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石城吴钩
一
记忆,似乎还流连在蛙鸣蝉唱、荷香四溢的仲夏呢,一场连绵的雨后,在丝丝的凉意中,不觉己是秋了。
秋了——秋到了?是雁鸣青霄、白水茫茫、蒹葭苍苍的秋天了?
对于秋,爱怨悲欢,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乐天知命者,爱秋颂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们爱秋的高爽,颂秋的丰硕,爱秋的明媚,颂秋的雅洁;他们用眼去读如诗如画的秋山秋水秋光秋韵,用心去赏如梦如歌的秋花秋月秋草秋虫,乃至如怨如诉有些悲凉的秋风秋雨秋露秋霜。
多愁善感者,悲秋伤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他们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他们悲落叶衰草,伤岁月无情;悲虫吟雁鸣,伤别恨离愁;他们悲朝露晚霜,伤人生苦短;悲凉风冷雨,伤命运多舛;乃至和煦温柔的秋阳秋月,也会令他们泪落伤怀。

而于我而言,秋,只是个季节而己。爱也罢,悲也罢,颂也罢,伤也罢,秋都会如期而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如是轮回,乃造物主仁慈的安排,相信以后还会继续下去,至无穷尽。秋来了,对于秋的爱怨悲欢的情感,人们吟以诗,述以文,其实只是人将自己主观意识的感情,寄寓于秋罢了。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你一定要问我对于秋的情怀感受,前文己述,秋只是个季节,是造物主的安排,情感上实是无所爱怨。但从另一角度,我则可以告诉你我对秋的感受:于我,秋,乃诗人梦中秋夜里一株淡定的金菊,是诗人笔下笺上的另一种语言——

二
起风了。
秋叶打着旋儿,曼妙优雅地、缓缓款款地飘落在地上,铺一地金黄。她们悠然赴死的飘逸身姿,让人不由感到一丝诗意的忧伤:“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下雨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缠缠绵绵的霪雨,下个不停,连月不开。没有阳光,没有鸟啼虫鸣,让人领略到一种凉湿中的诗意:“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若是晴日呢?
天高云淡,晴空一碧万顷,浓浓秋色红若玛瑙,绿似翡翠,黄如金子;漫山遍野的枫叶,仿佛簇簇高举着的火把;清澈见底的溪水绿得发蓝,丁丁咚咚唱着歌儿流向远方……多美啊, 晴朗的秋,不仅溢满诗情, 亦且己满是画意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是成熟的,她不像冬的冷索,也不似春的慵懒、夏的喧嚣。秋是个丰硕金黄色的季节,是个瓜果飘香美而雅的季节,是个溢满诗情充满画意的季节。倘春是个小女子,夏是个大丈夫,那么,秋的淡定,秋的包容,秋的积淀,秋的沉静,秋便该是个雍容华贵、典雅庄重、且有些矜持的贵妇人了吧。
在这样宁静美丽成熟的秋里,在晴好之日,抑或风雨之夜,爱诗的人,会有点闲情逸致,有点触景生情,或有点对景伤怀,有点淡淡忧思。这时候,这样的秋日,你我去喝一点小酒吧——在星月之夜,“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把酒、临窗对月;或在风雨之日,“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持杯、聆风听雨。于是,秋夜、秋月,秋风、秋雨,一杯两杯清酒,三首两首小诗,便即是爱诗之人那时此刻菊一般恬淡的情绪了。
哦,已然是秋了,是雁鸣青霄、白水茫茫、蒹葭苍苍的秋天了。
秋来了,淡紫色的牵牛花爬满了篱垣,一丛丛金黄色的雏菊笑在陌上,亲爱的,你是不是闻到了秋风中诗意的味道了呢——

天高云淡,风送秋爽,秋风轻轻掀起了游子的薄衣衫;风铃丁丁,铃声轻响在故园的窗棂边……爱诗之人的思绪呵,随着凄怨的箫声,便在秋风里徜徉在古往今来、不醉不醒、似梦非梦之中,在苍苍蒹葭、茫茫白水间袅袅起舞了。而寻花追梦之人向往的、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倩影,依然花非花,梦非梦,他“溯游从之”,四下求索, 伊人却渺渺茫茫“宛在水中央”……
秋来了,“湖畔闻渔唱,天边雁数行。萧然有高士,清思满书堂”。 亲爱的,你是不是闻到了秋风中诗意的味道了呢——
哦,秋了。余非诗人,只是个爱诗的人,余更非高士,但满书堂的清思,却自信一点不比诗人、高士少:秋山秋水秋光秋韵,秋花秋月秋草秋虫,秋风秋雨秋霜秋露——我诗意的秋,我溢满诗味的秋,我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秋,我爱诗人的秋呵,你无时无刻不在牵动我幽幽的情思哟。去岁秋日游山,有感曾赋《水调歌头 • 秋日游山》一首——

水调歌头 • 秋日游山
枫叶一何红,秋入深山中。漫山林木无数,唧唧鸣秋虫。攀岩援枝寻路,欲上白云深处,登览云间峰。又恐径幽曲,林深迷归踪。
憩山石,吟《望岳》,听松风。杜陵何处,而今风雨转头空。西风又吹客鬓,无人伴我一醉,独饮成醉翁。酒酣箕踞望,心意逐苍穹。
今岁秋月夜,夜阑人不寐,又吟《临江仙 • 临窗对月》——
临江仙 • 临窗对月
夜阑吴钩梦觉醒,看时己三更。四外寂寂月正明。开门移步轻,倚窗吟桂影。
可笑世人逐利名,何曾有闲情!把壶对月一乐也。不须羽化去,已然登仙身。
此二词,表余心志。而今录此,以之为赋作结。
碌碌凡夫,庸庸俗子,在这满月的秋夜里“心意逐苍穹”,依旧只愿我平凡的生命,在滚滚红尘中,能远离躁动,弃却喧嚣,追随这沉静、满溢着秋韵诗意的季节,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抱明月而长终——“不须羽化去,已然登仙身”,如诗人梦中清雅、淡定,却不失美丽的一株金菊!



个人简介
石城吴钩,原名刘刚。人生座右铭:认认真真教书,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处世,堂堂正正立身。
求学、从军(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独立三团),学习(南京师范学院)、教书。先后在中学、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后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之邀,讲授文学赏析、古诗词文五年。现退休,读书,笔耕,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新浪博客、今日头条、青岛都市头条、大地菲芳原创文学微刊、卓芒文学网及诗文艺等。2021年荣获当代诗词网诗词中华全国诗词评选大赛年度作品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