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 月》
文/黄秀峰
世事纷繁,不过人间。
一片片落叶,带着秋的况味,正向枯腐里走。而墙角处,一株已经枯萎的月季树,却又顽强的开出了一朵月季花。尽管,这朵努力盛开的月季还不够挺立,不够饱满,且它混杂在一树枯黄的叶片中并不显眼,甚至它自己的边缘也还有干枯的叶脉,但我似乎已看到它绽放的娇艳。
我感佩于这朵月季的与众不同,也感动于它的不甘沉沦。
存活于世间的我们不也该如此么?
不问前世,不叹今生,不管缘起缘灭的沉浮,只愿在还能把握的日子里,看日出月落。
其实,生活本没有多少深意,因为烟火人间,本就是今天有遗憾,明天也有来日可期。
时间以分分秒秒的方式,汇聚成日月,以春夏秋冬的轮回展示着生命的蓬勃与衰落。世界就在这四季的轮回中把属于自然界的生命以物种博弈的方式进化,呈现给世界所谓的美与丑、弱与强、大与小,从而,就构成了这个纷繁芜杂,曼妙无比的世界。
国家、民族、荣光、罪恶、成功、失败以各自的顽强基数演绎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这些世界固有的法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沧海海桑田的演变过程中,那些因为规律与物种进化所形成的法则,规范着所谓的取舍与进退,世界的动荡、和谐、纷争都在规律面前显得格外的渺小。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条历经多少朝代更迭验证了的规律,在岁月的洗礼中越发显得不可逆转。那些在岁月的舞台上倒行逆施的跳梁小丑,在规律面前所上演的无非是身败名裂的丑剧。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言行,在后来终究是一场被捆绑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笑柄与谈资。
“心正则中,身修则和”又厘定了多少代人在名利诱惑下的浮沉与得失?这一切,都在无声无息的岁月中发生着颤变。智慧这个词汇就成了至圣先贤们在名利诱惑面前成就其人生峰巅佐证。
感谢岁月在无声无息的漫长征途中提炼出的这些可供我们用来修身养性的智慧。
正是岁月的有情与无情,让我们懂得了拥有的自豪与欣慰,也正是智慧,让迷失了取舍与荣辱的人们陷入遗恨万年亦或万劫不复的深渊。修小善而成大正,怀揣一腔正气才有了不惧鬼神的浩然之气。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在这种薪火相继的传承中成就其伟岸之躯与凛然风骨。
岁月静好一类的美好祈愿,也正是在这种“正”与“和”的完美统一中呈现出来的一种“场”。营造这份“岁月静好”,就需要秉持一种“破”与“立”。维护以“正”为主导的“场”,便是浩然正气。
感谢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这诸多的中华智慧,让这个有着七千年文明国度的民族,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不可战胜的民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岁月无声,成就了一个叱咤风云不畏强权的民族,也铸就了铿锵威猛不甘欺凌宰割的民族。
岁月如水,映射着善恶美丑,岁月如歌,咏赞着奋勇前行的创造与坚毅。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事无常,不过人间。
风过处,看一朵云聚散,看一群鸟起落,看一树叶子慢慢飘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