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行纪
如何温柔地跌死在广东
在广州市花都区,
挨得着桃花水母和洪秀全祖坟的地方,
跌死牛。
在东莞市,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西边,华为溪流背坡村的东南,
跌死牛,跌死牛。
在深圳市南山区,
闻得着大自然醉鹅,望得见左丞相公寓的地方;
在深圳市龙岗区,
够得到一个陆地上的船窝的地方;
在揭阳市揭西县,
在头寮、尾寮、老寨、乌山坳的中间;
反复地跌死狗,跌死狗。
在惠州市龙门县,有鹿颈高昂、蛇顶放踵、鱼允唼喋、河唇轻舔的地方,
如此生意盎然、万类更新地跌死马,跌死马。
在惠州市惠阳区,
一片被地名遗忘的绿色与褐色中
跌死猫,任凭它有九条命。
在湛江市廉江市,
可凝视半岛第一峰海拔仅382米的迷你型傲岸的所在,
跌死龙,跌死龙。
就在广东,不必去福建,
不必,不必,不必
去福州市长乐区,
在风洞山隧道旁跌死蛇;
去泉州市安溪县,
在风猪母与鸭拨窟之间跌死虎;
去漳州市东山县,
在嗅得到咸湿风的临海处跌死羊……
不必,不必,不在别处,
就在广东,在广东,已经足够
温柔地跌死牛、马、狗、猫、龙,
足够天跌落嚟当被冚。
与其在股市猛烈地跌死牛,
不如温柔地跌死,跌死在广东,
猛烈地跌死,抵死在广东。
抵死地,抵死地缠绵在广东。
2022.3.18
注
※ 左丞相公寓,此“左丞相”,所指乃南宋灭亡时携少帝跳海殉国的陆秀夫。
※ 天跌落嚟当被冚,粤语,意为“天掉下来当被子盖”。
※ “跌死X”类型的地名,各省均有,以广东为盛,数量繁多,类型丰富,堪称集其大成。
突然!导游在我们面前变成了石头
突然!导游在我们面前变成了石头。
我敢打赌那不是一种幻觉,不是魔术,不是障眼法,
不是望夫(或妻)成石,不是泄露虫族、鸟间或兽界的秘密而遭天罚,
不是在被禁止的回眸中化身盐柱,也不是历史被倒带或逆叙时泪水和目光流回金铜仙人的眼窝并凝固成铅与空的眺望,
倒略微有点像是赌徒输掉了内裤甚至连屌毛都输得一根不剩之后突然僵直在众目睽睽之下岩崩也似地坍塌为满地叮铃铃滴溜溜骨碌碌打转的骰子时的那种变容。
大山临盆娩出老鼠之变容。
我久已看这导游不对劲。在团员集合的那株枝干崚嶒、杂花丛生的树下,他嶙峋且茕孑像是一个寄居旅游业的钟楼怪客。我遥记隐秘的童年曾蒙他私授回声的四种编织法;
少年时我鄙弃而兼景慕他为石头的私生子,青铜的孽种,风的丑奴儿,乡民孳生于朽木之耳朵的定时采割者。
背土离乡的岁月许我一具无定着的形骸:肉,血,气,是我向物质偷师的三态。
当年齿如一粒粒结石嵌入发酵之躯,我风大雾浓的身体竟也渐次关闭,
而重生的骨头振动起编钟锈涩的节律,于是
石头也在我们面前变成了导游。突然!
2021.11.30
冒水潭下,瀑布如党和人民政府鼓励的万众创业
冒水潭!敢于冒头又城府深极。
一钵墨绿的胆汁,从天星桥的石腹下暗涌,微微搅动,
如一腔源头不明的流言,迎着市场的方向无声轰鸣。
然而,仅仅在十米开外,它就松开了笼头
——被一滩乱石激荡,从政策的高地滑落,尥蹶子般狂泻,
昂昂然如2014年起,党和人民政府鼓励的万众创业。
浪奔!浪涌!蔚为大观!不过很快就脱了力。
只有些许不成器的石头还从水里裸出,鼓着掌,掀起白沫。
此后,一路走低自不待言,直到我们抵达——
银链坠潭——啊,金链汉子也会心碎之处!
