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佳节期间,广州市荔湾区有关单位邀请了广州市政事参事、文物专家黄淼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冯江教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王劲副教授,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的江伟辉先生等参加了泮塘五约文物修缮与环境提升讨论活动。

泮塘五约村位于荔湾区,其西面和南面紧接荔湾湖公园,是目前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城区中,仅见保留有完整清代乡村格局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多姓宗族共居的乡土村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6年,广州市政府针对旧城与老旧社区全面启动“微改造”,泮塘五约为第一批试点项目之一。而三官庙门楼复原方案与庙前广场的景观调整是此次活动的讨论重点。

三官庙建于清初,至今约有三百多年历史,可惜后来被改造为石井人民公社西郊大队泮塘第三生产队的办公室,面目全非,但其正门的青砖墙仍然保存。
2019年,三官庙前广场开始施工,令人惊喜的出土了埋在地下多年的一对三官庙石门楹,楹联文字清晰工整,保存极为完整,而三官庙门额石由于被登记为可移动文物,现存完整放于荔湾博物馆中。

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三官庙门楼位置和修缮方案,进行专家与居民的现场讨论,并利用1:1的石门楼模型进行现场几个地点的模拟摆放,以及复原三官庙楹联和门石额的三种方案说明展示。整个活动都是专家和居民自由对谈的形式进行,让专家们了解居民对三官庙广场空间的使用与需求,也让居民了解专家的专业立场和文物保护的意见。经过相互间沟通,以探求文物保护与空间使用发展的平衡。

黄淼章参事、冯江教授等专家认为,中秋佳节举办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泮塘五约村的微改造充分听取了专家和当地居民的意见,集广思益,相信有关部门一定能拿出最佳的微改造方案,使泮塘五约村成为广州名城微改造的典范和网红打卡点。也有专家和市民建议,泮塘五约村现仍有三官庙街,三官古庙却难寻踪影,现在的泮塘第三生产队旧址大楼就是古庙旧址,其正门的清代青砖墙和室内的修建三官庙古碑刻仍完好立于旧墙内。建议利用这次泮塘五约村的微改造,将失散多年的三官庙门楹石与门额石重新组合,安放回三官庙原址,下一步努力争取复原三官古庙门楼。(白玲供稿、照片由芮光晔提供)






发布丨何媒矩阵 《时代中国》杂志
责编丨何金德
审定丨甘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