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在庚子暮春,几辆农卡朝代家湾废旧回收站开去,车上载着七八袋鼓鼓囊囊的旧书籍,它们极为沉重,在不见天日的编织袋里抖动,它们的目的地,肮脏而且凌乱的废品站。农卡喘息着发动后爬上地镑,管事的大叔一看油渍桌面上显示屏的阿拉伯红字,一笔一笔记下冰冷的数字,随后除皮,显示重量,就是这批古旧书籍的净重了。驾驶员将农卡开到废纸旧书层层叠叠堆码的面前,几人卸货,又开来一辆长手臂的夹货机,旁人称呼为夹夹,一下抓住小山样的袋子,朝废书山上送去卸下……我站立一旁观看,听说这些旧书将很快运往造纸厂,在旋转的大锅里化浆,赋予它们新的洁白的生命。决定将跟随我几十年的废书处理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废书于我而言不叫废书,叫高雅的藏书,古人藏书谓“书香门第”,今人如我藏书叫“水到渠成”。很小之时,我的老家那条寂静的街道上有家国营书店,出售政治书刊间搭一些少儿读本,一有空闲我便朝书店跑去看免费读物。稍大些我下乡到农村当知青时,挎几本苏联文学到土房夜学。下乡那几年,社会陷入亢奋的状态,“文革”风暴凌厉中吹刮不休,我在盐亭中学念初中班,三年时间里总是撕人心肺的派性争斗或是狠抓阶级斗争,那还读得了勾股定理或H02,赖着上充了初中课程,在寒冷的广场照张毕业照了事。一旦步行到荒凉的苏家山,在繁重的体力活之余,就沉浸在漫长的看小说时光里。那个时代,物质极其匮乏,面值一角的人民币也是相当值钱,我央求母亲给我五分镍币,到书店购买了一本农村小说叫《不能走那条路》,是写《李双双》的作家李準创作的又一本中篇小说,今天来看,这应该是我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藏书。当然我还与街坊到孤独的盐中图书室和耸立于“春郭亭”上的县文化馆藏书室窃了一摞灰尘扑面的文学书籍,当场做了慌乱分配后带回乡下阅读。慢慢我乡村蜗居的小方桌上码起十几册书籍,每当忙完农活小坐于床边,书香隐隐浮动,内心似乎得到了抚慰。
几个严苛的春秋一过,我终于返回久别的小县城,在工厂笨重的机器声里,我时不时走神回味书籍里吸引人的章节,比如“羊脂球”的悲哀的命运,正在遐想,一手划破食指,鲜血涔涔而流,抓把门外草地上的青草揉碎缠住了之。为什么划破手指?工厂吹塑料口袋,需工人用锋利小刀切开,所以才成为伤兵。我们那座破烂不堪的工厂位于梓江河畔,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倒是优美无比,一到松驰下来的星期天,我这个学徒工无路可去,便夹上刚出版的书刊,走到草长花繁之处,专心致志地学习书中的创作手法与经验。早春的河滩地,偶见鸟儿飞过,微风荡漾,空气里弥漫着花蕊的馨香……经过了若干困惑而激情燃烧的年代,我到绵阳的一家新闻单位上班,那些日子,甜蜜而令人伤感……单位杂事繁多,当手边活干得差不多时,我会拿上一本从涪城路地摊上廉价买来的书刊阅读,从打开世界一道天窗的“朦胧诗”,到吊诡的意识流小说,再到神秘莫测的当代戏剧,我总是陷入让人慌乱的情节而不能自拔。位于绵阳警钟街的新华书店我光顾最多,这家书店后来改制变成新华文轩书店,名称虽变,传播文化的内涵不变,我常常在喧闹的周末进去搜寻书架,目光与亲切的作家名字相遇,停留几秒种,露出愉快的微笑。在高大森严的书架一旁,我走进全球作家的著作中间,与它们交流,与思想碰撞,与文字的铁石火光而击掌叫好!这样的发现煞是愉悦,我从一排排名著边上走过去,我从闪着天光日影的窗户下面走过去,我从无数陌生的熟悉的面庞边上走过去,我从时光无声无息的流逝里走过去……《诗经》那只睢鸠飞了起来,李白那只酒杯盛满月色,曹雪芹那座庙宇佛像庄严,鲁迅那管羊毫飞扬激情……我在阴暗的夜色里抱上一堆书籍走向付款台,又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匆匆回家,将书籍置放于藏书室。天长地久,我那阔大的家室洋溢着文化的味道,明亮的客厅墙上安排书架,藏书室却是日渐拥堵,中外藏书竟达三万余册,这其中,文学名著占三分之二,余下飘香的系史学与哲学书刊,它们在暮色里闪烁人类智慧的光芒,将黑的夜挤压,逼迫它们跳动一颗星又一颗星,在人们的屋檐下,在社会的天空上……N年之前,我与我的同学们生活在校园之间,天空湛蓝,白云浮现,在这儿学习了“子乎者也”,学习了“一队雁字朝南飞”,学习了“瓦特发明蒸汽机”,学习了“乘法口诀”。