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照亮你我他
文/魏增刚
孩子上高中之后,我们入了高中的家校群,初中的家校群还在,但等于“报废”了。好久没有人发话了,在今年中秋节那天,群里也静悄悄的,我发了个“中秋快乐”的图片,随后,其他人陆续发了几条祝福语。
我于是想到:小时候我们正月十五从坟里散灯回来之后,母亲就给屋内,门口,厕所,猪圈,路边都点上了蜡烛。爷爷给牛圈羊圈也点上了。为什么点灯,一是照亮别人,二是把自己照亮,三是驱鬼为自己壮胆。有首歌这么唱,"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忘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在生活中,我们点亮了一盏灯,小小的一盏灯会把别人照亮,自己的心也会亮堂,“鬼”也会避而远之。
路遥在7岁时,被他父亲过继给他的伯父。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到,说他被父亲“卖”给了别人,从此之后,他就感到他要活下去必须依靠自己。方英文说,路遥所有的作品都有那天早上,他被他父亲过继给他伯父之后心灵留下的创伤。

我们分析一下,当年路遥的家庭十分困难,缺衣少吃,弟兄好几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他的伯父伯母一家也十分艰难,没有一个孩子。尽管幼小的路遥对他父母有多么的不舍,但作为他的父亲来说,把他过继给他伯父却是正确的。一是,体现出了他父亲对哥哥的同情,一个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家庭,没有孩子,这不仅在周围环境中遭到蔑视,而且家庭中缺少了欢乐和希望,路遥到他伯父家,无疑犹如他伯父家长了一棵小树苗,从此就有了生机与希望了。我们能看到那代人胸怀的宽广:路遥的父亲能把自己的孩子白白送给自己的哥哥,这是人间的大爱呀!当然,路遥的伯母后来确实把路遥作为自己的宝贝儿子看待,供他吃穿上学,为了不致给路遥丢人,要饭时就远离了她们村,到没有人认识她的村里去要。她犹如艾青笔下的大堰河一样,把自己无私之母爱,倾注给了别人的孩子,我们能看到平凡的朴素的艰难的这位伯母,伟大的母爱!这爱,甚至超越了母爱。二是,路遥马上要上小学,他们弟兄几个,他的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为了他的前途,他的父亲只有忍痛割爱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我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幼小的路遥在那天早上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件事,尽管他的父亲没有告诉他,他自己也没有捅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坚强的他,强忍着伤心,悲痛,孤独地躲在大树后边,远远地望着如小偷一样的父亲悄悄地溜走。
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成人,有所回报或没有回报,犹如盼望小树长粗长大开花结果果子成熟一样。当然路遥后来没有辜负亲人们的厚爱,最后成了一位大作家,回报了他的亲人和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我们的一生可能没有路遥一家的艰辛,没有同路遥一样遭受那么大的创伤,没有路遥那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向周围发光发热。点亮一盏灯,照亮你我他。照亮自己脚下的路,厄运也会忘而却步。古人云:“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我在父母去世之后,一个人在家,夜里总是有灯在陪着我,灯燃烧了自己,把我照亮,灯不孤单,我不孤单。后来,我每每孑身一人,不论上学还是工作,不论走到路上,还是到一个空间,要么会点亮一盏灯,要么会唱一首歌,照亮自己,温暖别人,自己不孤单,黑暗也远离。我忽然想到,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师傅去世之后,孙少平在惠英嫂家劈柴的一幕,他故意闹出响动,打破寂静,让自己不再孤单,让惠英嫂看到漆黑的生活中的一盏亮着的灯,这灯,亮在了她的心头,照亮了矿区,照亮了她的人生之路。
我们从遥远的太空看,整个银河系一片通明,十分的漂亮。假如没有灯火,那宇宙将漆黑一片。朋友,请点亮一盏灯吧,灯,它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会把你脚下的路照亮,你从此,不再孤单!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8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