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七十一)
在我国的道教玄学中有一个说法,认为不仅天上有仙境,地上和海中皆有仙境。不仅地上和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
按照这一说法,道家把天上人间(主要是人间)凡有天仙地仙居住的地方称为“洞天福地”。这些地方多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名胜景区。
按照这些名山大川的名气、景致和远近险峻程度的不同,道家又把它们分成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
逍遥地居住在这些无论是4A或是5A景区里的仙人,不管他是天仙还是地仙,反正都是神仙。
湖南郴州的苏仙岭,景色旖旎,人文厚重,被称为“天下第十八福地”。

苏仙岭因西汉道家名医苏耽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苏耽是出了名的孝子,而且善良爱民,用他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的平民百姓,深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他去世后,民间就盛传他得道升仙去了。
笔者查过百度,在道家72福地的名录中并没有找到苏仙岭,而是郴州的马岭。而且排名也是在第21位,(在台湾甚至排到了第25位)因此出现了争议。
但这个问题不大,有世界级的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为之正名。
远在大明朝,酷爱旅游观光并开启“驴友”文化的徐霞客就亲眼目睹了“十八福地”的铁证。
为此,徐大侠客在他的《楚游日记》中记述:“随郴溪东岸行,东北二里,溪折西北去。乃由水经东上山。入山即有穹碑,书‘天下第十八福地’”。
只此寥寥数字足矣,无须再争。
笔者曾三上苏仙岭,曾在凉风习习、香烟袅袅的绝顶苏仙观里徜徉流连。
道观处处皆有,但此处格外引人注目,何也?当年名噪一时的爱国将领“少帅”张学良曾在这里被软禁羁押。
有趣的是,苏仙观上找不到“苏仙观”这三个字,而是“南禅寺”。好好的道观为什么要取一个佛家寺院的名字,却是令人费解。
张学良就被囚禁在观东北角的二楼楼上的两间小屋里。后人给它取名为“屈将室”(在沅陵的凤凰山囚禁张学良的小屋也叫“屈将室”)。

“屈将室”的门前有对联:“请战有功当年临潼已兵谏,爱国无罪此日南冠作楚囚。”门楣横批:“屈将室”。
楼上是张将军的居室,两间房总共20平方米。房间狭小阴暗,个子高一点的人触手可摸天花板,很有压抑感。幸有两个小窗户可以采光,窗外是一株需两人方能合抱的古老高大的桂花树。
墙壁上曾有张学良当年郁闷至极的时候写上去的一句诗:“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因年代久远,原迹已经陨灭难寻。代之是一块很大的刻了诗句的石碑。

张学良是1937年12月25日从江西萍乡被转移到这里的。此前,他已经被关押过很多地方,从南京的宋公馆、孔公馆到浙江绍兴的雪窦山,再到安徽的黄山,再到江西。没有规矩,没有计划,每次都是说搬就搬。
虽说是只关押张学良一个人,但是配属他的却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机关。有一个宪兵连,一个三十多人特务大队,有通讯、卫生、秘书、后勤等人员,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邮局。而这么多人,服务的对象只有一个——张学良。
其时,赵一荻因病住院,陪伴在少帅身边的应该就是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致。因为三四个月之后他又被转移到湘西的沅陵的凤凰山关押,当时的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曾借视察湘西的名义来看望他,他曾给老朋友张治中出过一个上联:“于凤致至凤凰山有凤来仪”,让张主席来对下联。
可惜张治中当时也没有心情,就打了个马虎眼,说是“回长沙找文豪来对”给搪塞过去了。

此时,距“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张学良已经给老蒋三次写信请缨抗战杀敌但都被拒绝了。
东北的父老乡亲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而自己却背上了一个“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加之自己的20万东北子弟兵又被老蒋拆了个七零八落,以自己身经百战的经历和年方38岁年富力强的青壮之年,顶着国仇家恨却是报国无门,你让堂堂少帅怎能不懊恼愤怒万分!
于是他只能冷不丁地拔出身上的配枪朝着窗外的桂花树一顿猛射。久而久之,那棵古老又无辜的桂花树的沧桑的树干上已经布满了累累弹痕。
古老的桂花树啊,你又何其不幸,成了折翼的英雄豪杰的无奈的出气筒!

张学良是1936年12月12日(史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他联手西北军总指挥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逼蒋抗日,最后老蒋被迫同意停止剿共,联合抗日。在同年12月25日亲自陪蒋介石坐飞机返回南京的时候失去自由的。
原本张学良也是没有打算亲自送蒋回南京的,蒋介石也没有这样要求。是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仗义”一点,并把“兵谏”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头上,就决定亲自护送老蒋回南京。
他觉得自己已经够“仗义”的了,老蒋不可能那么不“仗义”吧?天真的少帅真的是太高估他的这位从上海青洪帮堆里厮混出来的结拜大哥了。大哥信奉的人生信条之一就是“无毒不丈夫”。
当张学良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周恩来的时候,这位一向冷静沉稳的中共首脑大惊失色,连连说“汉卿不可,万万不可!”
后来,周恩来还想着怎样劝阻张学良这种鲁莽地自投罗网的愚蠢行为,可是有人说,蒋委员长的飞机已经起飞了。
望着头顶上消逝在天际的飞机,周恩来摇头叹息:完了,汉卿完了。

后来历史进入1949年,蒋家王朝已经摇摇欲坠,百万猛虎一般的人民解放军就要横渡长江,拿下国民党的“首都”南京。代表国民政府来与中共谈判的就有共产党的老朋友张治中。
当“和谈”破裂,张治中要乘飞机回南京向国民党最高决策层汇报复命时,他被周恩来坚决地阻止了。
周恩来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们已经失去一个姓张的朋友了,我们不能再失去第二个姓张的朋友!”
其实,作为与日本人有杀父之仇又被他们夺去了幸福家园的少帅张学良,早已经对嗜血残暴的日寇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小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对中国虎视眈眈,时刻蠢蠢欲动,他们对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罄竹难书。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都只不过是日军侵略中国大棋盘上的两个动作大一点的招数。
(关于日本自1894年甲午海战以来的侵华罪行请详见笔者第47章)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