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洛阳市西工区生产总值较2012年翻了一番,总量居全市第二;人均GDP近15万元,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8年领跑全市,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城市区前列。这是9月14日,记者从洛阳市举行的“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 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这十年,西工区大力实施“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
该区成功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成洛阳信息科技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市级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总数居全市首位。
该区“一区、两带、六圈、七街”服务业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特色商业街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十强”,王府井、新都汇等加速向“沉浸式”消费场景转型,建业凯旋广场、三维友邻中心等建成投用,“西工转转”品牌全市叫响,“坐地铁逛西工”已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该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西工经开区获批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引入了正大食品、华荣生物等一批领军型企业,打造了一拖产业园、凤凰谷产业园等一批载体项目。
该区“历史文化游”“都市商务游”“红山生态游”三大文旅板块协同发展,西工兵营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红山欢乐谷获批省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
这十年,西工区民生福祉大幅增进,着力铸造一流西工教育品牌,在全市率先实现“零择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多项指标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此外,西工区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纱西社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据西工区委书记王进介绍,西工区正在奋力打造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引领区、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文商旅融合示范区、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六区一高地”,在建设“活力西工、智慧西工、幸福西工”的征途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