槽状深潭兜起大漏斗收租,千万条银链撑出的保护伞
呱呱坠地,等不及给后浪啊后浪一点点建议。
受够了水水的狂言豪语,于是我转入岩缝里
——没想到!居然听到了时代喧嚣下小浪们的心绪:
有淙淙者,“二尺石窝,首付五成,月供……”
有汩汩者,“自居下流,何如躺平……”
潺潺者似欲挽留,“勿弃,我也可以让你养鱼……”
一股回水缓缓卷动,吐出几泡气。
最令人意动者,乃相濡以沫之石头两块,
在水中立身未稳却前胸贴着后背,中间一带窄窄的水之胳臂
——分不清归属前者还是后者,只听得哗啦啦
互相、交替、永久、反复却毫不起腻地
搓洗。
2020.10.14
注
※ 冒水潭,贵州黄果树景区一景点,位于天星桥,绝壁下冒出一股水形成深潭,为电视剧《西游记》中白龙马出入水拍摄地。冒水潭水面暗涌,下泄经过一片石滩,形成落差不大但气势可观的瀑布。
※ 银链坠潭,天星桥下游另一景点,呈漏斗状,底部为槽状深潭。据景区描述,“潭中的钙化滩宛如一张张下覆的莲叶,交错搭连,星罗棋布。湍急的河水在钙化滩上纵情漫流,就像千万条绚丽无比的银链,缓缓坠入深潭。”
※ 当代语境下,“养鱼”有“保持暧昧但不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意。
山谷酒盅里盈满血腥的钟声
一盏山谷,凹穹,如酒盅,
拢住微漾的水,酩酊的绿,以及踉跄的天空。
山间土路初学外语,偶尔磕巴,
在翠竹掩映中不时吐露S、Z或L的形状。
滑索像细细的尖叫,在头顶裂云,从杯壁通往盅心
——尽头兀立着一口霉绿的铜钟。
滑索者御风而下,加速,再加速!
他们撞碎在钟身,钝响带来血意和几点钟。
这就是所谓钟鸣?无辜者的肉声叩问时辰。
当我们沿着山路螺旋上升,这就是所谓的钟鸣。
这就是所谓钟鸣,时辰叩数无辜者的肉声。
当山路沿着我们螺旋上升,这就是所谓的钟鸣。
正午十二点,酒盅满盈!阳光穿透水汽,
猛烈而虚弱,迎来一日中最盛大的献祭。
2020.10.22
农家乐颂,或人、民、兽与禽,按姓氏笔画站在风景里
湖泊是大地向天空行吻手礼,
而乡野的池沼粗鲁地把口水吧唧到了
部分天光云影的手背上。
光溜溜的流云是西遁的裸官一枚枚。
收了神通罢!过于晴朗的日子里不宜翻筋斗,
直到被一阵风吹散了满天的通关文牒。
粼粼的点与划是波光的摩尔斯码,
一只白鹭忽上忽下,扰动更复杂的讯号,
长腿与尖喙异论相搅,搅,搅碎芦苇的译码。
滑坡防护网规训着山体的仪态,
游人也挺胸凸肚拗出个“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老师说: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皮相里不绝于耳着
土味刷墙标语的打鸣。莫道烦!
村道上喜孜孜踱来一群服瓦罐预备役的走地鸡。
落日开道,大巴奔走,我们手搭凉棚眺向一个微缩天下:
人、民、兽与禽,在风景里
按姓氏笔画各安其类,分别而彼此地站着。
2021.5.10
绒布寺夜颂,或死在星星的摩擦吵醒我以前
白绒布呀白绒布,你是珠穆朗玛的裤衩。
冰绒布呀冰绒布,你是从月亮上敲落的、
串挂于峰峦胸腹的万千株牙。蓝绒布,
蓝绒布,被鹰纽扣于秋之肉身的一袭晴空。
黑绒布呀黑绒布,你是一匹缀满星星的
裹尸单,将湍如野火的呼吸挨个扎紧。
天空和屋顶一同坍陷,勉力撑住它们
免于砸落的,不是被祷词熏黑的廊柱,不是
被连绵的叩首与委蛇的匍匐夯实的玛尼堆,
不是被经幡放牧着的白塔,而是星星们
探针般纤细的脚。同屋者用扭曲长肢的字母
发出呻吟,她的肺泡与梦魇被月光照得晶莹透亮。
至高且深的夜。睡眠犹如围聚在针眼旁
探身取水,从前世打捞失落的名姓。
宗喀巴、噶玛巴、八思巴……这些名字
在我喉咙深处融化前,爆裂得犹如跳跳糖。
虚幻的黎明带来虚构的拯救,寺院外
偃伏如黑色陨石的牦牛舔舐星散的慈悲
与霜降。于是我了悟,盘山路上骑行的蛙人,
姿态悲壮一如伍氏献文鱼,却终究会被
一种名叫琥珀的命运俘获。于是我反复倒下,
我的胸腔希求的不再是畅意而是窒息。
于是我升到菩萨的侧畔,金刚的上面,
在星星的摩擦吵醒我以前,我会一直在那儿死。
2015.6.28
注:
