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87)
夏完淳《大哀赋》(节录)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14岁随父夏允彝、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其父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shè)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吴易败,他仍为抗清而奔走。被捕后不屈被杀,年仅17岁。所作诗文,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充满爱国思想感情。《细林夜哭》诗是为哀悼陈子龙而作,表现自己追随老师、为国捐躯的决心。《大哀赋》为两次兵败后所作,融入了诗人的一腔爱国热情、济世情怀,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别云间》是被俘后告别故乡而作,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对失败的悲愤和宁死不屈的牺牲精神,直抒胸臆,悲壮激越。有“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等名句。

《大哀赋》(节录)
粤以乙酉之年,乙酉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托命牛衣,巢身蜗室。吊东幸之翠华,蒙尘枳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申胥之七日依墙,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粟难食。黄农虞夏,遐哉尚友之乡;南北东西,渺矣安身之处。
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天子端拱无为,塞(sè)聪而治;羽猎灰五柞(zhà)之场,歌舞纳三灵之地,震筵分枯莞(wǎn)之栖,泰阶起蜩螗(tiáo tánɡ)之异。议论庙谟(mó),干弋游戏;有道咏瞻乌而长叹,索公指铜驼而下泪,山未颓而黯然,海不波而潜沸。然四极未亏,三伦不易,草木寒于北街,星日耀于南极;闾左多游侠之徒,京华无憔悴之客。迨(dài)单于虎帐不朝,匈奴渔阳直入。辽水无声,医闾惨色;乌桓鲜卑之部,封豕(shǐ)长蛇之力,徙帐幕南,空群漠北。中行之背未答,赵信之城再立。使我燕领龙韬,霜矛雪戟。出榆塞而不还,坠犁天而长黑,翻添月窟之哀,长有阴山之哭。
所以辽海东西,人多犯顺,大河南北,野咸饥馑。瓜田藉以益繁,尤来聚而愈迅,遇王师若秋风之卷枯,下坚城若朝霜之悴(cuì)茵;赤羽动而北驰,黄金鸣而西振,封函谷之一丸,据雍洲之九郡。
【榆塞】 一指边塞,古代北方边塞植榆,故称;二指山海关。顾炎武诗句:“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纳兰性德词句:“无情野火,趁西风烧徧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鬢丝吹老。”
【辽海】 渤海。
《大哀赋》近5000字。一方面抒写诗人面对国家遭难、山河变色的惨痛现实,努力寻找根源,总结万历以来的历史教训,将批判矛头直接对准最高封建统治者,突破“为尊者讳”的封建传统观念。他明确指出明王朝灭亡乃是皇帝昏聩、塞(sè)聪而治,导致朝议不休、党争炽烈,终使国力空虚、国土沦丧。南明君主更是失德败政、奢侈享乐,而文武大臣只顾争权夺利、中饱私囊。另方面和着斑斑血泪,讲述山河残破之惨景和民族压迫之暴行,反复申述收拾山河的坚定志向。全篇用典极多,风格悲壮,文辞华美,寓凄怆之情,寄家国之恨。

读夏完淳诗赋,感动于他炽烈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气概,得句如下:
少年才俊勇拼争,
戎马何曾顾死生。
诗赋等身凭妙笔,
果真世上有神童。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