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六十八)
前文说,《西行漫记》的封面人物是开国少将谢立全。而他在拍摄《抗战之声》这幅照片的时候其实是红一军团教导营的党总支书记(政委)。
他的搭档、教导营的营长是何德全。

何德全,1897年—1983年,湖南长沙人。曾加入湘军,入湖南讲武堂学习。1930年参加红军。
1955年授开国中将,中共七大代表,湖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1964年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何德全在红军曾任排连营团长,师参谋长等职。作战英勇顽强,曾获得中革军委的二等红星勋章(人民解放军最高荣誉,至今只颁发过166枚)。参加过红军西征、东征、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中,他在八路军115师工作,师长是林彪。他任343旅参谋长,旅长是陈光,政委是肖华。
何德全这个老红军,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忠厚老实,即使是当了中将副司令以后,也是时刻保持着艰苦朴素、普通一兵的本色。
他平时就是一套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而那套笔挺的将军服除了参加阅兵或上级有规定的重要节日盛典,一年到头都是压在箱底的。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何德全的经过战争年代磨难的虚弱身体在经历苦日子时得了重病。
在医院疗养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旧军装每天清早都背着一个粪筐出去拾粪,然后把拾到的牛粪马粪倒进附近生产队的粪坑里。
一天,附近生产队的同志来到163军医院,说要感谢一个每天做好事不留名的老工人。
163医院的人说,什么样的老工人呀。生产队的人就把那个老人的样子描述了一番。医院的人指着一个住院的病号说,是那个人吗?
生产队的人说,就是他、就是他!
医院的人说,嗨,什么老工人,那是我们军区的副司令!
延安在遭受日寇重重封锁生活最艰难的事期,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号召军民大生产。

这个时候,何德全被任命为第18兵站部的部长。他给自己打了一把4.5斤重的大锄头,每天扛着这把锄头,带领着兵站部的一百多号官兵起早贪黑,开荒种地。一共开垦了900多亩田土,全部种上了庄稼。
出身农民的何德全干起农活来驾轻就熟,加之他特别勤勉,第二年就喜获了大丰收。共收获了近二万斤小米、包谷和7000多斤土豆。
何德全自己还种出了一个46斤重的大南瓜。他种的豆角也长得特别好,最长的一根有两尺多。
闲暇的时候,他就和妻子余伟(开国上校)一起纺棉花,做军鞋。

1943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彻底打破了日军的严格封锁,根据地的军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在对有功人员的表彰大会上,毛泽东和朱德亲自把“建立革命家务”的奖状和劳动模范的奖章颁发给何德全。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百废待兴,大搞经济建设。作为官居高位的省级领导,要安排几个招工指标是没有问题的。
何德全的儿子从长沙县的农村来军区找他,想让父亲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可是被何德全拒绝了。说,你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我看你还是当农民最合适。

上世纪七十年代,何老的孙子当了海军,他的许多上级领导是何德全的部下。 他想让爷爷写信给他的领导,好让自己能在部队里提干。可是爷爷没有写。
后来孙子退伍回家,想当个工人。爷爷还是没有帮他去找关系。说,你要有本事就自己去找,爷爷不能开这个后门。
就是时至今日的2022年,他的已经七十多岁的孙子还是在自己的老家当农民。
这就是何德全,这就是那个年代的老革命。
何德全的资格很老,老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跟您说吧,就是开国元帅,被毛泽东称为“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也得叫他一声“老班长”。
原来,何德全在湘军当班长的时候,一天,班里来了一个新兵,这个新兵就是彭德怀。
过去的旧军队头两年的新兵是很受罪的,是个老兵都可以欺负新兵。可是彭德怀的性格很倔强,谁敢欺负他他就跟谁干。
作为班长的何德全却是很护着彭德怀,让他少受了很多的罪。因此彭德怀也是很感激他。
后来何德全退伍回到了家里,他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就想当红军。
当他找到红军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班里的那个新兵蛋子彭德怀已经当上红军的军长了。
于是他找到彭德怀,说自己也想当红军。彭德怀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让他当了个排长。
何德全当了红军之后,把自己在家乡收集到的14支7.9步枪全部拿出来捐献给了红军。当时彭德怀拿出了100块银元作为对他捐献枪支的奖励。但何德全又将这些银元全部捐回给了红军。
笔者的父亲与何德全的关系很好。在何德全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的时候,笔者的父亲是他直接领导下的军区的一个处长。
何司令喜欢打猎,笔者父亲也有此爱好,因此经常陪着何老出去打猎。
那个时候的长沙很小,就是现在城区的二、三十分之一吧。现在长沙最热闹的袁家岭、窑岭五里牌和火车站这边,还有繁华的芙蓉中路黄土岭那边,当年都是一片山林农田,野兽很多。他们常常能打到一些野鸡和野兔这样的野味回来。

后来笔者的父亲转业时,何副司令送给笔者父亲一把德国造的双筒猎枪。
这支猎枪很好,笔者小的时候经常拿着空枪把玩,爱不释手。可惜这支枪在文革中在上级“上缴武器的通知”中上缴充公了。
以致以后笔者常发臆想,小时候的笔者身体很差,常常一发病就被送去了163陆军医院。不知道见没见过何老革命?
也许见过,只是那个时候笔者一介毛孩,而老革命则一身旧军装,即使见过,谁也不会在意罢了。
五十至六十年代湖南军区的主要领导大多是一些战功卓著、声名显赫的我军高级将领,如肖劲光、黄克诚、唐天际、文年生、龙书金、杨大易等等。
按一正多副的体制,每一届的副司令就多了去了。但全部都是英勇善战的老红军将领。
但是在笔者的印象中(主要是从父辈口中得知),小时候居住在省军区大院的时候,副司令员除了何德全,还有一个叫何能彬的平江籍的老红军副司令、一个叫吴自立的同样为平江籍的老红军将领副司令员。
笔者今天要重点讲讲吴自立副司令员。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