※ 绒布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冰川末端,海拔约5154米。多年前进藏旅行,夜宿绒布寺,虽然没有严重高反,但胸闷气短,稀薄的梦境里怪影憧憧。而同行者中有人艰于呼吸,呻吟声在大通铺房间里萦回了一整夜。
※ 伍氏献文鱼,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的古盐湖沉积地层中发现的一种古鱼类化石,全身遍布超常粗大的骨骼,几乎没有多少空间可供肌肉生长,与现生鱼类迥异。科学家推测,青藏高原不断隆升过程中,柴达木盆地慢慢蒸发成荒漠和盐湖,伍氏献文鱼因为生活在饱含碳酸钙和硫酸钙的苦咸湖水中,骨骼不断增生。据推测,伍氏献文鱼也许是青藏高原的古盐湖中支撑到最后的一种鱼类。
小令:龙安寺枯山水无所感
作为一块
嗓门宽过肩膀的
大石头
闯进这无声的川流,
终归是无所感。
须得委身于一颗
眯缝着眼睛的
细小的砾石,
才能觉出:真的没意思。
没意思,就是禅。
十月,龙安寺里没有蝉。
2018.10.29
即兴里斯本,或一条倾斜的街叉开双腿
一条倾斜的街,叉开的双腿之间总有
一泓海,一泓海。
乘有轨电车凶险地俯冲,我揸开的手指与舌尖
是风的客户,提前品咂了你的
咸腥海,咸腥海。
这是最适于死于电车之噬的城市。
佩索阿,你为何将这终局赠予高迪?
你们的命运和异名,在哪里汇融成一片
迷离海,迷离海。
卖艺少年在快车道上拦车舞棍。
弹唱老人叹息着在琴箱里拨数一日的薄酬,
像赶海人掀开波浪的裙褶踅摸牡蛎,
踅摸最后的艳遇。生计艰难啊,然而我们还有
徒然海,徒然海。
不用等到午夜降临,不用等到钟声响起,
每一块被磨光的街石已经开始颤栗,
这些里斯本的鳞片与角质,因惊惧或狂喜而耸矗,
穿透薄情的鞋底,让我扭崴了脚踝,
扭歪了身躯,在酣摇波动的荡石(失!)路上
蹈着海,蹈着海。
2018.6.28 里斯本
注:
※ 里斯本城市依山而建,街道随山势起伏,在临海湾的坡面上往往形成俯冲之势,电车也因此显得颇为凶险。
※ 拥有无数异名的诗人佩索阿蛰居里斯本,最终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学象征;建筑师高迪把一生留在巴塞罗那,最后不幸死于有轨电车轮下。
※ 粤语中,“荡失路”意为迷路、走失。
伦敦眼巨大地凝视着一个翻译错误
晚霞之为天空的咯血而
冬树是一个城市裸露的肺叶。
谁敢于呼出神经,就会获得
一团白雾的雕塑与祝福。
伦敦眼巨大地凝视着
一个长久以来的翻译错误,
任凭滑铁卢桥下流淌起
液态的The Times。而
铅字的比重,略轻于浑水。
2017.01.25
注
英国《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是The Times,中英文名称颇有出入:The Times本义是“时代报”,而“泰晤士报”似乎更接近为the Thames。据学者张勇先考证,第一个把The Times翻译(音译)成中文的人是晚清改良派思想家、《循环日报》创始人王韬(1828-1897)。在“西国日报之盛”(原载《循环日报》1874年2月12日,第3页)一文中,王韬大力推荐“泰晤时日报”(The Times)。王韬去世后出版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称许The Times“如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由于种种原因,译界和报业的前人们就此将报纸The Times与河流the Thames都称作“泰晤士”。这一混淆沿用至今,已不可再做纠偏复原。
生の味
吹泡颂,献给毫无惧色地穿过泡泡阵的人
——本诗以某种近乎背叛的方式受惠于《海的女儿》
我敬畏那些,毫无惧色地穿过泡泡阵的人。
那吹泡泡的孩童啊,也许浑不觉自个儿正造出多少浮空的陷阱——
从处处连续可导的平滑嘴脸撅出唇形圆润如深渊,口气迅猛而狂妄
——浓缩的政客向被大半个广场环抱的内阁抛售皂液膜的承诺,
那斗胆步入其间的人哪,就算被眉头、牙关与襟口联手紧锁,
也是个敢于赤裸的皇帝,无惧把幼稚的谎言戳破。
吹泡泡,是一桩生死攸关的事。而有人,居然毫无惧色地穿行其间!
