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认识劳动者
秦 博
一个年过八旬的棒棒,仍坚持干搬运工的体力活。您或许是没听过,或许是没见过。这不,网络上让我们看到了。重庆一位80多岁的老汉,还在苦力的位置上坚守着。他矮小而瘦弱的身材,完全不象挑夫。手拿一根棒棒(类似于扁担)和一捆绳索,穿着红马甲,站在码头、商场等醒目的地方,简洁明快地亮明自己的身份。当视频制作者问他:“爷爷,您是在等活吗?”“没有等到。”“为什么呀”?“他们嫌我年纪大了。”向他问话的是一位美眉,得知棒棒的活已干了20多年,现在还能干。可是善良的人们,顾虑到他的年老体衰,不敢用他。他每天眼巴巴地望着,只能收入20多块钱,为生活发愁呢。美眉动了侧隐之心,替他找了个将货物楼上下搬运的活,并亲身体验一下个中的滋味,最后加倍地付了力资。美眉的这个善举,非常接地气,非常有人情味。既反映人的劳动本能,又折射出人活在这世上的意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总得有人去做。人只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各行各业,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视频中的老人,根据自己的技能,选择了棒棒。虽然年纪大了,觉得还能干。他就凭着这气力,养活自己。我猜想,他的儿女,年轻时可能会抱怨父亲工作低贱,丢了他们的颜面。而老人佯装不知,我行我素。懂事时,又觉得父亲太辛苦,希望颐养天年。而父亲依然是到处找活干,将休息等同于死亡。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本质。想到此,我脑海中突然忆起一件事情:
那是我在大学毕业后,到邮电局长途线务站工作的第一年,距今已经40多年了。我去泗洪县出差,接待我的王段长,是个精瘦的汉子,不爱多说话,人很和善。谈完工作,他说小秦啊,辛苦了,咱们去泡个澡吧。在热气腾腾的大池里,泡了五分钟,他示意我擦个背,搓澡工也热情地守候着。我连忙红着脸说:不用,不用,我自己会擦。我当时的想法可能有点幼稚,却是真实的: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怎么好意思由人代劳,安图享受呢?再三再四地拒绝后,搓澡工对我讲了一句话:你也让我苦两个钱。这句出乎意料地话,让我醍醐灌顶,一直记在心里,相当于人生的一堂课。从那天起,我对服务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并不是我有钱,便剥削了他人的劳动力。我是在消费,服务者是按劳取酬。不偷,不抢,明码标价,这就是社会运行的自然法则。后来,每当我去浴室,问我擦背不,推盐不,我都答应。有时到某个地方去,路远些,我就乘三轮车;遇到上坡,我会主动地下车步行或助推。每年春节,除旧迎新,我都说服夫人,花钱找钟点工,自己省力,让人家苦点钱。
新冠病毒疫情已经肆虐了近三年,全球经济下行。我们国家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小区封闭到封城,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造成的后果,人人心知肚明。特别是对于干一天活,有一天的收入;干一个月工作,拿一个月钱的劳动者来说,长时空闲心发慌,坐吃山空人必伤。我们的工薪阶层,虽然收入有保障。也要关心广大的弱势群体,充分体谅个体劳动者的困难,变着法子去帮助他们。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惩恶扬善、感恩图报、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弘扬传统文化,充满正能量的视频帖子,阅览后让人感动,似一阵阵春风,拂过脸庞;似一股股暖流,激荡心胸。非常好,多多益善!我们就是要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主动与劳动者结缘,攀亲,交朋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创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发一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