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丹青妙笔尽显非凡气韵——访中央美院资深教授、著名画家爱新觉罗·鸿钧先生(下)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丹青妙笔尽显非凡气韵
——访中央美院资深教授、
著名画家爱新觉罗·鸿钧先生(下)
笔酣墨畅绘丹青 巧夺天工情意浓
与其说金鸿钧先生的画是用手用笔画出来的,不如说他每一幅画都是用心用情绘就的。
谈到这里,金鸿钧又向我展示出他的一系列写意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说欣欣向荣,色彩明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戴泽在谈到金鸿钧的写意画时说:“金鸿钧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意境深远开阔,流露着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将自己真挚的情感熔铸于笔端。”
在谈到写意创作时,金鸿钧说:我画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是同步进行的,上大学时我受教于李苦禅先生和郭味蕖先生,两位大师都对我很好。苦老对我说画工笔的人也要学习点写意画,画写意可以锻炼把握一幅画的气势。郭味蕖先生很早就提倡创新,提出花鸟与山水结合,工笔与写意结合,双勾与没骨结合等许多创新的主张,在创作上对我影响很大。此外,在学院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还接触到潘天寿、王雪涛、孙其峰等多位老师,受他们的影响,我也经常画写意花鸟画,一方面是自己修心养性,另一方面作为礼品,要应酬一些亲朋好友的婚嫁喜庆之用。牡丹、红梅便是我常画的题材。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需要商品画,我的工笔画创作慢,仅能作为参加展览出版之用,商品画则提供小写意作品。几十年来我一直两条腿走路,在小写意花鸟画上也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金鸿钧说:首先,我的小写意作品都是从写生中来的,不熟悉的花鸟我不画。我熟悉的题材,如牡丹、芍药、梅花、杜鹃、凌霄、迎春等等,我有我的想法,有我的感受,不与别人雷同。
其次,在学习前人技法上我不只学一个人,而是集众家之长成自己一体。另外,我可以工写结合,因此我的写意花鸟画比较强调结构和造型,做到形象真实生动,注意层次和体积感,如我画的牡丹层次分明,花型有含苞、初开、半放、盛放之别,角度有正侧反背的变化,这样花型生动多样才好看。
第三,我擅长用色彩。现代社会处处五彩斑斓,家庭装饰也要求颜色明朗。我画写意画,喜欢选择明丽的色调,画面姹紫嫣红、鲜艳夺目。但我也注意到色与墨必须相结合,色彩既浓丽又不失典雅,既强烈又要沉着稳重。这也和我画工笔创作一样。我在多年的不断创作过程中,留心听取观众的反映,不断改进,以求创作出有品位、有艺术高度、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小写意花鸟画。
金鸿钧最后说:近些年我创作出一批小写意作品,如以牡丹为题材的《繁荣喜庆》、《万紫千红》,多次参加国内外一些大展,如为外交部驻香港公署创作的《山花烂漫》、《太平秋色》等都受到好评。我还尝试在小写意花卉中配上工笔的鸟与蝶,工写结合,相得益彰,实践证明这些尝试都是成功的,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总之,我的工笔画和写意画创作都是在不断地改进着,我将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用我的作品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贡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深远的意境 时代的骄子
听着金鸿钧的述说,欣赏着眼前那些融工笔与写意于一体和山水与花鸟为一炉的精美作品,大有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达到雄强与柔美的统一之感,我们看到,金鸿钧借助色彩的精心渲染,烘托出特有的氛围和情蕴, 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代精神和美学品格。正如有文章所说:他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山水和谐的美来抒发时代之情、人民之情,歌颂旺盛的生命力,赞美拼搏奋斗的精神。
面对这样一位著名的艺术大家,面对那么多优秀的画作,我真想把所有掏心窝的赞美之词都送给金鸿钧先生,然而,我知道我的评论实在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我急中生智,在这篇访谈进入尾声之际,我摘录了几位美术界的名家、评论家对金鸿钧的评论送给读者朋友,他们的评论应当是再有说服力不过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说:我理解你的成就得益于你对美术基本功的掌握;得益于你对传统画论所提倡的意境的理解;得益于艺术要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一信念的坚持。有些画家动摇了艺术为人民的宗旨,你却在创作和教学方面都不动摇,这是很好的。
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山水画家秦岭云评论说:金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在继承传统中,走出了一条工笔与写意结合的创新之路,他的工笔花鸟功底深厚,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写意部分博采广收,笔调活脱,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均评价说:笔端造化,万物皆春。金先生笔下的写意花鸟画设色明丽、气势生动,保持了工笔的严谨细致,同时秉承了写意的大气,满足了欣赏者对高品位艺术精品的需要。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戴泽这样评论金鸿钧:金鸿钧先生的写意花鸟画中西结合,造型真实、准确、生动,色彩丰富和谐,意境深远开阔,流露着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将自己真挚的情感熔铸于笔端。