每当我想到,短短的一步或一息耗尽了多少生灭,就不由得战栗。
泡泡,水样的皮肤,鼓胀地盛满怨怒或爱意、嗔喜与痴迷,
却独独没有溶入哪怕一滴持存所必备的麻痹。
而麻木的我们,一旦领悟到自己也是泡泡!是泡泡!
是泡泡——就会像肥皂剧帝国一样自爆。
然而是谁,是谁?在肉眼可见的声声炸裂中,
把爵士泡泡吹奏得越发委蛇、越发高亢、越发圆熟?
这些在阳光里色相流转如脸谱的面孔,没有五官,没有头颅,
乃是实打实的空无,并且仅以其空无的大自在就胜过了我们的万有。
这些从概念与知觉的边界逃逸的水母——每个泡泡,骑着一个莫须有的灵魂,
我们跟红顶白急赤黑脸绿鬓朱颜芥拾青紫黄袍加身又怎敌它彩虹附体。
2021.4.27
注
小人鱼听老祖母说,她们在三百岁生日结束时会变成水上的泡沫,而她绝望地向往着人类那永恒的灵魂。遗憾的是,我认为,她被骗了,并且被欺骗得太久了。这谎言凝结在哥本哈根,就是那个青铜的雕塑,所有知情者的默许构成了它存在的根基。而我,宁可戳灭永恒的灵魂,去拥抱一个泡沫的雕塑,或者,雕塑的泡沫。
肺花诗,或脸上开出肺花的人
——脸上开出肺花,心里结出废话
阳光打在她的脸上
阳光穿透X光片打在她的脸上
不同于阳光打在她的脸上
因为这是被她举起X光片抵挡的
广州冬日28℃的阳光
绝不是人人都可以随随便便
打在自己脸上的阳光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所以也没有阳光可以
随随便便打在她的脸上
穿过X光片的阳光绝对
不是随随便便的太阳
一个小时前或者半个小时前
她也许曾在医生面前哭泣
为那X光片上的球形或者
类圆形的斑片状阴影
或者网状的弥漫性的阴影
或者边缘不规则的毛刺
或者偏心性的不对称的空洞
也许她会为了更小的不幸
而落泪同时侥幸甚至窃喜
比如双侧纹理增多显示模糊
似呈毛玻璃样她可能还听医生
说过边缘欠清回声不均匀
等等等等这些浑浊低沉的字眼
在她心中激起同等空洞弥漫
不规则不对称不均匀的回声
回声还在胸中动荡但现在
她已走出幽暗阴凉的医院长廊
回到阳光下她渴望又畏惧
因为不确定被医学反刍后吐出
能否再被这光滑的市道吸纳消化
然而阳光穿透X光片没有给
她的脸打上一个X因为它绝对
不是随随便便的太阳即使穿过
X光片也不会轻易叛变成X光
我们知道阳光是生命之主
又听说癌症是众病之王
但太阳长久的赤裸裸的暴打
让她又怕又晕举起负片的双肺
过滤日头遮挡过度旺盛的生命
病染的黑旗迎风招展往她脸上
投下阴影那阴影凹凸起伏
像在鼻尖上立足的蝴蝶与鹰
更像是一朵有褶皱与卷曲的花
是在一个女人脸上
小心又大胆地绽开的肺之花
一个脸上绽开肺花的女人一个
女人脸上肺花绽开一颗肺绽开
在一个女人的花脸上一朵花的肺里
绽开女人的脸一颗肺的脸上绽开
一个花的女人还是一个女人的
花里绽开一颗肺的脸或者脸的肺
一个女人一朵花一颗肺向谁
展示你敞开的胸你茫然的空腔
这些重叠缠绕回环增生的句子
将你围裹为你遮挡存在的过于辉煌
在你脸上绽开诗的花张开诗的肺
因为诗就是染病的句子就是
字词的结节就是语言的症状
写诗就是X光探测并雕刻病灶
你走在猛烈的真理里无法承受
你举起X光片以病症遮挡太阳
虽然我们都知道
阳光是生命之主而癌症是众病之王
2021.12.12
“再见”,或每秒一万次别离
——再见, 唔好怪我第一句就同你讲再见, 因为我真系专程黎同你道别噶……我要走喇,如果你记得返我系边个,我知道你一定会好唔舍得我,仲会好挂住我,再见。
在一切可刚可柔的礼仪中,
你把“再见”掌握得最牢固。
每一次微小的离别,你都用“再见”
把它托举到肉眼可见的高度。
从妈妈的膝盖走向爸爸的巴掌,
从卧室爬向厨房,从阳台迈入
马桶里令人神迷的蓝色漩涡……
离开一秒钟、一厘米、一个转身,
你也会郑重地“再见,妈妈”
“爸爸,再见”“再见,奶奶”
“拜拜,婆婆”“爷爷,再见”
“再见,公公”“Byebye,格桑”
“阿随,再见”“别了,小刺”……
这是你热衷的一项甜抿抿的义务。
每一秒都有别离。现在向门说:再见!
