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儿歌
秋三节,是白露,
露珠晶莹白里透。
气候特点是干燥,
润肺健脾很重要。
温差大,十多度,
仲秋开始露水厚。
习俗一,祭禹王,
水路之神不能忘。
习俗二, 吃龙眼,
补气美容还亮服。
习俗三, 酿米酒,
家家户户忙得吼。
习俗四, 喝秋茶,
菊花清香扑鼻了。
秋高气爽好踏青,
丹桂飘香小路行。
杨汉群 武汉糯克
九月八日 左右,
太阳黄经165度。
秋季第三节白露,
露珠晶莹白里透。
气候特点是干燥,
润肝健脾很重要。
早晚温差十多度,
仲秋开始露水厚。
民间习俗四个有,
增长知识补遗漏。
第一习俗祭禹王,
水路之神不能忘。
历时一周开香会,
热闹非凡有趣味。
第二习俗吃龙眼,
补气美容还亮眼。
第三习俗酿米酒,
家家户户忙得吼。
第四习俗喝秋茶,
菊花茶最清火啦。
秋高气爽好踏青,
路上行人喜盈盈。
玉露生凉防感冒,
丹桂飘香乐逍遥。
谚语流传二百多,
这里只捡顺口说。
中秋前后是白露,
棉花开始大批收。
八月十五雁门开,
雁儿头上带霜来。
夜晚露水狂,
来自毒太阳。
草上露水大,
当日准不下。
白露割谷子,
霜降摘柿子。
露水见晴天。
白露秋风夜,
一夜凉一夜。
喝了白露水,
蚊子闭了嘴。
春旱不算旱,
秋旱減一半。
春旱盖仓房,
秋旱断种粮。
八月八,冬瓜南瓜
回了家,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诗歌只举二例子,
左河水和诗经矣。
兼霞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衰荷滚玉闪金光,
枣红点点挂流香。
雁阵声声蚊欲静,
一夜西风一夜凉。

藏头七绝·今日白露(平水韵)
文/丁乃忠 淄博
今·吟秋色已阑珊,
日·朗晴高月夜寒。
白·昼温和身感爽,
露·凝宵晚叶黄残。

2020-09-07 题
七绝 . 评诗(二)
熟读唐诗三百首,
书中“伤"点急需修。
精华继承人民盼,
守正创新书保优。
二、精华继承人民盼
彭安文
1、《唐诗三百首》选编者孙洙(1711一1778),终年67岁。号蘅塘,晚号退士。清康熙五十年生于江一苏无钖,祖籍安微休宁。15岁中秀才之后,中举人、40岁中进士。当过县教谕、知县和江宁府学教授等职。官小廉洁,勤政爱民。终身好学,求知不辍。
清朝中期,社会上就广为流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谚语。孙洙在其妻、才女徐兰英的协助下, 1764年着手选编,于次年完成。距今256年。编选初衷,用孙洙所言,主要是针对当时广为流传的谚语“请以是编验之。"
2、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原,李白和杜甫的诗,是高原上的两座高峰,近体诗,是高峰上的皇冠,绝律诗,是皇冠上的珍珠!《全唐诗》收录49403首。其中, 五律10000首,七律9000首。律绝诗定型于唐代,称近体诗。
唐诗在传承中,有各类编选本300多个版本。孙洙觉得巜千家诗》等蒙学读本,在选诗编辑体裁上不完备,体例不一,不很满意。他要编一本体栽完备,体例多样,老少咸宜,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唐诗选编本。巜唐诗三百首》,在当时的条件下孙洙,徐兰英“夫妻店",选编唐诗,真不容易!选编唐诗后代赞,精华继承人民盼。
3、《唐诗三百首》选诗体载。
五言古诗:35首。
七言古诗:28日首。
乐府诗:43首。
五言律诗:79首。
七言律诗:53首。
五言绝句:29首。
七言绝句:51 首。
巜唐诗三百首》在体栽上,比较前人,有创新,从乐府诗在唐诗中的水平 、影响和地位,作独立诗体单列,突破前人,有所创新。
4、选编唐诗的作者 。共收集了唐代77位大家诗人的诗。
杜甫诗:38首。
王维诗:29首 李白诗:27首。
李商隐诗:22首。
……
其中两首伕名诗:巜金缕衣》
《水调歌》
该书选编的唐诗七种体裁,基本涵盖唐诗的主要诗体,并按此归类选编,是其主要特点、优点和创新之处。
要知守正创新保书优,请看下帖。
2021年2月19日

白露
白露夜晶莹,
荷面溜似冰。
晨光折射透,
珠珠聚叶芯。
文/师秀龙
2022.09.06白露

品读杨汉群
聊天记录感言
彭安文
记忆好,叙事详,
诚待人,热心肠。
上当了,不惊慌,
敢面对,勇担当。
行正义,理由強。
前事鉴,后不忘,
明媚中,黑暗藏。
社会中,骗诈抢,
不会绝,长提防。
好人多,坏人装,
持爱心,正气扬。
擦亮眼,创辉煌。
2022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