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上海滩(散文)
何铃领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每当耳畔响起歌曲《上海滩》那浑厚奔放、跌宕起伏、婉转动听的旋律时,便勾起了我在上海时的美好回忆。歌曲《上海滩》虽然表达的是旧上海的情感,但她给过去和现在,包括遥远的将来都会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历史。那时候我在上海上军校,尽管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但在上海的日子却历历在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001年秋,我很幸运的收到了来自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的入学通知书,这是一所多层次、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院校,是空军的最高政治学府。我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面逐渐宽广了,理论功底也逐渐扎实起来,发现问题观察事物的视角和见解也逐渐有了独到之处,做人的胸襟和格局也越来越积极乐观并敢于直面人生走向未来的天地之间……
2001年,对于我,对于我们国家,甚至对于全世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我第一次身处大都市大学府学习、生活,必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人生旅途;这一年是我们伟大的党建党80周年,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紧接着我们国家历经波折与坎坷终于加入世贸组织并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举世瞩目;美国发生“9·11”事件,震惊了世界。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突破性的改善,产生了空前的反响。我们在上海见证了我国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的风采,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赢得世界的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让人倍感骄傲和自豪。“9·11”事件的发生,有同学说那是恐怖主义给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一记耳光,活该;有同学说这个事件打破了大小、强弱定势的惯性思维;有同学说美国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唯恐天下不乱,它喜好在天下大乱中攫取最大利益;也有同学说美国的国家领导人不能算是政治家,极大部分充其量只能算是政客,因为都是为了极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站在国家最高政治舞台上;还有同学说美国是一个将恐怖主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全世界最强悍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想打谁就打谁,但它突然被力量不对等的小兄弟扇了一耳光,蒙上了莫大的耻辱,它自己没想到,全世界也没有思想准备……学院多次要求同学们不要对“9·11”事件进行评论,更不要对这个事件抱以幸灾乐祸的态度。可压在人们心里的欢快怎能不表露出来,有的人能够做到,有的人实在做不到啊!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校期间,有很多令人难忘的小花絮。我和同学们曾经多次参加军警民社会治安联防活动,我们军校学员和社区的大爷大妈们编组一起戴着印有“社会治安联防”字样的红袖标,打着手电筒,夜间巡逻在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编密织牢上海社会治安网络。我非常佩服上海的社会治安,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安全网络的监控之中。再一个记忆深刻的事情就是“上海制造”,我刚入校时买了一些上海本地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其中一双灰白色的拖鞋,穿了十几年还是好好的。“上海制造”质量值得信赖,许多人说很怀念“上海制造”那个年代,特别喜欢“上海制造”的商品。还有一个小花絮,不仅难以忘怀,还有甜蜜的余味至今滋润在心田。每天下午自习课,我常常准时到达图书馆进入那个固定的卡座看书,因为一位漂亮女学员也几乎同时到达图书馆,在我面对面落座儿看书、做笔记。我很惊讶每次的邂逅,并被她的颜值和气质所倾倒,她总是羞涩的样子朝着我微笑不语,感觉有那么一股蜜流涌入心间。读书中美文,看对面美人,整个图书馆弥漫着温馨的氛围。从她的一身军装和美丽动人的笑容里散发出的青春与活力,让人忍不住时不时抬起头来想多看她几眼,她好像能够感受到我视线的多情和炙热,也总能轻轻抬起头不期而遇地将我们两个人的视线交织在一起,并热烈地拥抱着……
在上海上军校感悟颇多,收获满满,不仅来自于课本、课堂,来自于图书馆,也来自于整个学院,还来自于这条川流不息的黄浦江和江岸的这方热土。节假日,我和同学们结伴而行游览了上海的许多地方,这些地方成为了我在军校学习之外的又一大课堂。我们相继去了东方明珠——东方电视塔,登上了世贸大厦,参观了南京路和南京路上的好八连,也拜谒了宋庆龄故居和中共一大会址,每一处都让人惊叹,每一处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让人感动和深思。过去的苦难岁月大家定要铭刻于心,革命优良传统要代代相传,今天的幸福生活值得人们倍加珍惜。我甚是喜欢漫步在外滩,面对黄浦江,我思绪万千,心潮如同滔滔江水久久难以平静。因为上海从动荡中一路走来确实不易,也与众不同。这片神奇的海滩和神州大地一道历尽沧海桑田,走过百年光辉历程,书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大概有三里路长,东临黄浦江,西侧为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沿革,如今外滩的实际区域主要是指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白天,人们在这里健身运动,游览购物;夜晚,人们在这里流连徜徉,谈情说爱,享受美食,分享外滩魅力无限的夜色。外滩不仅是上海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也是人们心仪的文化场所和休闲去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上海历史悠久,她以一个荒凉小渔村的身姿由远及近向人们缓缓走来,经过上百年的海风吹拂和大浪淘沙,从一个小渔村逐渐演变到一个小集镇再到一个小县城,明末清初,上海继而发展壮大,已经具备了上海滩的雏形。岁月更替,时过境迁,上海滩日益变得街巷众多,商铺林立,鲜萃羽集,人口密集、地大物博起来,她的发展和兴旺靠的是神州一隅的人杰地灵。可天下并不太平,没招谁惹谁的清政府被世界列强揍了一顿之后,又被诸多列强逼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上海走上了烙有“租界”的命运。