因为它为了你的穿越而被迫离开锁槽,
与阳光里紧挨着它密密私语的尘埃分开
——尽管旋转着也自有新的前尘可追。
被转笔刀削掉的刨花,与笔肉分离时
吱吱叫着“再见”,那石墨的骨髓
以飞溅的粉末喷出浓黑的叹息。圆规
与尺子分别,再次相逢要绕过半个世界,
或者180°,每一度都留下渐行渐远又
渐近的“再见”。冬日,被我呼出的
气雾,反身搂吻我的嘴,它是要说
白色的“再见”;在夏季,这“再见”
同样响亮,只是变得全然透明。
被刀不慎切开的皮肉,在迅速扩大的
鸿沟两侧彼此回望,再见!无法抑制
血泪的奔流。蚊子离开,并不会让皮肤
挂念,但它腹中的我血涌动着向血亲们
道别:“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每一秒都有一万次别离。我跑马灯的
脑子里一个个念头来了又去,甚至
来不及互道一声珍惜。每根毛发掉下,
每个细胞衰残,每一颗卵子脱落,
每一粒精子奔赴生死场或虚妄,时时
刻刻把我的身体鼓荡成经久不息的
别离的海洋。一行诗离开我的心,
战战兢兢,进入不可测的所谓文学,
而一行诗离开上一行诗,也不得不
松开互相搂抱而彼此扣锁的横竖折捺:
扌开始挥舞,忄在晃动,目渐模糊,
直到刂终于斩断了不舍:再见!再见!
或者,相见争如不见。现在,它们记下
你永恒的道别,孩子,你站在时间的回廊,
与我每秒一万次分离:再见,再见,再见。
再见。
2020.12.8
注
※题记为歌曲《三千年前》中李香琴的念白,词作者林夕。
※格桑、阿随、小刺是狗、乌龟和某一盆仙人掌的名字。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的名字。此句鸣谢《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读者自可默会于心。
跨年代悲白头吟:
我心有猛虎,细嗅,细嗅,惊起一滩鹭鸥
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参考比但丁时代更高的平均预期寿命做 适当平移),我走进一片幽暗的森林(是时也,正是两个年份相交的紧要当口,日、月、星辰紧张地摩挲、旋拧、榫接、换班),发现自己迷失了正确的路径……
日历老虎在我的办公桌上逡巡,
披着公共假日,那是它锈涩的斑纹;
它身形消瘦,皮色昏沉,印堂发暗,
把十二爿用旧了的姿势空悬。
孰能轻辱这纸虎?它抖动圈环钩连的
脊柱,向你龇出365颗牙齿的朽骨,
喷来一丝残年的余膻。“它的目光/
被那走不完的铁日子/缠得这般疲倦”,
那眸子将我摄成一把椅子的形状,
四蹄垂地,在家具丛林中无息地奔走。
呵,说甚么君子豹变。当水族箱公交
挂满一条条我们去上班,有长着老人斑的
海豹游过斑马线,癌变的红绿灯
也拽不住他的脚。唉,乱了经期的十字路口,
一个加速的中年在尖啸——噫,发甚么
狮子吼,还不是嘈嘈叨叨的牙疼咒?
