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的龙情结
庞进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在《李白诗全集》中,有“龙”的诗句共一百九十九条,涉及到龙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直指“神物龙”的“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赠崔侍郎》)“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赠僧行融》);描写“山水龙”的“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金陵听韩侍御吹笛》);喻指“人杰龙”的“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拟古十二首》)、“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商山四皓》);言称“工具龙”的“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早望海霞边》)、“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赠僧朝美》),等。
但是,在《李白诗全集》涉“龙”诗句中,出现比较多的,要数以“攀龙”“龙飞”“龙颜”“龙鳞”等表现出来的“帝王龙”,达二十句。——这可以说是李白“龙”诗的第一个特点。如:“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梁甫吟》)“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跪双膝,立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拜龙颜,献圣寿。”(《上云乐》)“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猛虎行》)“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金陵歌送别范宣》)“一遭龙颜君,啸吒从此兴。”(《赠新平少年》)“惟昔不自媒,担簦(dēng)西入秦。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赠崔司户文昆季》)。
这些诗句表明,李白有浓厚的“帝王龙”情结。“帝王龙”情结换个说法就是“攀龙意识”,即通过献身皇家、结附帝王以建立功业、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的意识。在《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中,李白将自己的“攀龙意识”讲得很明白:“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富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龙颜惠殊宠,麟阁凭天居。晚途未云已,蹭蹬遭谗毁。……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六合洒霖雨,万物无凋枯。”“一生欲报主,百代思荣亲。其事竟不就,哀哉难重陈。”还有《赠溧阳宋少府陟》:“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宋玉事襄王,能为高唐赋。……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
在京城长安受到挫折后,李白有些消沉,“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赠溧阳宋少府陟》)“攀龙忽堕天,还家守清真”(《留别广陵诸公》)。但他没有死心,“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赠溧阳宋少府陟》)

李白“龙诗”的第二个特点,是借用龙的“好飞”“通天”的神性,和自由往来昊天潢池的本领,抒发超越尘俗的浪漫情怀。如:“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龙凤脱罔罟,飘摇将安托。”(《古风五十九首》)“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飞龙引二首》)“海凌三山,陆憩五岳。乘龙天飞,目瞻两角。”(《来日大难》)“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元丹丘歌》)“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送张秀才从军》)“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江上答崔宣城》)
读这些诗句,我们能感受到李白纵横无羁的思绪,和随手拈来、妙语喷涌的才华;仿佛看到,诗仙已经如神龙般在浩渺的云海里飘飘遨游了。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