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名臣范仲淹、范纯仁父子与孝感
文║吴雷
范仲淹与安陆
范仲淹(989年-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历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参知政事,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颍州。年六十四病逝,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与安州(今安陆)孙司谏交好,曾在《与韩魏公书》写道:“已去安州孙之翰处作行状,待送永叔作墓志”,还曾赋诗相赠。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
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
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
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
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
尚得州麾养衰疾,优游岂减居林泉。
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
之翰诗来若金石,重于我辈何其偏。
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范纯仁与安陆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范仲淹次子。生于南京应天府,历任知襄邑县、侍御史、安州通判、同知谏院、知河中府,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
范纯仁曾出任安州通判,在孝感留下了许多足迹。康熙《孝感县志·卷之九·古迹》记载:“尧夫亭,宋英宗治平间,安州通判范纯仁常饯客于九嵕山,后人思之,遂为亭。” 九嵕山,又名九宗山,在今孝昌县东。清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记载:“九嵕山,县东北八十五里。一名九宗。”古孝感“澴川八景”中的“嵕岭横屏”便是此处。
范纯仁还曾为安陆白兆寺撰写碑文。《安陆县志·金石》记载:“宋元丰元年十一月,范纯仁撰《安州白兆山寺经藏记碑》”。
范纯仁在孝感的时候广结好友,曾赋挽词三首,怀念他的安州朋友张大卿。
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 其一
廉良汉循吏,清简晋名臣。
五福归休日,三朝尽瘁身。
潜心穷圣典,遗德化乡人。
燕翼看贤嗣,才名服搢绅。
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 其二
瞻风从汉上,托庇在襄城。
开豁心相照,推扬义不轻。
俄嗟黄壤隔,莫展素车情。
空望涓溪月,淋浪涕泗横。
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 其三
寒风咽笳鼓,晓月带旌幡。
触目伤陈迹,书绅记绪言。
应山藏石椁,梦泽对松门。
逝水何由止,清名后世存。
后来宋代文学家毕仲游也曾在范纯仁挽诗中写道:“出处从来定,荣华取次休。尝看居相府,只似在安州。不事千金产,能捐万户侯。哀哉天报施,仅免葬江流。”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