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15回 金戈铁马固边关
且说:
北镇县城从十字街向北,踩踏在千年古城的中轴线上,历史的沧桑感此起彼伏。每一次,都能在喧嚣的人群中寻觅到偏安一隅的清幽与寡静,李成梁石坊的肃穆,鼓楼香火的繁盛,崇兴寺双塔的掠影,无不让人心驰神往。古城西北万紫山前的太平胡同,至北大街和步行街,一直延伸到钟秀街。万紫山最高处到钟秀街尽头落差30多米,是古城的中轴线,也是古城的东西部的制高点,古城东西大街低于南北大街,呈“鲤鱼背”状,可谓古城之龙脉所在,站在步行街的“鲤鱼背”上,和风拾韵,惠揽神游!
踱步十字街,这是广宁古城最为繁华的地段,1000年的烟雨,不变的喧嚣,至今已然。200米的古街道,突然间,“牌坊耸立”横空出世。这是明代“广宁八景”之一,440年的毅然傲立,是北镇人民赖以自豪的四个“地标式建筑”之一。功与过的得失,成与败的唏嘘,都是后人对李总兵镇守广宁先后30年的评说。但是旌表已然载于史册,边城的烽火依然铭记,明代“九边”之一的辽东镇,“李氏九虎将”的风云叱咤。
其实,北镇人对“牌坊”的理解,莫过于对李成梁石牌坊和北镇庙石牌坊的认知了。但是,北镇地区的牌坊远不止这两个,以及近年修建的十大景区内的几座景观坊。
牌坊的原型为春秋时期的“衡门”。后来,逐渐被衍化成一种旌表功德、标榜荣耀的纪念碑式建筑,用于宫殿、庙宇、祠堂、陵墓、衙署和园林前等,还有主要街道交叉口、桥梁等处。北镇地区的牌坊明清时期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于明代的广宁城内,广宁卫、广宁左卫、广宁中卫、广宁右卫、辽王府、总兵府等,府衙官邸星罗棋布;大佛寺(普慈寺)、崇兴寺、文庙、老爷庙等十八大庙和若干的小庙,庙宇丛林交错如织;布庄、钱庄、药房、客栈等生意兴隆经济繁盛。所以,牌坊也随之多了起来。
如明代御史都察院东的扶绥坊、都察院西的贞度坊、会府前的节镇坊、总兵府东的三朝司命坊、总兵府西的五路县瞻坊、御史太监(王彦)府东西两座镇守坊、户部分司东的经国坊、户部分司西的筹边坊。还有四座进士坊(陈琳、冯铉、傅钥、安永清)、十五座举人坊(陆本立、吴哲、吴珍、陈琳、潘辅、傅钥、张聘、张皥、安永清、张云霖、齐宗道、齐宗贤、杜矩、刘德芳、韩文德)。还有吴珍、吴哲的两座绣衣坊。傅钥的司谏坊。李用立的孝子坊。孙氏的贞节坊、中安堡冯氏的贞节坊、高起堡焦氏的节孝坊。
广宁城内有门坊四座:春和坊(东门永安门)、泰安坊(小南门泰安门)、迎恩坊(南门迎恩门)、拱镇坊 (西门拱镇门)。街坊四座:十字街南大街的辽海壮观坊,北大街的北鄙风清坊、东大街的长安日近坊、西大街的医闾形胜坊等。
辽东铁骑
壮志骄阳威重镇,
金戈铁马固边关,
将军无畏趟烽火
宁远兵戎掌力帆
百战十捷开靖远
七旬复任解君烦
得失何悔遗旌表
功过无凭诠诰券
这里是:《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第14回 金戈铁马固边关,下次佳林和您接着聊!
本节目——
策划编导:程占全
作 者:董志勇
演 播:徐家林
编 辑:佳美 艳玲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东
系列节目:《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