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尘文艺 第666期

中秋次日有吟
文/平成斌
佳节诗怀何处寻,闲来信步到园林。
霞飞湖畔凭幽赏,香度亭中作啸吟。
且托流波传旧侣,时从鸣鹤寄知音。
清风送爽堪醅酒,黄菊红枫证我心。
七律•月下有吟
文/荒山野樵
未见总嫌相见迟,天涯虽隔两心知。
每翻微信醉今日,因恋感情怀昔时。
梦里常愁人会老,镜中苦笑鬓生丝。
经年总怕遥怜我,听到声音慰所思。
七律•中秋写景
文/荒山野樵
一轮皓月照当空,欲问乾坤几处同。
酒后相看辉色好,吟时更觉夜光融。
谪仙对影由衷赞,苏子邀来倍感崇。
最是无云添极醉,凭栏望野际宽通。
中秋吟
蛟龙入海
月圆今夜国人欢,辉泄此宵天地宽。
把盏层楼疑世外,绕怀心事寄云端。
嫦娥共舞应多籁,灯影同呈不少澜。
几许秋香来助兴,畅怀余趣倚阑干。
教师节赞教师
韩 勇
细作勤耕孺子牛,风霜雨雪未呈休。
孤灯残月群书伴,静夜繁星教案谋。
三尺讲台除惑闇,数支粉笔解疑愁。
育成桃李终无悔,更有良才遍九州。
闲话双节
心尘
时至中秋浅浅明,石榴莲子实新倾。
常言因果何修得,漫道人喧怎炼成?
云气发挥都是爱,杏坛关系总为情。
望乡雅赋团圆里,各色抖音怜众生。
师魂一一致第38个教师节
曾丹峰(湖南)
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平台接九州。
智慧门前开链锁,苗林苑内作孺牛。
蚕虫缚茧心甘愿,蜡烛成灰志必酬。
两鬓银霜何足乐,芬芳桃李竞风流。
九.九怀念
一一写在毛主席逝世46周年
曾丹峰(湖南)
万朵鲜花祭伟人,平生奋斗为贫民。
诗书饱读心灵富,世界周知志向新。
缔党麾军开国首,经天纬地护葩神。
清风两袖无私欲,正义盈怀有本真。
七律 教师节有记
吴以松
执教多年在讲台,亦师亦友两徘徊。
文章极目旌旗树,言语知心云雾开。
授业传神如我意,明伦指路待君来。
春苗夏果秋时景,桃李松杉成大材。
七律•教师节感赋
(新韵/平水韵)
郭仁炳
中秋夜晚观明月,半载全天育栋梁。
自古学堂尊故土,如今叛逆效东洋。
教师怒斥居心险,百姓声援义气扬。
国法难容严判处,校规辅佐本平常。
中秋、教师双节感怀(其二)
西蜀逍遥客
适逢双节意绵绵,情系乡邻一线牵。
尝梦曾经温习处,萦怀故里举杯前。
冰轮玉魄枝头挂,黑板文书心底传。
且放红尘烦恼事,高歌狂醉桂枝边。
……原创小诗集【临窗小记】
山行
文/李金龙
芳径湾旁三五家,曲流溪畔舞蒹葭。
风晨露沁娇萝叶,雨暮烟萦嫩麦芽。
紫燕归来蛙鼓岸,银狐遁去岫飞鸦。
村翁未觉韶光老,一首山歌四处花。
游汾湾生态园
文/李金龙
驱车卅里下汾湾,一片果林横眼前。
雨润樱桃情缱绻,风梳鸵杏意缠绵。
圆圆滑滑俏颜美,脆脆甜甜琼露鲜。
胜景流连人忘返,斜阳不觉落西巅。
雨后
文/李金龙
春雨悠然涨小溪,润红滋白洗隈堤。
陌边嫩草弥新野,梅上黄莺落老梨。
田埂淡烟沿谷散,岫峰浓雾幻云稽。
一轮旭日彤彤出,催得农夫驾早犁。
汾畔小憩
文/李金龙
古槐阴下草当床,头枕春风一席香。
迷眼天光穿叶碎,舒身地气逸肤凉。
粼粼汾水波依旧,道道鱼纹珠渐黄。
墙隙白驹飞梦短,流霞叹晚恋斜阳。
中秋夜感吟
文/平成斌
至亲欢聚日,又是月圆时。
归雁传新语,游人解远思。
清风随斗转,白发与天移。
忽叹桑榆晚,文章一体持。
中秋思
文/老马伏骥
月华风雨归,星闪光无数。
夜静难觉寒,今宵何共舞。
人间天上逢,对酒最知汝。
豫粤思徘徊,南国目玉树。
天使赞
文/韦振宇
陇上聚天使,群英重任挑。
白衣飘昼夜,核检战终宵。
城寨严防控,居家耐寂寥。
剑锋出利鞘,扫毒灭邪妖。
中秋教师节吟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师迷昌海育苗秧,爱恋繁星耀栋梁。
大地中秋随远古,神州智慧竞飞扬。
中秋月夜愁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今宵举盏向青天,此夜逢中醉月圆。
万丈相思枯桂叶,千层爱恋萎缠绵。
危机小美自己尝(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疫情三战爆发长,诡计多端小美亡。
恶下危机伏世界,险中苦果自先尝。
卜算子•壬寅别样中秋节(苏轼体)
韩勇
万里湛蓝天,游子他乡远。时至中秋八月节,抗疫无由返。
月饼味香飘,美酒醇馨散。网络传情共婵娟,赏月良宵恋。
河传 中秋
温蒂
园小。香袅。夜清凉。风细月圆菊黄。阿娘亲做饼同尝。眉扬。欢声无处藏。
奈何转眼飞如雁。天涯远。佳节难相伴。鬓成丝。忆旧姿。星移。月如年少时。
一剪梅.中秋夜饮(周邦彦体)
文/赵先顺
夜月今宵那样娇。且唱心歌,莫管忧劳。轻盈浅唱梦低吟,楼上擎樽,玉液勤聊。
欲乘大鹏展翅飙。飞上蟾宫,玉女匀挑。忽听夜值促残更,银漏频催,知是明朝。
柳梢青•问候(新韵)
张杰(黑龙江)
又起秋风。未觉瑟瑟,未见虫鸣。小鸟凌空,河鱼泛水,少许飞蓬。
远方问候情倾。清爽粉、炎时受冰。冒雨迎风,耕耘桃李,虽是曾经。
水调歌头 壬寅中秋情怀
文/丁旭 新韵
小院星空朗,满月照中秋。茶酒果蔬家宴,襟袖爽亭楼。期待天门开启,祈盼神明点化,荣辱莫深究。桂影朦胧美,蟋蟀好歌喉。
莫名恨,空自恼,拭双眸。年光荏苒,两鬓银丝挠白头。回首当初孤胆,挟技他乡糊口,不料久淹留。掐指三十载,日渐起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