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东佑
金山苍苍,雄踞县域中央。左迎旭日,右送晚霞夕阳。状元峰下,怀抱黉堂百载;注② 秋香江前,喜看桃李芬芳。吉祥金山,贵为属县名谓;注③ 堂皇地标,亦是文脉之窗。
金山眺望,满目乡县风光。琴江发源,集流东入韩川;三水宛然,注④ 最终西汇珠江。文笔峰秀美,武顿山高亢。千里家园,历经番番景象。注⑤ 华夏新生,城乡换了人间;改革开放,生活崭新模样。白溪景区、九和温泉、黄塘漂流,吸引四面八方。科技兴农,脱贫奔向小康。振兴乡村,高速添翼康庄。工业园区,倚大湾区兴旺。
金山眷恋,特色乡韵悠长。邑人客语,中原根融方言。祠堂汇街,百姓来路昭详。注⑥ 克勤克俭,民风好客淳良。崇文尚德,人文民艺兴昌。花朝非遗,山歌京城献唱。注⑦ 古村名楼,悉心原样新装。酒承传统,茶展新章。特产美食,难忘滋味甘香。椒酱铁锅,声名海外传扬。
金山自豪,俊贤荣耀梓桑。中山先生,先祖入粤中坝,定居发祥。九老结社,诗意山高水长。注⑧ 革命风云,争先激荡城乡。丁卯暴动,红色政权旌张。注⑨ 古竹陈祠,东纵挥兵战场。注⑩ 炮子乡镇,独得苏区命名。注11 刘氏双烈,英名誉满东江。 12两位领袖,足迹永久流芳。注13 当今名士,接续使命担当。
嗟呼,岁月不居,阅尽人间春色。世事有律,总是正道沧桑。看我家邦,国泰民安地美。金山不老,紫气何辞僻壤。正值新时,实干致富图强。紫金振兴,更待新征辉煌。
附注:
1、紫金山,位于广东紫金县县城北边。
2、怀抱黉堂百载,指在紫金山建立接近百年的紫金中学。
3、贵为属县名谓,指隆庆三年成立的永安县,于民国三年以紫金山之“紫金”命名,改称紫金县。
4、三水,指秋香江、晨江、义容河。
5、千里家园,指紫金全县总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
6、祠堂汇街,指在县城下厚街和儒林街,建有明代不同姓氏、不同风格的祠堂34座。
7、花朝非遗,山歌京城献唱,指花朝戏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歌手温月英,于1955年9月赴北京演出,受得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观看。
8、九老结社,指民国之初,岁贡杜林芳等九人在天子嶂万寿庵组成了九老诗社。
9、丁卯暴动,指1927年4月26日,刘琴西等共产党人在县城发动了“四●二六”武装暴动,并于5月1日成立县人民政府。
10、古竹陈祠,东纵挥兵战场,指古竹镇陈家祠,革命年代曾经作为中共东江特委所在地。
11、苏区命名,指紫金县苏区镇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乡镇。
12、刘氏双烈,指刘琴西、刘尔崧兄弟,均为中共早期党员。刘尔崧曾任团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刘琴西是紫金革命的杰出领导者,曾任中共闵粤赣西北分委书记。
13、两位领袖,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徐向前。
【作者简介】马东佑,广东人,72岁。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职称。曾从军。在广州石化,曾任炼油厂等单位主要领导职务。退休后曾任广州市秋江文化社董事长。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和广东岭南诗社社员,中国石化和广州市作协会员。曾主编(兼总纂)史志类书籍7本;著书3本,出版的2本中有诗词联集《山河吟》。近年诗词作品见中国石化、广东省、广州市有关报刋、书籍、电子刋物和多家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