吁,作甚么牛马走,还不得
镇日里吞吐与反刍塑料质地的荒谬?
嘻,翻的是甚么筋斗,还不得
防备着那鬼祟的乌云硌到了脚趾头?
嘘,我方才履着那一年的虎尾啊
又惊了这一年的虎口——你这虎里的
希绪弗斯,与我这壶里的唏嘘怫嘶,
要在那回环的笼中缠斗到几时休!
2018.12.31-2019.1.1
本诗并不受惠于唐代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日子/缠得这般疲倦”,脱胎自里尔克《豹》中名句: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
※ 《神曲》开头写道: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迷失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研究者一般认为,但丁开始写作神曲时35岁,正是当时人心目中一生的中途点。
失眠者清醒如等待复兴的一整个民族
肋骨
起伏
如田垄
心
之鬼火
其间
闪烁
跳动
闷烧
失眠者
清醒
如上帝
如等待复兴的
一整个民族
如道德
如七分
三秒长的
戒尺
今夜
我披挂
睡眠的皮影
半透明地
荒腔
走马
自旋
向迷宫里
泼溅
言语
破碎的
形状与斑纹
把自己
琥珀在
一个半睁
半闭的
时刻
花
因为
半开半闭
也是
半罪的
被星星
行刑队
枪毙了一整晚
枪声
一整晚
绕梁三日
我面前
以颤巍巍的
进行时
耸起
陡峭且辉煌的梦
2021.12.6
收到一条电诈短信恍如一首奇妙的诗
“阁下,由于您很完美,
邀您来我司做事
不限地方(一小时200-500)
做完随结+ q:3007238688 谈。
DdU”
我收到过这样一条短信,
你能说这他妈的不是诗吗?
郑重而轻浮,囫囵又直白,
语言的刺激电炸我鱼跃出水面
亮瞎了姜子牙的狗眼。
2021.11.28
珊瑚人,或我被矮白色的护士推往宇宙的边缘
——世界石化之际,肋骨翩翩起舞
我正在变成一堵墙。我的妻子孟姜女
还呆在某个被叫做“迟到”的地方。
“终于”迟早会把她滴入
不被任何人需要的现实,或虚妄。
她将以口风摇撼柱础,填入二世祖的牙床;
她将让墙成为流体,加入她的哭;她将
用哭抹黑自己,成为世界的流泪的瞳。
我和她不一样。我只会拽住自己全部的腺体
向外抛。这将造成某种翻转、眩晕
或呕吐,住在脊柱左侧的邻居
和住在神经右边的敌人会痛或者快。
我只会把自己打包,分别寄往指甲缝和脚趾尖,
太多的空地址在邮政里叮当作响。
我只会把眼球压在舌根,把耳垂贴近鼻翼,
只会剃掉喉结,刮净毛细血管在体孔里的线头,
只会挥鞭驱赶伤疤去往背阴处,
我有太多的骨头要开分店,太多的牙齿要自立门户,
我只能逐个儿通知高速行驶的内脏注意避让。
我和你们不一样。那以为把前心贴着后背
就可以穿过死亡之雨的缝隙的人,
他们不是我的老乡。那夜夜和板砖睡在一起
却自诩为钉子之友的人,他们不是我的哥们儿。
那要蹲下来以手指蘸着狗屎尝过
才肯承认这也是可能的世界之一种的人,
他们不是我的兄弟。当我被矮白色的护士
推往宇宙的边缘的时候,我会流出水银的泪。
我不会再记得自己还是珊瑚的儿子和爹的时候的模样。
2006.4.27
注
※珊瑚人是一种罕见骨病“进行性肌肉骨化症”的患者,该病由一种名为ACVR1的基因突变引致,全世界大约2500人患有该病,患者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会突然间骨化,形成第二副“骨架”,把原来的骨架紧紧“锁”住,使人失去行动能力。这个过程与珊瑚的形成极为相似,因此患者在医学上也被称为“珊瑚人”。
一朵喷泉在午夜教我如何做仰泳的蓝鲸人
大地背弃了多少对蒲公英的
承诺,才勾留得这把水伞暂驻?
它轻盈得像一头独脚的大象,
有一种薄如蝉翼的肥硕。
吹裂它,仿佛只需呵一口气;
再补上一声嘘,就能连根拔起。
然而风,作为静物的反动派,
却把揪灭过小萝卜头的辣手摊开。
这透明的趔趄并非无可指摘,
但在裙楼的襟角快被天桥的指爪
掀开的瞬刻,它总能补上一枚纽扣
应尽的职责。必要时让世界颠倒!
