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友互动随笔(三则)
作者:王耀群
一、对青鸟(周至青鸟文学社掌门人)的几点建议
(一)文学创作是一种文化活动。是对宇宙、世界、人、事、物、景、境的一种自我认识的情怀表露和抒发。即“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歌以抒怀”等等。其作用大而言之,为济世安邦、启智化愚、铸魂凝志、砥砺前行。小而言之,娱乐消遣,以文会友,积累提升,丰富生活。我们当为后者。但都应为正能量,应是有感而发,表达一种感情,一种观点,一个主题,对读者应有所启发,有所教益,有所熏陶,而不是“玄而又玄”,无病呻吟,云里雾里,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正象南北朝时期大评论家刘勰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所言:“诗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以之为鉴,让作品蕴寓思想,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不可醉心,不可痴情,不可贪名。因为文学创作无名无利可图。杜甫、蒲松龄、曹雪芹也是穷愁潦倒一生。陈忠实也是穷困了一辈子。文学可以养心,养神,养骨,增智,静魂,培华,但是,文学不养家,不致富。“贾平凹现象”极少。且非一日之功。还有个时势问题。
(三)你的创作与文学理论学习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已能悟出文学创作的一些规律。这与几年前初识的你已不可相提并论了。由一个清纯的文学爱好者,变成了有一定文化修养与写作能力的较成熟的作者。有些作品还上了市级报刊。这就是大进步。言谈举止也有了几分优雅,几分风韵,几分书卷之气,内涵丰富多了。也有了思想与主见,自信多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应强化文学史与写作理论的学习。学习文学概论与中国通史、中共党史等,系统了解和学习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还要多读优秀的名人名篇名著,多阅读多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文等,从中汲取养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讲的都是读与写的关系问题。
不足也有:过于情绪化,影响心情。过于认真挚著,把自娱自乐当作“事业”,心里负担重。
这就是对你的认识与评价。不全面,不一定准确。全当闲聊。
(2021.10.29)

二、解超(省市作协会员)
《老高和春花在姬塬的日子》点评
作者解超大学毕业,周至县原交警大队大队长,擅长散文、诗歌、戏剧、小说创作,在省市文艺圈有一席之地,且作品质量上乘,业界好评良多。在熟悉他的人看来,他真是个天赋很高的“才子”。《老高和春花在姬塬的日子》是作者解超创作的一篇优秀散文,情真意切,朴实诚挚。落笔细腻,故事凄婉,生动感人,酣畅淋漓。行文脉络清晰,语言平实严谨。作者以"我"为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比较详细的叙述了"老高"和"春花"两代瓜客的人生经历的片段,深沉而又健康的反映出改革开放前的世态、物态、心态以及人的窘态……从而,给读者留下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对友情,对命运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为什么"中悟出答案。
本文主要特点有五:一是主线明确,贯穿始终。二是人物刻画细腻,简约而生动。三是结构无拘,不落窠臼。四是虚实交织,映衬得当。五是凄诉时艰,健康向阳。
(2020.12.4晚即读即评)

三、为黄群明(兰州军区宣传部原部长、诗人)诗点赞
为黄将军的《八一情歌》点赞。这是一首高扬正气的赞歌,这是一部赞美壮丽军史的颂歌,这是一首昂扬豪迈的青春之歌,这是一曲高扬时代主旋律的冲锋号角,这是一阵催人奋进的隆隆战鼓。作者包含激情地讴歌了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百年奋斗,高欢猛进,新时代战之能胜的卫国之师,英武之师,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祝福军旗血染的风彩更美更艳,祝福八一号角更响更亮!(2022.7.31)



作者简介:王耀群,周至县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过高中语文老师、县委党校教员、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局长、县史志办主任、副县处级干部等。现已退休。文化爱好者。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主编过二轮巜周至县志》《周至县村镇史》《周至县组织史》等。参与周至县传统文化研究会、楼观道文化研究会、周至县财神文化研究会及周至县孔子文化学会等社团组织的活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