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季的清晨,淡而轻薄的白纱悬在低空。儿子匆匆爬上了一辆中巴车。背上的书包像一座移动的小山,完全挡住了他瘦小的身影。
今天起得有点晚,儿子着急忙慌地没上错车吧?我收回追踪的目光,连忙从巷子里跑回家给老师打电话。幸好,家里早早就装上了电话机。儿子在学校一有风吹草动,我都能及时收到信息。老师回电话说,他已经到了教室,正在早读。我便安下心来去上班,好在上班的地方也有电话。
一晃三年过去,十二岁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最近的学校也要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整个暑假,我都在突击培训他手洗鞋祙、打扫房间、更换床单、整理衣物及简单的炒饭等生活技能。他还来不及长大就要离家独自生活。我要不要放手?能不能放手?没有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学。儿子坚决要求独立。他对大学生活谜一样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开学季,我们陪着儿子高高兴兴地去大学报到。简单的旅行箱装下了孩子的全部用品。爸爸陪着他报名、登记,领取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品。加小码的军训服装穿在儿子身上,袖子与裤脚依然显得又大又长。我只能帮儿子改一改袖子与裤脚的长度,皮带多钻几个孔,以缩小包围圈。寝室里的同学都到齐了,儿子在整理床铺的同时,与他们很快就熟悉了且聊得热火朝天。他挺直那一米四一高的身板,摆出很能适应新环境的派头,催我们早点回家,好赶当天的最后一班火车。他淡定地送我们下楼,挥挥手说,爸爸妈妈再见。我忍住泪往前走,一直没有回头,给儿子留下一个自以为潇洒的背影。
学院给儿子单独指定了一位博导,允许他体育免修。年龄的差距,终究还是让儿子陷入了孤独的丛林,隔膜与苦闷把他裹成了茧,密不透风。虚拟的网络世界,让他破茧成蝶,撞向了另一扇门。神奇的网络游戏,让他通宵达旦,完全放飞了自我。干脆面成了他的主食,营养跟不上,睡眠严重不足,人已黄皮寡瘦,几门功课亮起了红灯。个别质疑的冷言冷语,正在摧毁他的自信。接到博导的电话,我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万分后悔没有早点去陪他,未成年的孩子怎么能离开父母的监护呢?
我义无反顾地告别自己的工作,走进了难忘的陪读时光,住在岳麓山下,紧邻岳麓书院。住房的窗外有岳麓山四季风光的直播。儿子继续住在寝室,只在我住的地方吃饭。我再不准他吃干脆面,薯片也只能每周吃两筒。不知道一个学期,儿子去上了几堂课,很多课本都还是崭新的。我调整他的学习计划,鼓励他发挥自己的自学特长,把缺的课尽快补上来。临近期末考试,按步就班去上课肯定来不及了,母子俩每天就呆在寝室里。他在不停地看书并演算着我完全看不懂的习题,学习效率相当高。我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喜欢的小说。偶尔,我也会悄悄地抬起头来静静地看着他,心中无比安宁。每学完一个章节或攻克一个难题 ,儿子都要得意地来我面前报备一下,十分享受我对他无师自通的赞美。
儿子的生活与学习渐入佳境,我陪读的日子越来越悠闲。学校图书馆的百万册图书让我着迷,岳麓山美丽无限的风景让我沉醉。岳麓书院,中华文化独特而耀眼的标识。千余年来,不知经历了几多兴废,几许变迁。每每从她古色古香的大门前经过,我都会被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总是脚步一顿下意识看向“惟楚有材,於斯为盛”的门联。
静谧的午后,暖阳高照。我沿着岳麓山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登。路边的层林密集,枝丫交错,落叶、断枝与青苔织成了厚厚的地毯。温软的风在我耳边絮叨,麓山寺的梵音在林间传播,爱晚亭的枫叶在向我招手。小松鼠飞快地抓着树干蹿进树叶间不见了。我坐在伞一样撑开的树荫下喘息,看着面前静静流淌着的小溪。溪水清澈,水底的鹅卵石黑白分明,圆润光泽。一群小鱼儿逆流而上,划出一道道清晰的水线。溪流的动态、情境,透递出鲜活的气息,水中倒映的天空也显得格外的蓝,每一朵白云都含着无法解读的神秘。休息一会儿,我继续悠闲自在地爬向山顶,络绎而行的人大都脚步匆匆。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讨论什么。麓山寺座落在古树丛中,香火鼎盛。香客大多来自远方,操着异地口音。寺后的白鹤泉,因古时有一对白鹤常来泉边饮水而得名。泉水从石罅中溢出,清澈透明,冬夏不涸,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称。我舀一瓢清洌洌的山泉水,入口味极甘甜,感觉通体舒畅。
