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兴
张美德老师铸魂
从黄陂乡下来到汉口,往往受人歧视。称之为“乡里伢”,街坊的小伢们对陌生者,初来乍到,戏弄一番。
我很幸运,一上学就遇到了好老师。父亲在江汉区民族路福建街小学替我报了名。踏入这所处在闹区的学校,第一个接触的是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张美德老师。
我父母与她素不相识,又不擅言辞表达。开学排座,把我放在第一排正中间,特别关照。
张美德老师,大约三十岁挨边,白净方长的脸型,中等身材,大概1米6左右,是学校教师中的美女。
在课堂上,她经常上我站起来回答问题。让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做答案。当时,我不知道,她是在有意锻练我,战胜胆怯,增加学习信心,用心良苦啊!
有一次,课间操,我没有过早。两眼发黑,浑身冒冷汗。倒在操场上。她闻讯,迅速把我扶到医务室,检查饥饿所至。买了碗热干面,给我倒了一杯开水。情绪稳定后,让我回到教室。
从那之后,每天上学,碰到我,第一件事,就是问我过早没有?还不时买点油条、面窝、发糕、包子之类的早点,让我在旁边吃。
在计划经济时代,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只三十几元,供应粮也只二十七斤。这可是从牙缝里节约出来,给学生的关怀,多么不容易啊!
张老师很细致耐烦,善于观察学生的生活。有几次,她发现我的鞋子被脚大姆指穿了洞,衣服脱了线。她把我叫语言组,还找来块小布,一针一线地缝好。摸摸我的头说:“好了,能够穿出去”!
开始学造句,用“聚精会神”这个词。她让同学们举手回答。有个同学立即抢答“刘胡兰聚精会神地牺牲了”。班上哄堂大笑,她点名让我说。我迟疑了一下回答:“妈妈在灯下聚精会神补衣”。她笑着,示意让我坐下。接着说:“对错大家都明白了,以后想好了再回答,好吗”?同学们鼓起了掌声。有一次,课余时间,张老师把我叫到避闲的的地方,询问了家庭情况,点点头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父母争气”。还给了我一本《高尔基的童年》连环画小人书。意思很明白,穷人的孩子,在逆境中崛起。
刚起步写作文,题目:难忘的一件事。我想起祖母对我说的一句话,明天不吃苦,今天苦读书。我把这句话展开发挥了一下,没想到张老师大加赞赏,给了我勇气。
在功课上,她非常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偏科现象。她多次对数学老师说:“潘安兴是个老实伢,多给他机会,让他展示一下、克服自卑心理”。请数学老师让我参加各种竞赛,达到语数成绩大体平衡。
一个周日,家访到我的住所。父亲不在家,母亲正在洗衣服。见此情形,就说:“休息,还这忙呀”!母亲答道:“伢多,没有办法,趁晴料理一下”!“让我来帮个忙吧”!说着,捋起袖子,在水管旁边洗起来。
“那怎么行呢,让老师来做这事”!“有什么么不行,两个人洗不是快些吗?站在还不是站着!老师一样做家务事”。不由分说,边洗边谈。不一会儿,洗完晾凉在衣架上。
母亲端来凳子,倒上开水,请她坐下。闲聊了一下,作了开场白。当她听说母亲也姓张,高兴地说:“哎呀!,我可找到大姐了”!无形中拉近了距离。
言归正传,她对母亲说:“大姐,据学生上学的衣着看,您的孩子算是最差的。从在学校学习态度上看,您的孩子是最刻苦的。从心理角度来说,孩子丝毫没有埋怨家庭。您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高兴。我们做父母的,尤其不能在自己发脾气时,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一席话,说到了心坎里去了。母亲低头,我在旁边感动得热泪盈眶。抽泣声阵阵。
在她担任班主任期间,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家访。把学生在校学习、思想品德与家长沟通,了解在家情况,实现良性互动。她把我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几乎每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极大地树立了我的自信自强自立,扬起了少年时代的风帆。
张老师不愧“美德的芳名,人美心美。是集徳才貌一身的好老师。是人生起步的时候最好的老师。她如慈母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为学生铸魂,影响着我一生。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在学校中再也找不到她的形影了,令我产生了无限的悲伤。离开她以后,学习直线下降,真是有比较才有鉴别,才知好歹呀!
张老师是我心中永恒的塑像,师魂的经典。自己是师魂,也为学生铸魂。她把学生当作自己儿子。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她比母亲更会读懂儿子的心理,聆听学子脉动的声音。
一个普通小学的女教师,一尊伟大的师魂雕塑,在脑海中,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最圣洁的女神。
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在今天几点寥若晨星。在时空中,有这样几颗星,让我们仰望星空,洞照着无数学子的未来。与历史上那些名师一样,指引着前行方向!
2020年7月25日
于黄陂前川街桃花村曹家湾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82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