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花鸟画家张世简这样说:金鸿钧先生的花鸟画,工笔与写意相结合,色彩浓丽、形象真实、繁茂清新、生动传神。画面中视觉中心明确,布局疏朗,深得计白当黑之趣。
中央美术学院著名书画史论教授、著名书画评论家薛永年说:通观金鸿钧3个时期不断发展完善的创作,不难看到,他在继承古代和近代传统上的创新,除去开掘新的题材之外有3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在造型上,他善于在“象形”、“写生”的前提下,精心地描绘花鸟结构形态的千变万化,适当强调其立体感,扩大使观者更觉逼真的写实因素,甚至把写实的人物肖像画法融入花鸟画的老树榕根,不因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的装饰美的继承而忽略体感、量感、质感乃至光感的表现,不因追求单纯而失之单薄平褊。
其二是在构境上,他长于把花鸟主体的描绘与特定环境的点染相结合,把山水画融入花鸟画,尽力扩充画境,强化空间层次,努力渲染气氛,尤乐于在真实可信的画境中点缀以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如《红满香山路》中的山路,《枫叶白鸽》中的灰砖路面,《古都春风》中的铁栏。从而强调了花鸟与人情的联系,增强了花鸟意境的现实感,避免了孤立描花绘鸟所造成的意境宽泛,情趣贫弱,发扬了表达生活感受而“寓兴”的优良传统。
其三是在画法上,他尽力集古今中外之大成而化入工笔花鸟画的固有特点之中:精到的工笔与苍劲的写意相结合,讲求用笔的勾勒与不露笔痕的没骨相结合,讲求色彩效果与注重黑白反差相结合,发挥对比装饰色彩的绚丽与使用统一色调以造成特定情感氛围相结合,运用传统工具材料与吸收探索新技法新材料相结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这样评论金鸿钧:他把技巧、技艺视作艺术创造的重要手段予以重视。他一步步地解决每一个细致的课题,从吸收传统到融合西法,到绘画的意境创造。有这样勤奋的劳动态度和献身精神,还有他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来的虔诚和谦虚,再加上他能机智地从变革的现实中吸收艺术革新的勇气和胆识,他的融进新法拓展传统的艺术创造自然会日趋成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坛的重要画家。我相信鸿钧的艺术还会有新的进展和新的面貌,因为他在艺术上永不自我满足,他不断在进取和探索,力求精益求精。
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花鸟画家刘继英这样评论说:金鸿钧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吸收了先辈的著名花鸟画家郭味蕖、王雪涛、田世光等多位画师之长融为一体,特别加上他多年写生的基础,所以他的画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意境更清新,更有时代的氛围。他把所有的这一切水乳交融,使传统的东西得以体现。
著名工笔重彩画大师、美术理论家潘絜兹评论说:他的传统功底十分扎实,教艺育人十分尽心,是个好老师,也是创作上的好带头人。他的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地挖掘与广泛地吸收东西方绘画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探求大自然的奥秘,以造化为师。他的画都有生活依据,而在精雕细刻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扩大了花鸟画的思想容量。纵观鸿钧近年新作,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已完成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这个过程很长,也很艰苦,但成果是令人高兴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书记处常务书记、著名画家、理论评论家雷正民这样说:金鸿钧先生的花鸟画一方面秉承了原典文学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真切体味着反映大时代的积极氛围。如《山花烂漫》的确反映出江南春日山野百花齐放、花团锦簇的美好景色。其写意加工笔作品中的花姿鸟态尽出笔墨情趣,深受人们的喜爱。
原北京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吴休这样评论道:金鸿钧先生的花鸟画,在传统工笔中糅合了西洋素描造型,从而保持和发展了传统工笔的写真美,使工笔写真别开蹊径。他又把写意的某些方法借用到工笔中来,使工笔重彩的艺术手段更为丰富多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姚治华评论说:金鸿钧先生的传统工夫深,在领会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精神上有过人之处,在发掘、发扬传统的同时,敢于和善于吸收西画的长处,以补充传统的不足,来增强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即使在传统领域,他也在摸索把写意画的某些方法借用到工笔中来,使工笔重彩的艺术手段更为丰富多彩。
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葛嵒这样说:金鸿钧先生的工笔加写意的花鸟画比单纯的写意画更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在艺术创新中大大前进了一步。其作品自然清新,严谨和谐,抒情造景,有着时代气息。
采访结束了,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面对市场比较浮躁的今天,金鸿钧始终不渝地专心致志地创作,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始终坚持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把自己的情和爱献给祖国和人民,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令人肃然起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