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城》围住了谁?(二)
文/路路通
朗诵/M先生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凭借自身的本事吃饭,依靠自己的能力撑起一个家,那才是谁都撼动不了的底气。
携手余生,
须有肝胆相照的义气。
孙嘉柔和方鸿渐婚后第一次去方家,公公就劝孙柔嘉辞掉工作,并说女人的责任就是管家。
结果夫妻俩前脚刚出门,后脚就在马路上吵了起来。孙嘉柔抱怨方鸿渐父亲封建迂腐是个千年的老古董,而且彼时的方鸿渐连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没有着落,要是她也不做事,两个人就都等着喝西北风了。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方鸿渐却觉得自己父亲说的话很在理并讥讽孙柔嘉没有留过洋,不知道“女人只管家”的时髦。
面对家人的无理要求,方鸿渐压根没站在孙嘉柔的位置上为她考虑过,更别提为她跟家人辩驳一两句话了。但凡他说过一句护她的话,也许结果都会不同。
后来方鸿渐收到好友赵辛楣的一封来信,劝他去重庆做事。夫妻俩还未开始商量这个事该怎么处理,一言不合又开始了唇枪舌剑的戏码。
实则因为孙嘉柔早对赵辛楣心存怨恨,并且不想舍下上海这边的工作,又考虑到先前赵辛楣向方鸿渐推荐的几次工作都并不靠谱,便打心底里不想去。
无奈方鸿渐不想待在上海,更不想一直待在报馆干着一份可有可无的闲差,既赚不到钱还被人看不起。

可惜两人都只为自己打算盘,谁也没有让步。争吵之余,两人就连先前在三闾大学任教期间遇到的丢脸糟心事都互相拿出来讽刺对方,结果两败俱伤。
婚姻,永远不是靠一个人撑起的独角戏,而是两个人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没有永远以谁为前提,也没有永远以谁为主体。
曾看过一个“妻为夫还债”的真实故事。
杨叶铷,本是一个在湖南乡下教书的普通教师,却因为丈夫创业失败欠下80万的巨款,甘愿放弃教师的铁饭碗,顶着心理落差,远赴上海做了住家保姆,而这一做就是4年的光阴。

有人问她,为了“失败”的丈夫,“忍辱负重”当保姆,是否感到后悔时,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只想护住我们的家。”
先前是她在老家安稳地做着教师照顾着家,丈夫在外地努力打拼。
如今是她的丈夫在老家上班赚钱并照顾老人孩子,而她“披上戎装”在外拼搏。
担心丈夫受了打击会一蹶不振的她,从不埋怨,也没有嗟叹命运。好在她的丈夫没被现实打倒,主动守卫他们俩共同的“大后方”,让她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工作。

婚姻难能可贵的一点,就在于灾难来临时有个人可以相互扶持,彼此依靠,不离不弃。但是可惜的是,就是有些人做不到。
如若一个人总是享受另一个人的奉献,习惯另一个人的牺牲,久而久之,再美好的婚姻都会变味。两个人的相处,不可能永远琴瑟和鸣,相敬如宾,总有那些不得已的时刻需要彼此的包容,忍让甚至牺牲。
面对一个人的付出,不但要有感恩之情,更要有回报之义。今日你忍一回的仗义,他日我退一步的无悔,互相扶持,互相成就。

看过这样的一句话:“春风十里,不及相遇有你;晴空万里,不及心中有你。”
珍惜彼此的相遇,珍重彼此的相知。你懂我的难处,我知你的苦楚。你常为我想,我勤为你谋。
你不会是我需要仰望的骄傲,我也不会是你需要俯视的卑微。我们深情缱绻,我们相敬如宾。相信这样相处的我们也一定会走得更加长远,去到更远的地方。
以上分析,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