车流迢递接云中。
江合友点评:下片对句写景如见,楼台如迸笋,花木宛游龙,登临送目,显豁开张,上竖下横,构图亦见匠心。
段 维 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心潮诗词》评论双月刊主编。
苏 俊 石头斋主,粤人。少日从湖湘周先生毓峰习诗文。零六年后拜津门王先生蛰堪为师,学为倚声。有著述多种。

陈引奭 现供职临海市博物馆。《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近年出版有个人文集《簏中的散叶》《问边集》,编撰出版《钱王铁券摹册》,策划并主持编辑《笔底湖山——临海》《阿拉尔丛书》(5卷本),参编《临海揽要》与《临海丛书》,策划编辑《中华经典诗文读本》。
江合友 号白石簃主人,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词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著有《明清词谱史》《白石簃词稿》《宋代文学概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