它就成了缀满人形藤壶的小广场
向喧闹的虚空抛出的一只多爪的锚,
是一丛玻璃的髯须,一把散漫的根系。
它从白昼一直凹进深湛的午夜,
映出幽杳的光,像一只仰泳的蓝鲸在呼吸
——这让我想起,我险些忘了,
我应该还记得,被风连根拔起的我,
曾经也是个仰泳的蓝鲸人。
2017.03.05
感谢手机在向晚时分让灵魂显影
在日落与掌灯之间的昏冥中,
每个行走的人捧着一团数字的鬼火。
这微暗的火,在漂浮如灯笼的
脸上,勾勒出所谓灵魂的轮廓:
淡青、莹黄、墨绿、幽蓝、苍白、
刻薄的深灰与蓬勃的绯红,
呵,从未见过便携的小剧场
如此直观地投射出这么多的人格,
尽管——那些脸其实并不随时披挂
面具,它们只是——氤氲着一层
由倦怠与浮尘编织而成的膜。
被剥削过甚的月亮也已出门,
值守这易于脱落、倦于勾连昼与夜的
时辰;奶酪天空里勺子刮起的一轮刨花,
不像是月亮,倒像是月亮的鬼魂。
小区院内,咧出蓝牙的僵尸懵懵然
推着夜色旋磨,一个脱队者擎起手机,
牵着wifi的余丝走向信号边缘。
走得愈远,愈稀薄,直到那紧绷
终于难以为继——“叵”——
无辜的脆响,犹如蛛网在叹息。
这并非我对无形之物断裂的唯一目击。
我见过一本两百页的书,不到50页
逻辑就开始凶猛地凹陷。我见过,
许多加载失败的情绪,在面容的旮旯处
弯折。我见过五种官能,被五个方向的烈马
撕扯;见过一种表情,可以恰如其分地
称之为身首异处。我见过,那被誉为
“人民之天灵盖”的政客,他粉红色的软肋
一鼓而破。唉,谁不曾承受过目光被距离
拗裂,如同螃蟹的纵目遭到孩童残忍的毁灭?
就连雨幕,风墙,或者彩虹,都曾被
一个拉面上帝无情地抻长、掰断,
随手暴露出一个个存在的泡沫。
我们这些易魂而食的人哪!
那阴郁的鬼火,那泄漏的脑波,
向我们指点猎物的踪迹,我们鸷击,
我们扑食,我们揭走的不是闪烁的脸皮
而是迷离,一个迷惘的世界里日益迷乱的谜。
又或者是一星秘,半点蜜。为这蜜,我们
旋扭了自己的喙吻,探入那波平如镜
实则窍穴深仄的魂器。只需这一分
甜,就值得我们诚挚地诵吟:
“感谢手机在向晚时分
让灵魂显影。”
2016.12.02

殊不方,诗人、译者,翻译出版小说、随笔、游记、艺术哲学等图书十余本:《幽灵代笔》《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字母杀手俱乐部》《被毁损和被染病的》等。


鸿山 . 玉和祥杯首届南方诗歌奖继续征稿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2-3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6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7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8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9月目录
草 树:站在光的浩瀚中
吴乙一:我离开过灵魂(组诗)
王长征:诗经笔记(12首)
“四川诗人”金指尖:对于回声,我只负责肯定
杨碧薇:谈谈腰,谈谈寸铁
倮 倮:虚度光阴(组诗)
汪剑钊:美好的闪烁,世界的幻相
孔兴民:月亮只有半个,黑夜依然完整
西域:原谅世上所有的曲终人散
宫 雷:语言拉开透明的胶卷(10首)
雨 田:在黑夜每跨一步都是抵达
“品鉴”:傅元峰&孟原|崇高感的个体根源
麦吉作体:像土地般沉默
袁勇:璞玉经(10首)
“90℃诗点”:大解&张媛媛|虚构的河流
陈人杰:山海间
杜绿绿:李洱和他才能的边界
万 万:生活的证据(组诗)
周兴涛:人物诗传
孙守红:我们有多少隐忍的忧伤
末未:菜园记(11首)
陈小蘩:在空城中奔跑
董辑:桃花源、苹果与其他(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