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海为题材的诗歌常见,但写得好的很少。李铁軍《大海组诗》(见《华夏春秋》2019年第4期)却让我眼睛一亮:好诗啊!诗人用“观、眠、忆、醉、畅、抱、阅”七个字,从不同的侧面,向读者展现了他对大海的感受,诗语简洁明快,朴实灵动,字字透出真情,感染着读者。请看首篇《观海》:“极目渤海远/辽阔无边/大海权作一本书/万顷雄涛来天半……”读着这么纯真优美的诗句,我仿佛正站在海边,和诗人一道观赏着“疏雨”(《眠海》中的诗语)过后的大海:白云、帆影、海浪、沙滩……我完全被诗的画境陶醉了,忘掉了自我。诗人写这首诗,没有用宏大的词汇去空泛的歌颂,而是用看似直白实含内存的诗语,深情地为一个“观”字作铺垫,让读者进入诗的化境,越读越有味道。再看《抱海》,大海那么大,能抱吗?诗人告诉你:能。“结缘大有年/数莅海湾/临风抱海倚青山/天涯相思常梦间……”作者轻松欢快的笔调,把与大海结缘的过往,以及对大海缠绵的感情,凝练作出的抒发,无不感染着读者,使见过或没见过大海的人,都能对大海产生“云亦温柔风亦软”(《暢海》中的诗语)的愉悦心情。以整体讲,组诗达到了思想健康不说教,诗语优美不直白,意境深邃不费猜的效果。
大海组诗很注重诗歌语言的提炼,整组诗都保持着诗语的明快节奏,有极佳的律动美,每首小诗是独立的,但又是相关联的,意象完整不凌乱。这样的创作有很大的好处,作者可以根据对大海深入认知了解,延伸出更多的命题作品,比如“走海”“拾海”等等,大海有写不完内容。
大海组诗是自由体新诗,每首大都在10行,而且首与首、与之对应行的字数也是一样的,有极度的古典诗词的滋味,不管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去看去吟咏,韵律美都是贯穿整体的,很感动人,值得发扬。
不知是作者的疏忽,还是为保持新诗的“自由度”?有意为之,让《眠海》成为9行,而《阅海》多到了14行,我认为这是个小小的失误,让这组好诗减了点色。我不认识作者,无法与之勾通,不了解诗人创作本意。想了想,作如下调整:即把《阅海》“俯仰山川”后面四行全删掉,这样《阅海》也就成了10行。接下来把删去4行中的“挥斥八极窥青天”这句原封不动的搬到《眠海》,放在“开我心颜”后面,变成“……开我心颜/挥斥八极窥青天/北去南来不解缘/与海共眠”,也是10行。这么一来在格式上规整了,看上去增添不少美感。这样的调整,让原来14行的《阅海》看似缺少点内容,是未写完?其实诗不宜写满,合理的留些让读者去玩味,比写满更赋诗意。
我冒昧的做法,是本着不更改原创一个字出发,当然,或许还有更好的变更途径……妥否?愿听作者意见。

作者简介:刘兴正 退休公务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正规出版《风从南方来》等抒情诗集五本。2018年个人诗选集《揣着诗歌去旅行》,已被国家及省(市)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