岳麓风光美如画卷,四季轮回的画面色彩丰富而柔和。我就住在画中央,安宁、静美与开心,素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同的味道。儿子虽未成年,却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血气方刚的足球队员。他学业优异,准备硕博连读,要成为湖南大学史上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生。学校计划送他去美国的大学交流一年,回国后留校任教。儿子的人生规划十分完美,生活处处充满阳光。是时候彻底放手了,告别朝夕相处的岳麓山,我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不知什么时候,儿子已经改变了当初的想法。他放弃硕博连读,硕士毕业后一心扑在英语学习上。临时起意攻托福、考GRE,联系海外的大学,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本科成绩平均九十五分以上,才能拿到留学的全额奖学金。我跑到湖南大学档案馆去查他的成绩,工作人员给复印了十几份本科与硕士的成绩单。儿子申请学校要用。老教授说他大一的成绩不好,拉低了本科平均成绩,研究生学习的成绩再好也拿不到奖学金。我的家庭收入,绝对承担不起儿子自费留学的重任。按捺住心中的焦虑,我鼓励儿子努力再加努力,托福和GRE成绩特别好的照样也能申请全奖。儿子英语过关后,在网上坚持不懈地申请好的大学。有过留学经验的小舅舅,也给他出谋划策并帮忙联系导师。苍天不负有心人,儿子终于收到了美国两所大学全奖读博的录取通知书。
儿子一直在我身边长大,一下子就要飞越太平洋去万里之外的学校读书。我平稳的心跳又开始紊乱,心电图也在改变。看着儿子的行囊,我泪如雨下。儿子承诺,一定会学成归来,要我耐心等待。留学期间,儿子给我准备签证资料、确定签证时间、购买往返机票,邀请我去他的学校参观。校园公寓里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他和一个山东籍的男孩合租,厨房和客厅是共用的。我住儿子的房间,儿子就在客厅里打地铺。儿子的校园风景如画。他挽着我的手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喋喋不休地说着学校的历史沿革与不同的典故。周末去海边漫步,看着儿子踏浪奔跑的身影,任海风吹乱我的长发,牵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儿子去渥太华参加学术交流会,他带上我,顺便去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我们坐上雾中少女号游轮沿瀑布转了一大圈。水雾钻进雨衣打湿头发,凉意从脖子里贯穿全身。徒步穿过新娘面纱瀑布下的隧道时,轰隆隆的雷霆从头上滚过,隧道周围都是湿漉漉的水洇痕迹,有的地方还有水珠子沁出来。太阳升起来了,瀑布上方的天空,悬挂着一轮彩虹,美妙绝伦。游人拿着手机或相机对着彩虹狂拍。我以彩虹为背景各种摆拍。看着儿子端着单反相机不停地对着我咔嚓、咔嚓,我笑得合不拢嘴。儿子后期精心制作的“To My Mom”的彩色相册是我最心爱的珍藏。
晚上,我们坐在四十层观赏楼顶的旋转餐厅,一边品着鸡尾酒,一边欣赏灯光下大瀑布梦幻般的景色。第二天,我们到渥太华已近黄昏,稍事洗漱后便出去吃晚餐。晚餐后,路灯次第亮起。我们漫步在里多运河边,河水清澈见底,各式建筑和树木花草在运河中的倒影都放射出淡淡的金光。这条由英国皇家工程师约翰拜设计的里多运河横贯整个城市,拱桥、水闸及两岸风光,为秀丽的渥太华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渥太华国家艺术馆,三层楼的结构,每一层都设有展览区,造型独特。现代艺术、亚洲和欧美洲艺术等分区陈列,珍藏丰富,布局精美。馆内游人如织,脚步无声,每个人的表情都如痴如醉。世界大师们的画作、雕塑等美不胜收,看到这些精彩绝伦的孤品,艺术门外汉的我感到很震撼,游魂一样在每一个展区里流连往返 。
回到学校,我兴奋的心情很久都沉静不下来,即将要与儿子告别的感伤也冲淡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