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年中秋 今又中秋
文/梁景钢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我坐在家乡老树下,遥望九天之上的明月,圆圆的,亮亮的,感觉那么的温馨与快乐,也许是家乡的月亮最亲近吧。
几缕流云拂过天际,触动了几许早已忘却的惆怅。月到中秋分外圆,此宵即度待明年。天上的月亮不变,我们的年轮却在和岁月赛跑,点点愁思涌上心头,说不出的滋味。
在变化万千的今天,我每天紧随时代的脉搏,在不停地奔跑,疲惫不堪。在这个现代中,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中秋,早已在时代的洪流中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中秋直接与放假休息、月饼送礼挂上了钩,美好的中秋印象似乎只活在过去,儿时的记忆里。我扪心自问:这样活着,是否很累?一次次人生感悟,一次次感慨,处在社会的大家庭里,我们还有几人去尊重我们自己的中秋,无奈的无奈占据了主流。这样是否正确,我在思考。人情世故需要正真的中秋文化去呵护,这才是我们中华的文明,这才是华夏子孙。这样才不会把老祖宗留下来文化文明淡忘,也许是我自己的片面之词。
我不想再去想,再去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我小小的意识,不过是一个个体的担忧罢了,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传统文化文明与高速发展的今天是相互联系着的,而且是被精神力量支配的。
我持着这种观念,或许也会有点几缕秋风几许忧的味道,有点悲秋意味吧。

2.清秋,勿忘我
文/ 叶下虫儿
一帘清秋,一脉暖阳。秋乍来,风乍起。秋色清浅入画眉,秋心脉脉摹秋意。
时光一路悄然无声,沿着花径,沿着绿叶的告白,攀过了浅翠鹅黄的春山,走过了热情奔放的夏日,携一怀些许微凉的雨丝,极尽柔肠百转,敲窗,轻叩秋之门楣。
是谁的纤指轻捻,门轴轻转,人间画屏便已偷换成秋之衣袂,秋之弦乐?
金钱夜落,幽幽其芬,
木莲猗猗,其香扬扬。
万山夕晚,叶疏黄,千里风吹,白苹断水。
又是一载芳华逝,
三分秋色里,七分夏意去。
我伴你三月烟雨桃花坞,我和你七月荷塘月光曲。
左手有淡淡的忧伤,右手栖满殷殷期望。一边是春芳歇夏华尽,一边是满心怀的依恋与不舍。
就这样踟蹰地回望,就这样憧憬着远方。走过人生里的每一站,又何尝不是如此?经过人生里的每一季,又何尝不是如斯心境?人生的每一刻都在分分秒秒地过去,又分分秒秒地到来。
生命之始,爱之初,思念之芽,如春草萌发,如夏木蓬勃,又要在秋来时用尽力量,绚烂,斑斓,绽放最后的,独一无二的美。
我们往往因为爱,而走向挚深的孤独;因为孤独,生命里所有因爱而生的悲欢,都兀自成歌,兀自寂寞。最后,就像那飘零的花,就像那凋落的叶,就像那东逝的流水,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归于永恒。
枝与叶的相逢,花与蝶的遇见,桃红与柳绿,屐齿与苍苔,清莲与月色……一场场,都是时光里的缘,都是生命里的暖,偶然相逢,必然离别。
于是,这流转的时光便有了荡气回肠的情节,这平缓的生命之河便有了波光潋滟的生动。光阴因这见与别之间的距离,而可歌,可泣,可不舍,可宝贵,可深藏。
世间的春水夏花,因为金风玉露的相逢,而胜却人间无数。所有美好却注定都有时限,就像所有花颜终会枯萎。所有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最后都会如秋风凉,都会被秋风藏。
“无数个秋天都会过去,无数个悲伤的自己也会成为过往。”不必悲秋,何必伤怀,人生就是一首慢歌,一杯老酒。春分时,慢饮;夏至时,且曼舞狂欢;秋临,在秋叶的静美里享生活赐予的一份收获;冬来,在满天白雪里,温热酒一盏,且把来时路慢慢回味……
浅秋,枫未红,水未央,槐花落处,我站在秋的路口,念你,到枫正红。
清秋,在一笺静谧空灵里留一语:你,勿忘我!
(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