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编者:我曾经两次从教、两次入伍。我的老师很多都不在了,我的军事教官也不知流落到何方。如今,教师节快到了,特编发此文,向我的老师和教官致敬!同时也问候一下曾经当过老师的自己。
罐子咏叹调
刘多魁
我睡得很深沉的时候,常常做梦。梦中总是见到教室的讲台上有一个水罐,罐中的水进入饥渴的胃中,形成深深的漩涡。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的联想,它是人生的本相和欲望的象征。
罐子第一次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是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教语文的石景莊老师将一个陶罐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写篇作文。我那时家境十分贫寒,每天受粥水煎熬,晚上尿特别的多,像淅淅沥沥的雨水一样,整夜撒个不停,常常不得不放一个罐子在床边过夜。我望着讲台上的罐子,傻呆呆地将罐子写成了尿罐。第二天,石老师便走进贫民窟巷子,找到了我的家,我父亲看到我写出如此猥琐的作文,认为是对老师的大不敬,连连向老师道歉。石老师只是默默不语地坐在板凳上,看着饥饿的老鼠在地上乱窜。他后来神情木然地站起来,把我拉到身旁说,作文写得实在,无须责备。只是苦中读书,要长志气才好。
读小学是艰难的。每天早晨,我必须卖黄泥或打猪草后才能去上学。石老师看见我用衣袖抹汗走进教室的样子,即使迟到也不再责问。但他对我的学习却日益关切,连我的铅笔都时刻检查,要求削得十分尖细。他常常让我进入他的书房随意翻书。他说,书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靠自己读出来的。有些书,他让我拿回家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我高小毕业的时候,他送给我一本郭源新即郑振铎著的《桂公塘》,这是一本盖有他父亲收藏之章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珍贵藏书。他父亲官费留日,专攻机电,回国后,服务桑梓,筹建湖南邵阳市光明电灯公司。

赠给刘多魁同学 1954.5.10
这本书我当时还看不懂,直到若干年后,才知道这是本写文天祥身陷困境的书。这本书至今我还好好保存着。
后来,石老师因有股特殊的傲气被打成了“右派”。打成“右派"以后,他将书一板车一板车地拖到高庙潭的一个窝棚里,他自己便靠拖板车维持生活。他那瘦高的个子拖板车十分吃力,后又改学漆工,结果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平反复职后没几年就病逝了。
石老师逝世后,我的心里空得慌,灵魂仿佛漂浮了起来。我脑海中总记着他房中的许多书,太多的书。记着他放在讲台上的那个罐子。“一片冰心在玉壶”,可那时候,我就不知道老师的心在罐中到底藏有什么,我常常为我那篇不谙世事的作文而羞愧。

我高小毕业的时候……
进入大学以后,我又碰上一个与罐子相关的老师。他是外文资料室的资料员。那时高校经“反右”、“插白旗”以后,一大批教授被弃如敝屣。这位老教授被安排在外语系的资料室里扫地、抹桌子。我记得最深的是,他在资料室里放置了一个大的水罐。每天清晨,他总到得很早,提前将罐中的开水灌得满满的,等待学生们的到来。对教授来说,这个罐子,好像是个象征,表明他并不愿“破罐子破摔”,虽然不允许上讲台,但总还想为学生做些什么。老教授除了在资料室扫地烧开水外,他的工作是守着几十部厚厚的外文辞典,供学生查阅。每天下课后,学生挟着课本讲义争先恐后地来到这里,但借阅辞典的少,口头问他的多。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部活的“牛津辞典”。有时学生故意和他“抬扛”,问一些冷僻的词,他也耐心地给学生解答。老教授讲一口地道的英国英语,而那时不少英语教师是从朝鲜回来的,讲课满口美式英语。对这点老教授颇有反感,他认为学校应该用传统的标准英语教学。可是对他那微弱的抗议声,学生们开始并不在意,随着年级英语水平的提高,才知道他那一口纯正的英国英语的魅力。他也就从低年级学生眼中的“扫地老头”变成了高年级学生心里的导师。但老教授不愿学生将他看得太高。他总是自嘲地说,他像一个搁在这里的水罐,没有多大的用处。可是对如饥似渴的学生来说,这个“大水罐”所给予的远远要比在讲台上听课解渴得多。
大学毕业后,我自己也变成了讲台上的一个“罐子”。我笃信“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至理名言。但大学教育好比倾盆之水急灌口径很小的瓶颈,我这个“罐子”实际上没装进去多少东西。走上讲台,不免深感惶恐。教书不到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大批大斗”的年代,我这个“罐子”没有倒给学生多少知识的甘泉。几十年过去,我的学生碰见我时总是说,“可惜那个年代我们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听到这句话,我和学生一样,感到深深的悲哀。作为老师,自然还承受着一种责任的负累。
现在,我已离开讲台多年,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年代已经过去。罐子咏叹调也成了忆旧的话题。今天,当我路过一座座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看见年轻教师潇洒地站在讲台上授课或熟练地与学生一起玩弄电脑,一种时代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我想,如果我还年轻,不被年龄淘汰出局,我也会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地走上讲台。(2022.9.6)

如今,我已离开讲台多年……
尾韵: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祖英)MP3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作者简介

刘多魁,湖南省邵阳市人。1964年从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系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几十年。首届湖南省收藏家(2004)。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多魁作品
点击链接-《搏命梅山女》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