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我一生的好同事、好老师、好兄弟
文/东方慧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人生路上的一次擦肩而过。
苍茫大地,人海浩淼,能够相识的人并不多。或许有人会在你身边停留,但真正相识相助的人寥寥无几。很幸运,我在工作生涯和漫漫人生流年里,遇到始终鼎力助我的好人,他就是和我一起工作了八年的好同事、好朋友、好老师、好兄弟毛平。
毛平出生于六十年代,高高瘦瘦的个子,英俊儒雅,含蓄中透着自信,内敛而不失阳光。他是企业八十年代初引进的第一批大中专学生,由于在校品学兼优,颇有文字功底,被直接挑选到总厂办公室做了秘书。毛平好学上进,工作努力,思维缜密,反应灵敏,在秘书室很快就挑起了大梁。1984年工厂领导班子换届,三位资深的秘书被提到企业中层领导岗位,毛平一人承担秘书室全部工作。1985年春,我幸运地调任办公室行政秘书,与毛平成了同事。
我比毛平大了近十二岁,论年龄我是大姐;论秘书工作资历,他是我的老师;论文化,他科班出身,而我在文革期间就中断了学业。自身起点低的我很是窘迫,好在毛平这个小伙子不自傲,待人宽厚真诚,乐于助人,慢慢我就没有了心理压力。
那时工厂求学求知的氛围浓厚,我和许多同事一样,不是在求学,就是在求学的路上。我先后参加了文化补习、夜校学习、初级英语培训、职工大学考试,比现在上各种补习班的孩子还忙。1985年秋,工厂在秘书本就缺员的情况下,先派毛平参加兵器工业部在西安举办的秘书培训班培训,随后又让我参加兵器工业部在南京开办的秘书培训班学习。领导还想办法借人临时顶替我们的工作,我们内心充满感激,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不辜负工厂的一片苦心。
在培训班里,我们系统地接受了秘书工作、公文写作、现代汉语、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三个月的受训转瞬即逝,毛平和我分别从西安和南京回厂。快速提升的职业素养成为他展现能力的基石,也成了他笔下的注脚。他在西安培训时撰写的《秘书工作体会》被收录到兵器工业出版的《秘书工作实录》一书中。当时工厂办了几期文书处理和公文写作培训班,都由他和办公室刘崇光主任主讲,参训人员好评如潮。他把工作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深入调研、用心观察、仔细分析,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他起草的公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他做会议记录快速完整,字迹清秀,整洁耐看。我十分欣赏他的字体和他做的记录。毛平涉猎广泛,头脑敏捷,说话高雅健康,简约有度又不失幽默风趣。向来严肃的办公室只要有他在,气氛便会变得轻松愉快,他深受工厂领导的赏识、信任和同事们的喜爱。
我由于基础差起点低,在培训班的收获没他那么多,回厂后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仍在积极准备和梦想着有机会脱产进入大学学习。毛平特别懂我的心思,多次提醒我脱产学习已不大现实,并动员我走成人自学考试之路。在毛平一再劝说下,我鼓足勇气并怀着试试看的想法于1986年底在市自考办报了名。人到中年的我也算有了和青年人一道再攀知识高峰、品味书香气息的机会。工作之余,毛平常有针对性地给我提问,让我思考作答,引导我更好地掌握书本上的重点内容。第一次临考前,他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我答的不全面,他立即做了详细解释,嘱咐我牢记。当我战战兢兢,心跳加速的拿起试卷,看到他提的那个问题醒目地出现在卷首页,我的心瞬间安定了许多。1987年夏季考试成绩公布,我报考的两科有一科达标。看到成绩,我有些气馁,毛平却大加赞赏,时任劳人处副处长的胡进文也认为能将大学《现代汉语》一次考过,非常了不起。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听从毛平的建议趁热打铁继续报考,坚定地延续暮落晨曦寒夜酷夏的苦读。
那些年,工厂正值大力完善军品发展民品的关键时期,会议多事务多文件多,多少个夜幕降临,我们都要加班工作。加班完毕是难得的安静时刻,我就留在办公室看书直到深夜才回家。父母年老体弱多病,孩子正上小学,爱人常年出差在外,家里无数琐事靠我打理,只能挤出零碎的时间自学。爱人把我的学习状态比作老母鸡孵小鸡那样专心痴迷。同事们目睹我在书上密密麻麻的注解惊叹不已,都说我是在下真功夫。有人以为自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文凭,其实我当时报考的是“秘书学”,与我的本职工作直接相关,当然不是赘于虚名,除了想通过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促进工作,更想借此增添底气消除自卑感。毛平知道我学习的难度不小,一有机会就给予指点帮助,凡是经他点到的章节内容,考试中无论是填充题、判断题,还是简答题、论述题,几乎都有涉及,这当然不是巧合。
