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五月如皎,千里思情盼团圆,自唐明皇夜游仙宫,酒会仙子而归降金钱雨以来,每逢中秋之时便加入了中国四大节日之列,一年之中只有八月的月最亮最圆,农民以为只有此时才与农神最近,最好沟通,也正值农田丰收之季,我中华自古以农为本,家家祭社谢天以庆丰收,乞盼来年再获丰景!今年又与新节教师节喜结联理不期而遇,人之初性本善,因师教,脱于蒙。生于父母,教于师长,倡导我国尊师重道之先风,传承悠久的传统!特推出合璧诗词刊!
——漠南细雨


中秋情
漠南细雨
月近中秋盼镜圆,四方游子苦相牵。
他乡好景终归客,故土风光美如连。
五律・中秋夜
文/清雨
月明移素影,星熠动清风。
玉桂花金蕊,丹枫描锦红。
婵娟千里客,
银汉一宵通。
三五团圆夜,九洲欢意融。
月圆中秋
漠南细雨
时近中秋月影沉,广寒仙子碧空吟。
花开桂树香盈彩。玉兔潜行闻世音。
捧出吴刚陈酒醉,收回月老恋姻心。
有缘但使天长久,敢叫无情地苦参。
家舍团圆普天庆,人人喜乐抚心琴。
秋风萧瑟
秀才
叶落秋声悠,风凉颗粒收。
再将日头短,过往莫回头。
知秋
漠南细雨
秋风萧瑟送微凉,处暑今临湿热茫。
潮闷熏蒸几欲獗,一场清雨便消亡。
秋思
秀才
一叶知秋意,盈亏在此季。
莫叨得失迷,缘看相思寄。
七律•处暑寄情
碧海蓝天
处暑飞云细雨绵,清凉尽展醉秋烟。
园田喜色摇金浪,菊野轻风绽美妍。
望断长空牵旅雁,神驰大地寄灵仙。
多来暖日迟霜冻,五谷盈仓一望天。
一剪梅・中秋
词/清雨
节序中秋撩乱肠,
身寄青城,看够炎凉。
随风随雨未知怜,
不道凄惶,只作寻常。
背井他乡隔异乡,
素月圆明,怎敢思量。
多情只合梦中温,
红了双眸,湿了衣裳。
中秋愁思
文/侯建
人生自古不如意,月到中秋更相思。
昼长已忘抛寂寞,夜深方始转愁悲。
月圆星拱月多娇,人缺亲疏人更疲。
只盼有情重度过,但书有约莫须离。
知秋
诗雨
节至中秋风渐凉,
万物成熟草近黄。
人生何尝不如此,
应知天命少癫狂!
2022-8-29
节令接近中秋了,风、越来越凉了,各种作物都成熟了,绿草也快变黄了!
人这一辈子也不是一样吗?五十而知天命,(一叶落而知秋)!无论是想法还是实际行动都不要太不靠谱了!
中秋月满人团圆
漠南细雨
月数故乡思,露从今日来。
秋风萧瑟起,霜降菊黄开。
千户喜团宴,家家乐满杯。
妪翁心念顾,游子早归来。
此际天涯同,丰馀置案台。
企求天下悦,祝福万民财。
七绝•秋湖唱晚
沃野清風
湖碧粼波映晚霞,翠芦风拂荡缨花。
鹭鸥戏水空翻跃,夕照江村是我家。
月满中秋
漠南细雨
月临中晷放金光,云淡天高菊正香。
谁念西风堪自赏,萧疏秋意闭玄堂。
中秋月圆
漠南细雨
遥瞻穹顶亮银盘,远离他乡奔亲安。
樽满肴烹酒香溢,千家团聚万门欢。
中秋月满人团圆
漠南细雨
月数故乡思,露从今日来。
秋风萧瑟起,霜降菊黄开。
千户喜团宴,家家乐满杯。
妪翁心念顾,游子早归来。
此际天涯同,丰馀置案台。
企求天下悦,祝福万民财。
七律·忆中秋(四首)
文 /孙伟学
(一)
佳节临近话团圆,往事回眸难尽言。
回忆童年期盼事,中秋美味解心缘。
土炉月饼味甘美,苹果鸭梨格外甜。
清苦生活多乐趣,平凡岁月少 忧烦。
(二)
少时家里多活计,即使逢节不得闲。
瑟瑟秋风吹冷意,田间忙碌汗湿衫。
常常皎月已升空,四顾茫茫戴月还。
身体疲乏兴致减,酣然入睡月光寒。
(三)
及长在外奔学业,数度中秋飘外边。
望眼家家遥祭月,思亲不见倍熬煎。
清辉窗下伴孤影,对月放歌声已残。
浪迹萍踪多日月,何时伴月返乡关。
(四)
经风历雨五十载,赏月抒怀倒惬然。
美味佳肴常享用,时令瓜果总尝鲜。
广寒宫里访稀客,太空舱中暖意酣。
时代频频圆大梦,人间天上共婵娟。
一剪梅·中秋话梦
文/孙伟学
冉冉银轮拔地升。清辉遍洒,万户争迎。
婵娟移步舞轻盈。凝目神州,海晏河清。
恒我当惊盛世英。神舟登月,玉宇携朋。
人间天上共传情。天地来兮,逐梦征程。
水调歌头・中秋节教师节同天咏
词/清雨
举头瞻碧宇,皓月一轮悬。中秋今夜,风送凉气绕窗前。万户灯光明亮,百姓酒香飘逸,快乐在家园。嫦娥舞衣袖,玉兔戏婵娟。
团圆节,尊师日,喜同天。追思底事,培土灌溉种良田。辛苦勤耕树壮,劳碌丰收果硕,从教德当先。积善人长寿,福禄享无边。
七律•中秋望月
碧海蓝天(内蒙古)
一望长空玉镜浮,银波溢彩桂香流。
临窗把酒邀仙客,向月依楼醉九州。
万缕炊烟萦海角,三分饼味荡心头。
天涯共此团圆乐,大地欢歌盛世讴。
七律•中秋教师双节吟
碧海蓝天(内蒙古)
一轮满月水波浮,两节相逢暖意流。
饼果盈香凝古韵,李桃溢彩绚神州。
飞烟入梦烧乡味,蜡炬成灰亮夜头。
万里山河披锦绣,全民共乐教师讴。
七律·教师节感怀
文/孙伟学
最美教师称号靓,为人师表配荣膺。
孜孜不倦育学子,三尺讲台倾毕生。
银发支教献余热,天宫授课启童星。
尊师重教好传统,教育强国事业兴。
中秋感怀
茫茫草原。
皓月当空月饼香,
碧落晶莹满银光。
京华久客逢佳日,
回首夕阳伴梓桑。
白露凝珠人忆旧,
举杯向天影成双。
辞乡原为求知去,
半生奋斗在远方。
故梦寻思情憬憬,
长居京城亦家乡。
七律・中秋望月(七阳平声)
文/杨志军
当空皓魄伴宫商,曲巷蛩呜夜未央。
泻影梧桐难入寐,侵云殿阁转悬光。
孤窗幽静踪尘乱, 虚幌寂寥心绪伤。
过眼荣枯圆与缺, 笑谈白发两眉霜。
五律,国庆中秋
帅伟
麓谷泉流翠,
蝉休雁发音。
清风吹碧野,
红叶舞山林。
国庆中秋节,
诸家酒满斟。
良宵择好韵,
喜向月光吟。

