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梦绿色,共享蓝天》
文/吴炜
凤凰山钟灵毓秀,漆水河源远流长。在这风景独好的麟游境内,一座全国第四代生态文明矿井--郭家河煤矿翘然诞生。绿色转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发展之路;绿色逐梦,是我们风雨兼程的奋斗历程。

初到煤矿,庄重典雅的欧式建筑,幽静唯美的自然环境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置身其中,一年四季皆是景,浓妆淡抹总相宜,可谓名副其实的“花园式”矿井。“是矿不像矿,采煤不见煤”,是郭家河煤矿的真实写照和高度赞誉,也是郭家河人久久为功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

我们倡导变废为宝。来到热气腾腾的澡堂和清澈见底的浴池,温度适宜的热水由锅炉房不间断供给。放眼望去,看不到耸立的烟囱,见不到呼呼的炉膛,找不到堆积的煤块,只有几根整齐划一的管道延伸出去。前往香气扑鼻的饭堂和宽敞明亮的餐厅,美味可口的饭菜由操作间全天候供应。环顾四周,看不到竖起的烟道,见不到火红的炉子,找不到存放的炭块,唯有几条成排成行的细管伸向远处。正因如此,才有了“采煤不用煤”的说法。长期以来,瓦斯威胁着矿井和矿工的安全,属于自然灾害之一。我们敢想敢做,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牢牢扼制它的咽喉,逼它乖乖就范。曾经令人头疼不已的瓦斯,在科学和技术的驱动下,源源不断地由井下输送到地面,成为供热和生活的重要保障。

我们实现低碳出行。不论道路两旁、楼房前后还是空旷之处、角角落落,但凡有土壤的地方,都被茵茵之草所覆盖,被挺拔之树所依赖。盛夏时节,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或坐于台阶看那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的点点光斑,或躺在草坪听那蝉儿趴在树梢忘乎所以的尽情欢唱,或依偎树下赏那云朵飘在空中时卷时舒的潇洒自在……此情此景,与我们秉持的绿色发展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我们把安全作为发展的根基,将环保作为发展的前提,不断锐意进取,推陈出新,努力实践,创造了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郭家河模式”。为此,我们毫不留情地淘汰了国三系列,让出入井的所有车辆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继而再升标准,给上下井的全部车辆排气管安上特殊装置。即使车子从身边驶过,也闻不到任何刺鼻的油味,过滤后净化成白气随之蒸发。

我们推行抑尘洒水。记得多年前,我跟随兄长去外地某矿装过十多趟煤。从煤仓到门外,落了厚厚一层煤沫。晴天一身灰,踩过的脚印清晰可见;雨天两脚泥,溅起的煤浆沾满裤腿。至此,“煤尘飞扬,稀泥四溅”的不良印象长留于心。在这里,从正门外的岔路口到转弯处的桥头,从装车站的大院子到过磅房的重轻磅,几乎看不到积攒的煤灰。每天,吸尘车带着轰轰地响声,拖着圆形的扫把,不紧不慢地穿梭在装运站和生活区,使吸附的煤沫无处可逃。每日,洒水车响着美妙的音乐,背着庞大的水罐,舒缓愉悦地行驶在主干道和运煤线,将扫过的地方冲得干干净净。副道,旮旯和偏僻之处,保洁员又扫又拖。清洁之处,看上去去一目了然,走上去身心舒爽。

我们坚持种树栽花。走进矿区,办公楼、宿舍楼的周围皆被树木所遮挡,它们争先恐后欲与楼房试比高:有枝繁叶茂的红叶李,有四季常青的柏树,有柔情妩媚的垂柳,有情之所系的银杏。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扎根于此,不畏严寒,无惧风雪,昂扬向上,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以矿为家,默默坚守的家园情怀。每年植树节,矿领导都身先士卒,带领广大职工栽种幼苗。一株株小树经风历雨,不屈不挠,顽强生长;一棵棵大树伟岸俊秀,气势磅礴,挺拔屹立,恰是“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荫”的最好诠释。主道两侧的树下,月季随处可见。每个月,它会准时赴约欣然而来,红粉相间,争奇斗艳,以最美的姿态缀扮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绿色,生命之本色,发展之底色!你我同筑绿色,大家共享蓝天!
(图片来自网络)

郭家河煤矿吴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