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彩
文/周德香
第一章
何家坊子是个穷村,穷的原因不是人为的,是地理环境不好。村里的男人勤劳,女人节俭,既没懒爷们,也没馋娘们,主要是能种庄稼的地太少了。

村北那片好地,是邻村余家的,村南几块高地,是前边张家的。村东是一片沙窝,不能种庄稼,裁树也不长。疯庆子不信这个邪,硬是在沙窝边种了一行柳树,活是活了,就是不见长,都十几年了还没长出手掐把去。疯庆子说:“这叫树吗,还没人长得快呢。”
那冒着金星的沙岭子上,稀稀落落长着几蓬酸栆棵子,老人们说沙岭子下面埋着一头金牛,可就是没法挖呀,那沙子细的,比绢箩筛出的面粉都细呢。挖上一锨沙,不等你端起来就流没了。老人们有才,他们把这里的沙土比作水,谁能在水里舀个坑啊,不能在沙中挖坑就刨不岀金牛,所以,至到现在金牛还在那个沙岭子底下埋着。村西是个方圆几十里地的大洼,碱地,也不长庄稼。地上一層盐嘎叭,长些伏在地面的小芦草,这种草盐份太多,牛羊都不吃。
可这又是一块宝地,因为往下一米深就是红胶泥,是烧砖瓦的好原料。
洼里有好几个砖窑场,其中最大的一个窑场,是西胡营子的,通常都叫它胡大窑场这个窑场可有年头了,因为它烧得都是上等好砖,不在本地卖,一般户也买不起,是专供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用的。砖场的东家从未易主,祖传子,子传孙,一辈接一辈。现任东家胡承俭,是位乐善好施的人,都叫他胡善人。
因为地少,村里很多男人都在窑上干活,基本上是干粗活,只有窑匠福东是技工。
窑匠福东算不上什么人物,可在周围十里八乡还是小有名气的。他岀名的原因不光是窑上的活好,更主要的是人品好。
他三岁丧母,十岁跟着父亲在胡大窑场干活,慢慢熬出了头,成了“匠”,这可是方圆百八十里内最大的窑场啊。
有本事就有人看得起,有几个小窑场的东家出高工钱请他去当师傅,可他哪也不去,一句话断了来人的念头,他说:“对不起了东家,俺是个大老粗,只会干活,当不了师傅。俺爹在这里干了一辈子,死在窑场,是东家出钱葬的,这里到处有俺爹的影子,我也在这里干一辈子。只要东家不撵我走,就和俺爹一样,老死在胡大窑场上。”
福东的话让东家胡承俭感动不已,仨月后,胡承俭的老母升天,办完丧事,他就把母亲的贴身侍女满彩,许给了福东为妻。

凡是能称霸一方的地主大户,都不忘一个真理,要想永葆家业发达昌盛,必得笼络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更何况福东这种既有本事又重情义的人。
满彩不是胡承俭家花钱买的丫环,她是老太太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只因摊上官司家庭败落,父死母离,老太太知道后就收留了这个女孩。
老太太头期过后,胡承俭就和妻子孙氏商量把满彩许给福东的事。
孙氏随婆婆信佛,也是个善人,听了丈夫的按排后说:“满彩已经十八岁,凭她眼下的条件配个好户的男孩不行,找个填房什么的一时也没合适的,去给人家当二房还不如嫁福东呢。”
胡承俭见妻子已同意就说:“你瞅个恰当的机会和她说说吧。”
这天满彩洗完衣服后坐在台阶上休息,孙氏把她叫到房中,落坐后说:“满彩呀,我想和你说件事。”
满彩好像早已明白她说啥似的,平静地说:“好呀夫人,说吧。”
孙氏看着满彩那银盆大脸,浓密的眉毛下一双黑亮的大眼,肉乎乎的鼻子厚实的嘴唇,心中暗想,用佛家的观点论是个福相。
满彩见孙氏这般打量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说:“夫人,你刚才不是说有事吗,咋不说了?”
经满彩提醒孙氏回过神来说:“啊!我是在想,你这名子起得好哇,人也长得和名子一样,是人如其名,名如其人,是轮放着异彩的满月呀。”
满彩听后脸一红说:“看夫人说的,当初若不是您和老太太发慈悲收留了我,还不早成饿死鬼了。”
孙氏说:“吉人自有天相,是你命好,我们不收留别人也会收留。过去的事不提了,咱说眼前的吧,老太太走了,你也到了成家的年龄,也该找个人家过自己的日子了。我们也商量过,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一时也没合适的,掌柜的想把你许配给窑匠福东,你觉得咋样?”
满彩听后眼睛一亮,福东她认识,是个好男人,随即低下头说:“我的命是您老给的,只要您老发话,就是个乞丐我也绝无怨言。”
孙氏说:“看你说的,这事我们也是经过再三斟酌才定的。福东你见过,人好,只是家境贫寒,上无老下无小的,和他一块过日子准受不着气,比起到大户人家作个填房二房的强多了。”

这时,满彩的眼里已闪着泪光,她说:“您老放心,只要福东不嫌弃我这个无家可归的人,我会侍奉他一辈子。”
孙氏说:“满彩何出此言,这里就是你的家,逢年过节带上福东来走娘家。还有,岀嫁时,把在这里随身用的东西穿的衣服都带上,我再给你置办一套嫁妆。”
满彩擦了把眼泪接着说:“嫁妆我不要,只要让我带着随身用的东西就是您老开恩了,像福东家这些年没个女人恐怕连个针头线脑也没有哇。”
孙氏说:“你服侍老太太这么多年,嫁妆还是要置的,这个就不要再推辞了。”
就这样,满彩带着一份不大不小的嫁妆,进了福东的门。
福东家只有三亩薄地,不旱不涝交了皇粮外,剩下的仅供一人糊口,三间土房,能容二人遮风挡雨。
嫁给福东后,满彩常掛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俺可不是穷根生的。
满彩很会持家,她对福东说:“好好干,窑上的工钱留着不动,我除去干地里的活再给人家纺线,这样,咱俩一年就能攒岀一亩好地钱。咱先置地,有了地就能过好日子。
福东说:“我只要你!你比地比天都重要,地在脚下,天在头上,只有你在我身边,有你才有家,咱俩都知道没家的滋味,家对咱来说比啥都重要。”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2022.9.15

【作者简介】:周德香,193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商河县,自幼酷爱文学,1959年毕业于乐陵师范,毕业后在商河任教,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业第一线”回乡,随先生霍相新定居沙河乡大胡家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讲台二十多年的周德香再次拿起笔,开始了她一直痴念的梦想---写作,不为发表,只为记录生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在省市报刊陆续发表小说、散文等,其中有《世人谁做姜子牙》、《特殊年代特殊事》等,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落凤坡轶事》、《马莲花开》、《满彩》、《奇人三奶奶》和散文集《香土》等,获得广泛好评。
散文《糖纸》获建国五十年征文奖。
2018年商河电视台做了两期专题节目《德香商河》,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很多人在节目后纷纷留言,赞扬这个耄耋老人长期笔耕不缀的精神和毅力。2018年被评为“感动商河人物”。
长期的农村生活是周德香创作的源泉,她的一系列作品中都精彩细致地描述了鲁西北平原上的风俗民情,包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她笔下的人物就像她一样顽强坚韧,历经生活的磨砺都勇敢面对。周德香的小说构思奇妙,故事情节流畅自然,人物语言朴素亲切,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朴实无华的人物真实可信,平实的叙述中真切地透视出人物的挚情实感。
多部作品被《鲁北文学》刊登并转载。长篇小说《奇人三奶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