结合工作学习的好处在于既能从书本学到专业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办公室领导鼓励我工余时间多看书,尽可能让我参加各种会议,参与对内对外重大事务处理,还让我从写“小豆腐块”文章着手练习写作。毛平既是我学习上的指导老师,还是我工作中的搭档、帮手和楷模。他常结合秘书职责与我交流见解,对我写的“小豆腐块”给予认真修改。
毛平善于从细节入手,争取工作上的主动,譬如看似很平常的一次握手被他研究得十分透彻,如果马虎应对轻轻一握,就会让对方产生不够热情不够重视之嫌,如果太过用力又会显得热情过度且有些粗俗,少了自尊。我从没想到简单的握手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诸如类似的事情被他一诠释,让我豁然开朗。毛平有凡事记录的好习惯,他常说,秘书工作无小事,没有一件是可以忘记的,也没有一个细节是可以忽略的。在他的影响下,我不再高估自己的记忆力,也养成了勤动手记录的习惯,尽管工作任务繁忙,但从未因细节考虑不周或衔接不好而误事。
三年亦工亦学的艰难岁月悄然滑过,收获的时节如期而至。由于有了毛平的帮助,我工作学习均有了明显的进步。1989年底,我顺利通过《秘书学》所有科目考试,获得湖北大学和全国成人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毕业证书。毛平已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两年后我也走上了办公室副主任岗位。我们一起共事八年,在感恩领导关心栽培的同时,我还要感谢毛平对我至真至善至诚的帮助,他不仅为我指路,还助我越过一道道沟坎,走过八年芳华,实现了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真心希望我的职业生涯中再有一个这样或者更多的八年,但人生中总会有些让人情非所愿的转身。那年人事调整,我没有底气按照自己的愿望继续留任,最终服从组织分配改任分厂支部书记,后来又调入后勤部门负责党务行政工作。自那年一别,我和毛平就少了工作上的交集,尽管有时只离一步之遥,往往只是点头问候没有更多的交流。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退休两年多后,我们又有了工作上的接触。2002年11月,工厂成立了第二部厂志编撰机构,抽调了五名退休老同志做专职编辑。毛平也早已调回总厂办公室担任主任一职,还兼任厂志编撰工作的领导。我负责后勤保障和工厂历年大事记章节的编撰。虽然不象以前那样与毛平接触频繁,但能够接受他的领导、指导和帮助,是我人生历程中难得的最接地气的学习机会。这是我和毛平最后一次有工作上的接触。之后倒是多次远远地看他在运动场、俱乐部、文化宫主持活动,当听到他带有磁性的声音和声情并茂的解说,就会有一种超越物质的满足和美的享受。我知道那极具吸引力的解说词,肯定出自于习惯完美追求的他之手。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共同工作的经历中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后来我移居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每每拿起拙劣的笔想写点东西时都会想,若是毛平能在这里给予指点,或帮我斟酌一下该多好。
现代发达的网络通讯技术,让我梦想成真。网络将东方朋友串连起来,虽然远隔千里也没有了心理距离。我和东方朋友一次平平常常 “回家看看”的动议,硬是在毛平精心策划和亲自推动下,演绎成了一次生动的爱厂教育活动。亲朋好友越走越近,友谊的纽带越系越紧。我和毛平27年前一起干工作、求进步结下的友谊再次叠加。每当我因感动欲提笔,就会感觉有股力量支撑着我毅然决然地放飞思绪。通过网络和他经常交流,受到指点,享受着他抛洒的真情甘露,接受着他给予的力量和精神财富,我的夕阳岁月又多了一抹抹亮色。
多少感动总是想起,多少事情难以忘记。每当我微闭双眸回想和他一起共同走过的那段艰辛而充实、单纯而快乐、努力而幸福的岁月,那些景象就会长久地停留在我的脑海,就像馥郁醇厚的美酒让我回味无穷。人生中能遇见这样的好同事、好朋友、好兄弟、好老师,幸矣,足矣!
在此朝花夕拾,正因为有毛平这个助我一生的好同事、好老师、好兄弟。
吕传慧,网名: 东方慧。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国企退休。热爱生活,具有创作热情,积极传递正能量,在本厂报刊、襄阳市军工专刊、百步亭文学、长江文学东亭创作中心均发表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