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66)
诗║李耀文
第九章~第一节
布衣皇帝朱元璋
历经征战建大明


布衣朱元璋,乃是濠州生。❶
原名为重八,家境很贫穷。
没有一分地,耕租田为生;
一三四四年,瘟疫大流行。
父母染病死,又夺走长兄。
元璋入濠州,皇觉寺为僧。
其后三四年,化缘四处行;
一三五二年,投靠郭子兴。
参加起义军,作战很勇猛。
聪明又机智,深受郭器重。
子兴之义女,名曰马秀英。
许元璋为妻,从此有家庭;
元璋投军后,积极立战功。
招募同乡友,徐达和邵荣。
七百多人众,报名齐响应。
升璋为镇抚,又招周德兴。
璋为郭谋策,屡次救郭命。
郭子兴病死,部队归璋统。
为左副元帅,得小明王宠。
元璋善用人,能者纷归从。
刘基李善长,高人之朱升。
全到璋麾下,共同谋军情。
采纳朱升谏,高筑墙垒营。❷
积粮缓称王,慢慢积内功。
避免遭打击,蓄力养精兵。
朱元章队伍,纪律甚严明。
得百姓拥护,战斗力提升。
各地起义军,以反元为名。
割据之势力,逐步已形成。
互攻又互伐,都把地盘争;
一三六三年,朱元璋发兵。
征讨陈友谅,擂响战鼓声。
战场鄱阳湖,决斗争输赢。
友谅战船多,巨舰连环营。
璋军尽小船,屡攻不得胜。
采纳郭兴策,乘风用火攻。
渔船载芦苇,火药装船中。
点火撞敌船,敌舰成火营。
鄱阳湖之水,被火光映红。
百余艘敌舰,烧炸沉湖中。
烧死谅诸将,一时大乱营。
陈友谅所部,战败大溃兵。
友谅突围时,中箭而命终。
消灭陈友谅,璋势力大增。
又灭方国珍,战胜张士诚。
平定割据后,开始讨元兵。
经数次讨伐,平山西山东。
泱泱大元朝,终于亡朝廷;
一三六八年,农历正月中。
元璋在应天,登基把帝称。❸
年号为洪武,建国号为明。
璋为明太祖,开始施新政。
先改革官制,又重视民生。
行中央集权,明初得兴盛。
史上称之为:洪武之治名。
注:❶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❷朱元璋采纳部下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既避免了遭受朝廷的集中打击,又得以积蓄实力创建精兵。
❸应天,即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