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黄爱国(湖南)
东临旧市河水文,西坐相公塘前,南接苏姬仙岭,北采天下奇光之灵。称凤凰山,建凤凰书院。集历史人文情怀,汇世间传统德风。钟灵毓秀,博古今贤才。
风云变幻,几经沧桑。书院改高小,文庄变学堂。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称呼旧市中学;在三十年间,几千学生,义务教育完成。
立校之初,只有古院三排,沿阶拾级而上。每排房宇,木梯搭接二楼,教室宿舍分开。靠河边,建食堂,方便老师、学生就餐;既学习,又劳动,减轻社会、家庭负担。
发展体育,于院落后修操场一块;满足要求,各操场外建教室八间。
旧市中学,容一乡少年之教养;凤凰山脉,共千载文明之传承。历三秩风雨施教,学子恢宏事业;经几番呕心沥血,李桃领悟芬芳。

教室挨走廊,咏动文风墨香;宿舍隔厅屋,倾听书声朗朗。虽无雄伟校门接地气,仍有广博学子立辉煌。
那时校训,先是勤工俭学,减轻负担;后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难见明辨慎思笃行,只学雷锋精神榜样。老师教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生领悟:事业除非搏与拚,成功也要慎和思。
一方教室栽桃李,三尺讲台育园丁。桃李之花香寰宇,园丁之歌唱黉门。无数精英涌现,几多人才频出。
人文母校,师资雄厚,生源充足。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基地成熟。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急社会之刚需而实习。追求卓越,贡献全力,励精图治,焕发青春。委民族复兴任,托国家强盛梦,付诸足下,砥砺前行。
叹巍巍母校,因祖国建设沉湖底,终极目标未实现;呼荡荡平湖,为生态旅游创条件,游山玩水已成形。
惜矣!拙笔难书母校功绩,浅笺难叙老师情怀。值此教师节,本想泼墨,只赖功力不济,难成己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