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8月酷暑时,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陕西,山阳,这个秦岭南麓的美丽小城,也在这时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新冠疫情考验。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作为主城区一名工作人员,闻令而动,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临危不惧,在组织召唤的第一刻、在群众需要的第一线,冲锋在前,竭尽所能,舍小家顾大家,不惧危险行走在高风险区,做流调、登记、核酸采样、送物资,用具体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用行动筑牢了战“疫”防控网,凭信念坚守住了群众得安全保障线,演绎了一场“白衣天使”的动人战“疫”故事。
临危受命 舍小家 顾大家
8月15日,正在信访值班的我,接到电话通知,要求立即回单位接受新安排,参加疫情防控。
说实话,丈夫驻村且在党校培训期间被集中隔离,孩子才9岁,饮食起居都是问题,儿子还是学生,就孩子尚小,不会做饭就是大难题。
但疫情就是命令,非常时期,危难时刻,不能摆困难,不能讲条件,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意识和格局。于是,连夜包了些粽子,烙了些馍,给孩子做干粮;反复叮嘱孩子怎样做简单的饭,免得饿肚子;叮咛孩子不可开门,有事用电话询问。反复安排好这些之后,孩子却因未曾离开过母亲身边,独立生活恐惧,抓住我不放手,我告诉孩子:“如果都不出去防疫的话,许许多多的人就会因为病毒而被隔离,我们的城市也就会因为新冠病毒而没有了热闹繁华,最起码你会因害怕病毒吃不上冰淇淋雪糕”,孩子好像似懂非懂的答应了。出门的时候告诉孩子,可能一两天就回来了,可是,一转眼,将近过去了二十多天。
逆行而上 不后退 不惧怕
说实话,这个时候,我们都希望呆在家里,因为家里最安全。出门在外时刻有危险,而且我们身处防疫一线,身处高风险区。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干部,但我是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无惧无畏,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作为一名防疫“战士”,我很光荣。
刚到指定区域,就听到,“翠屏小区出现发热症状”,“南庵出现疑似阳性”“有护士被传染隔离”,不断传来的疫情消息,让人恐怖、惧怕。我们知道,已经走上了逆行之路,形势严峻,任务重大,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只有快速消除病毒,我们才可安心。
穿上防护服,一投入工作,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义无反顾,迎难而上。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穿好防护服。随后挨家挨户逐人登记、排查、贴封条、组织核酸检测。我们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争分夺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十一点做完核酸排查户里人员类型回来之后,向领导汇报结果。八月下旬天气仍十分炎热,穿着防护服几乎透不过气,工作中同志们汗流浃背,脱下防护服,全身衣服湿透。还没来得及冲洗一下,一点左右我们又重新入户排查,看是否有人蓄意破坏封条出门,传播疫情。同时,急时把群众所急需物资送上门。晚上,我们几乎排查到深夜十二点,才能回去休息。凌晨时分,我们镇安柞水的公安民警仍在守护着人们的安全。刚开始疫情来势凶猛,领导和同志们几乎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加班加点控制疫情。整个翠屏社区笼罩在黑色的阴霾里。我们这组共十栋居民楼,低至三层,高至八层,也就是说我们一次要至少上二十几层楼,一次入户腿疼的厉害,更何况一天要入户三次,我们筋疲力尽,有的同志晕倒,有的同志一有时间坐那儿都能睡着。但是没有一个同志掉队,都在认真完成各项防疫任务。都盼望疫情尽早控制下来,还山阳一片净土,给人们一份安宁。
一心为民获得群众好评
用心用情当好群众“服务员”。每天早上入户,我们都会让群众收拾好垃圾,全部帮群众带走,然后消毒。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密切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关心关爱,为重度残疾人、特困供养户、高龄老人、重症患者,随时提供援助。疫情期间,为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为他们发放米、面、油、鸡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工作人员扛着面油,手提鸡蛋挨家挨户送到群众手中,同志们满头大汗,汗流浃背,获得群众的称赞。
有些群众家里没有煤气了,年轻工作人员上六楼,扛煤气罐上下楼,大汗淋漓,喘不过气来,但是毫无怨言。可是我们知道他们在家父母从来不会让干这些体力活,在这里,只要群众一声召唤,不讲任何条件,风雨前行。
突如其来的疫情,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抗疫战士。他们中间有县委领导,局机关领导,镇办领导,镇办干部,有年轻的医护人员,也有镇安和柞水的公安人员,消防人员,环卫工人等等。在抗疫以来融为一体,不怕苦,不怕累,不讲条件默默无闻做抗疫工作。这批白衣战士,形成一道美丽的抗疫防线,构筑出人民安全屏障,成为时代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典范。(作者:杨艳霞,山阳县城关街办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