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胶东子弟兵》】

寻找山东英烈书展之七十六:《胶东子弟兵》(上、下)
张克勤刘学艺编著
黄河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山东省红色文献收藏家:杨亚利教授
《胶东子弟兵》是在刘学艺同志曾经主编的史书《天福雄风》(未正式出版)的基础上,新增了部分胶东老同志回忆文章和历史资料,并经过进一步采访、校勘、整理后重新编写的。本书前有原胶东部队老领导、老前辈迟浩田、李耀文、贾若瑜、张玉华、林乎加、华楠、柳运光、常勇、高锐、冯尚贤、江海、赵工、夏来同志为本书题词。
该书开头由张克勤、汪洋、刘学艺三人撰写的《天福山走来的胶东子弟兵一 -记胶东我军主力部队的历史沿革》一文披露了胶东子弟兵的显赫战绩和英雄群体:英雄的胶东子弟兵,在许世友、林浩、吴克华、彭嘉庆、聂凤智、刘浩天、周志坚、廖海光、谭希林、彭林等一批著名将领指挥下,仅第 27、第 31、第 41、第32四个军的不完全统计,歼敌达75万人之多。其中抗日战争歼敌14.6万余人,解放战争歼敌58.5万余人,抗美援朝战争歼敌2.1万余人。涌现了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5师73团的“济南第一团”、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109 团的“济南第二团”,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华野第9纵队27师79团的“潍县团”,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授予第10师28团的“守备英雄团”、第 12 师第 34 团的“塔山英雄团”、第 12 师 36团的“白台山英雄团”第11师31团的“英勇善战模范团”等英雄集体和夏侯苏民、任常伦、刘奎基、魏来国、鲍仁川、程远茂、黄相和、刘坤、蔡萼等一大批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还有以迟浩田、张万年两位军委副主席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大批高级将领。
我们一家走出4个胶东子弟兵:第一位是父亲杨洪志。父亲杨洪志于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胶东五旅。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五旅旅部警卫员、胶东牟平莱山区武委会主任、山东乳山县指挥部参谋、济南军区干部学校物保科科长、济南军区独立防化团后勤处副处长、济南市房管局三所党支部书记、济南市南郊果园党支部书记、济南市园林管理处副主任、济南市园林局顾问。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父亲于1939年11月至1941年5月曾给吴克华旅长当警卫员。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编号为16253)、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编号为45352)、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
第二位是四叔杨洪珠。四叔杨洪珠1945年2月参加八路军牙前五区中队。后转入十三纵38师113团3营9连,任班长。四叔打仗勇敢,当时十三纵有个说法“十三纵有个杨二虎”。四叔曾参加万第战斗、潍县战役、胶县和寿光阻击战、济南战役。在济南战役中负伤,被评定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1946 年在胶东军区卫生部被评为卫生模范。1947年10月海莱战斗立一等功一次。1947年胶县阻击战、1948年3月寿光阻击战立三等功2次。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2月至1947年3月在十三纵曾是军长周志坚的警卫员。1958年11月被错划右派,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仍对党忠心耿耿。四叔回忆自己战斗经历时,总是说:“不能跟着大部队参加淮海战役,是我一生的遗憾”。
第三位是母亲孙静鹤。母亲孙静鹤1949年1月投考胶东建国学校入伍,1954年12月复员返乡,后为随军家属。父亲杨洪志于1961年至1962年4月1日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校组织指挥系(地址在武汉汉口)学习,母亲一人操持家务,带着4个孩子劳累过度去世。母亲去世后未批准为烈士,但受到礼遇,被批准葬在济南南部万陵山陵园有贡献的党外人士如王献唐等人的墓地。
第四位是我本人。1971年1月我于山东建设兵团一师入伍,1975年3月1日复员回济南参加工作。1971年7月28日在16军高炮团二中队七小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受过营嘉奖2次、连嘉奖1次。2022年8月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我们一家走出两位老八路,两位解放军。胶东 1945年大参军,走出四个军,父亲杨洪志和四叔杨洪珠兄弟二人曾先后为41军、31军军长吴克华、周志坚的警卫员。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