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使围城真情在,不叫流言乘飞黄】
文|龚讯
2004年11月,当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走进婚姻的殿堂时,这对老夫少妻自然引起人们的种种猜度,有人曾断言翁帆是为了财产,他们的结合不会超过三年。然而,14年过去了,杨、翁夫妇二人仍如新婚燕尔般携手相伴,而且,今年5月10号,他们的新书《晨曦集》在清华大学首发。
这本书反映了杨振宁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也是一部了解他近期思想和心路历程的重要著作,其中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还有近期科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以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书中也收录了翁帆写的短文《杨振宁先生的“精”与“傻”》,她写道:“我看到的杨先生不是很‘精’,而是非常‘傻’。”
婚姻的确如“围城”,在曙光乍现的黎明,城头上烈烈飘飞的旌旗总会勾起人们的无数遐想,于是便奋不顾身地蜂拥而入,可回顾身后的景象,又开始羡慕远山层叠大河蜿蜒,有种逃逸的冲动。但当阳光遍洒大地让一切阴暗遁形时,城里的人才体会到遮阳挡雨的小窝无比温馨,全然没了逃脱的念头。当夕阳挂在山巅时,余晖将小舍镀成“黄金屋”,城外的风景已然飘渺,留下的唯有对熟悉的眷恋。
如果说婚姻可以弯道超车,那翁帆可以算作一个,年长她半个世纪的杨振宁带来的,不仅是渊博的物理学识,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款款深情。无论外人怎么猜疑,杨振宁满脸的温情,翁帆满眼的深情,已经把爱情诠释为无界:没有年龄的阻隔,没有地位的阻挡,没有名誉的阻碍,只有心有灵犀的相通,只有心领神会的相印,只有心无旁骛的相依。
翁帆说杨振宁很“傻”,可她大概更“蠢”,杨振宁一直没有公布自己的遗产计划,目前知悉的只是要将一栋仅有使用权的别墅留给翁帆。我们或许不应该揣测别人的家务事,应该更多地望见他人的幸福,用美景丰盈自己的心胸,用善良擦拭自己的心弦,用境界涤荡自己的心灵,把不厚道的无端猜忌扔进下水道,将祝福镌刻成熠熠生辉的贺额吧。
96岁的杨振宁在新书发布会上笑称“希望到100岁的时候出一本《天大亮集》”。人命在天,谁也不敢断言自己可以活到明天,然而美好愿望可以存活千年。不管杨、翁还能相携多久,他们真爱的“天”已经大亮,那些含着坏笑的猜测都成了笑柄,而留给人们的也许是:一树梨花压海棠,二人世界写辉煌;但使围城真情在,不叫流言乘飞黄。
(2018.5.12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