N年之后,我的同学们退休后打麻将一把“海底捞月”,喝酒也是耿直得仰脖而下,孙儿绕膝尽享天伦之乐,旅途上唱起沙哑而纯真的“夕阳红”。我很欣赏他们的快乐,他们在人生中晚年时的天性释放……而我呢?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寻找与思考里,明白了天体的来龙去脉,懂得了河流的喧哗与寂寥,知道了昼夜轮回的无尽玄机,晓得了花开与夭亡来源于同一个黎明……感谢助我登上天梯的丰富的藏书,是你的知识灌溉了我的知识,是你的智慧哺育了我的智慧,是你的品质培养了我的品质,是你的大度滋润了我的大度……在你面前,世界何其大美,江流何其雄壮,山脉何其威严,树木何其柔情!我走过辽阔的草地,走向险峻的山峰,走近浑厚的红日,走入深邃的蓝天……有几万册丰美的藏书作伴,实在是大赞之。
我近年左右为难,对于如影相随的藏书,它的去向到底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赠送洋洋洒洒的图书馆,“哗啦”一声就沉入书山而无影无踪。捐给山里的孩子到是好办法,听说沿途有人选择性地存留后才进山到校,这自然不是我的所愿。送给亲朋好友也是一条路子,一想到某天可能被他们低价卖给收荒匠,那还不如留在自己家才是归宿。这一犯难,心就迷乱起来,我几十年千辛万苦积累成山的藏书,你的去向究竟在哪里?晚上一道光芒在天边倏忽惊世闪耀,我明白上天旨意,让它化浆吧,让它复归自然吧,让它在完成传颂文明价值后获得新生吧。对呀,送到废旧回收站去,几个搬书工人忙活一下午,累计记下几个数据,岳氏藏书三万余册,重量四千五百单斤,我暗暗吃了一惊,这堆与墙比齐的藏书,竟然达2.25吨,我一阵眩晕。该去的去吧,藏书使命已尽,我心中也是轻松起来。
公元2020年4月13日原创于绵阳市御营坝疏影横斜之富临阳光小区

作者简介:岳定海,四川盐亭人,长居四川绵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供职绵阳市新闻单位。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四川省嫘祖文学院院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士,《格调》杂志编委,《西南作家》编委,《嫘祖文艺》编委。
岳定海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22部,代表作系《岳定海散文卷》《蜀境》《劳动之歌》《小史记》《人民》《秋风萧瑟》《庚子暮春文稿》《岳定海思想录》《大盆地》《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等。他先后在《诗刊》《诗潮》《青春》《江南》《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文学报》《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工人日报》《现代散文精选》《天津文学》《四川文学》《散文选刊》《鸭绿江》《海外文摘》《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西南文学》《青海湖》美国《世华文艺》《西南作家》《格调》杂志《中国乡土文学》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数百万言。并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中国通俗文艺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四川散文奖”,“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盛世南充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年选》《当代散文文本》《四川散文大观》《川鲁散文选》《川冀散文选本》《川黔散文选》《汉语》《胶东散文年选》《文学绵阳》等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