1840年,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开始对外开放,而后外滩被辟为英租界、美租界,紧接着,法国殖民者也在此建立了法租界。再后来,英美租界合称“公共租界”。旧上海外滩,是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这里,一幢幢造型别致、各具个性的建筑,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览”。这一建筑群豪华富贵,气势非凡,特别是夜幕降临,霓虹闪烁,灯火辉煌,把外滩装扮得分外繁华。在“租界”时期,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上海滩却总是一派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象,《夜上海》、《天涯歌女》、《夜来香》等等一大批靡靡之音成为了上流社会的青睐,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滩成为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这让世界看清了历史,也让历史告诉世界,软弱可欺、落后被挨打,弱国无外交的硬道理。但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不甘被人欺凌和任人宰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抗能够争取光明。血泪当歌,厮杀洗耻,让信仰照亮现实。“五四”运动中上海人民举行全市大罢工、罢课和罢市斗争,中国革命者带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抗争,浴血奋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滩上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曙光。
滚滚江水,悠悠万世。在人类社会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漫长时光里,上海滩的百余年犹如白驹过隙,只是短暂一瞬,却在如此深刻地、历史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百年沧海巨变,百年斗转星移,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上海滩这方土地上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豪迈凯歌。历史,往往需要世事的更迭和时间的冲刷才能看得更清楚。放眼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广大人民的悲惨地位始终没有改变,更多是世事艰难、民生困苦。历史,不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都充分证明了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必须强大国防力量,才能与自己在国际上的身份和地位相对称,才能在世界上立有一席之地,才能在国际上有发言权。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诫过世人:“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乃千年古训。其实,人们一直处在战争或战争边缘的年代,只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享受着岁月静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今日之中华,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处处呈现出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气象,这是与我大中华拥有威武之师是密不可分的。我豪迈地站在高高的世贸大厦上眺望远方,真想向全世界大呼一声:中国,伟大的中国,你为上海骄傲吧!
逝者如斯夫,在过去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海一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各种不同的角色。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支援全国”一直持续开展,充分彰显了上海一贯的历史性的责任与担当。上海滩凝聚了上海浓重的发展史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史,串联起了上海众多的景观,乘轮渡游于江面,眺望外滩江岸林立的风格各异建筑群,仿佛置身于上海滩的风情长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时分,站在轮渡的甲板上,迎着江风,观看外滩的夜景,那黄浦江岸各式不同风格的建筑在不同色彩的光束映衬下,显得格外的迷人,给人无言以表的视觉美感并陶醉其中。上海这地方寸土寸金,而江岸这灯火辉煌的地方显得更金贵。我常常在想,这么金贵的楼宇里,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在里面生活、工作呢?我一定要上去探个究竟。后来我一个人前往了一趟那里,伸手触摸那厚厚的坚硬的外墙壁砖,翘望高大的楼身,感受到它有久远的历史,有讲不完的故事,有天南地北的故人,也有与外界千丝万缕的情缘,还有它必定是上海滩历经苦难和忍辱负重的见证者。我几欲登楼而上,但遇见上上下下的人儿行色匆匆,或西装革履或浓妆艳抹,脚步又止。我一身休闲装,此时独上西楼好像不大搭调,徘徊片刻之后便又独自离去。但我终究不太愿意就这么离开,于是我想到不远处的外滩观景点去再看一看,笑容满面的服务小姐迎上来介绍,说此处是观外滩全景的最佳位置,我接过菜单点了一杯浓缩咖啡。端坐在露台雅座间,喝着咖啡,远眺江景,这是我一个人最浪漫的事了,也是我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消费了。我以一首小诗深情地对话面前的黄浦江和江岸的这片上海滩——
白云飘悠碧空上/江舟穿梭浪推浪/四季春的好风景/你勇站排头有力量/我们站在骄傲的外滩上/沐浴新世纪曙光/遥想当年壮志未酬/看今日五大洲四大洋汇聚黄浦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上海滩是一个有历史更有未来的地方,上海是一座有理想并敢于奋斗的城市,它永远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慢品浓缩咖啡,欣赏外滩美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千年故国换了人间。伟大民族复兴在望,我坚信上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弹指一挥间,二十年悄然离去。我很期待他日能够拜访母校,再次领略外滩的无限风光。
(2021.11.3)
作者简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何铃领 男,汉族,湖北随州人,曾在军旅20余载,青年作家。著有音乐文学集《中国梦 丝路情》、散文集《和爱一起奔跑》等,在央视《军事频道》《人民网》《解放军报》《科技日报》《词刊》《歌曲》等媒体发表作品400余篇(首),作品先后5次荣获国际、全国、全军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