写在教师节
张雅琼
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
毕生蚕丝吐出
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
一支红烛燃尽
截截粉笔染满头白发
三尺讲台
留下靓丽的青春
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为无数孩童开启人生
人格高尚,胸襟宽阔
崇高的理想激励我们前行
我们的每一进步
都是扶着您的道道皱纹
您,是雨中的大伞
夜的启明星
是远航的灯塔
骄阳下的清风
我们敬重您
——辛勤的园丁!
中秋情思
张雅琼
截一缕时光
揉成圆圆的月饼
白云为我捎回故乡
拾一片落叶
剪成玉兔
金风替我放在月饼上
溪水清流
带着嫦娥的倩影
明月相伴思念流淌
浥一瓢
轻轻的 倒入杯中
连同漂泊的灵魂一起品尝


我和老师的上学路
文/侯建
记得在70年代中,那时的北方冬天特别得冷。我当时是在四、五里外的小学校读书的,说是个学校,其实就是几间土坯房,也没有院墙。
二十几平米一间的教室也很简陋,用土坯水泥板垒起来的桌子,还有透风的门和窗户。
冬天生个铁炉子,烧着没有多少热能的流铜壕和窑村的臭炭,上课除了讲课声,也就是跺脚声了。
有时冻的握不住笔,写出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虽时过四十多年了,但有些事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一年的雪下的很厚,大约在腊八节前的某一天,下午放学往家赶,强劲的西北风卷着纷飞的雪花,打在脸上针刺一样的疼。
我们不同年级的小学同学三三两两相随着一步步地踏着前面的脚印,偏着头、半睁着眼艰难地在雪地里行走,过脚面的雪钻入破旧的鞋子里冰凉冰凉的,浑身被刺骨的风吹着,冻得不敢停下来。
头上戴着顶黑条绒面子的狐帽或狗
皮帽子,还挂着雪花。哈出去的热气将围脖都凝成了冰块儿,露出的眼睛显得也很呆滞,两手攥在羊毛皮做的袖筒里,忍受着彻骨的寒风坚持着一步步地往回走。
白老师背着三年级的那个最小的女同学,还催促着我们:“别停下,快点走!”……
每当路过村子,就将这个村里的同学送到家门口,急切地呼喊着家长将孩子接回去,再回头撵上我们,照管着下一个走不动的同学。
半个时辰走五里的路是我们天天上学、放学的必修课,老师也是我们的保护神!
还记得很清晰的一次是在夏季大雨过后的放学的路上,洪水夹杂着泥沙与草木翻滚着,挡住了回家的路,急于赶路回家的我们焦燥不安。
老师卷起裤管,一趟趟背着孩子们慢慢地踱过河。
我们几个胆大的同学上下游查看后觉得不很深,也可以涉水过河,便试着手拉手慢慢往前挪步,水渐渐超过膝盖了但还在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着……
十多米宽的河道已过大半,再努力一下就很快过去了。可就在这几米远的地方一个同伴突然眩晕摔到了!还拖拽着我们也爬进了水里。
水灌入了嘴里,我当时也完全懵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白老师连跌带爬、满身泥污地赶了过来,死命地将我们拉起来。随后撑着压弯了腰的身子,一句话也没说弯腰背起了我,拉着另外两个同伴艰难去挪过了对岸。

气喘吁吁的他终于不济力跌坐在还积着水的草畔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洪水无情人有情,一个老师的情怀谁能识得啊?第二天他病倒了,高烧不退还说胡话,还在拨打着山洪水……
这就是六、七十年代艰苦岁月时期的老师,我最难忘的上学路。
我忘不了寒暑几易后的童年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