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故乡渔浦的秋天
文/陶华
记忆中故乡渔浦的秋天
一直在脑海里萦绕浮现
虽说不出有多么绚丽多彩
但难忘故乡渔浦这美丽的秋色
一条凤凰山溪水逶迤蜿蜒流淌
两边是如黛的峰峦叠翠的群山
让我的心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光
我爱故乡渔浦秋天的景象
晨曦中的太阳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雨后的晚霞映显得格外美丽
给故乡渔浦披上了一幅彩色的幔帐
故乡人没有停下来领略渔浦的秋色
又开始忙碌起那繁忙的秋收秋种了
渔浦人的勤劳是远近山乡闻名的

我爱故乡渔浦秋天的味道
秋高气爽白云飘浮的天空
大雁出现在渔浦人的头顶上方
乌儿也懂得用队形来吸引渔浦人
一会儿排个人字形让你瞧瞧
一忽儿又排个大字给你认认
这些大雁同样与我一样留恋故乡渔浦
当月亮像银盆样挂在天幕上的时候
月饼的香味开始在山乡㳽漫开来
最高兴的是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
这个时候是我们显耀争强的时候
一个个拿着已经咬了缺口的饼儿
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拼比月饼的优劣
全然忘记了时间已过去了多少

我最喜欢还是故乡渔浦柿红的时候
羊肠湾麻雀笼畚箕斗平安顶
还有羊坞里西坞里和桃花坞
当然林峰山寺坞岭及石牛山
那一树树挂满枝头的红柿子
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摆着身子
犹如挂在树上的一盏盏小红灯笼
勤劳善良的故乡渔浦人
满心欢喜地收获着劳动的果实
同时也收获着美好生活的希望
离开故乡已有半个多世纪了
虽然居在东海的一个悬水小岛上
当看到院子里那棵柿子红的时候
就会浮现出一幕故乡渔浦丰收的景象

啊,故乡渔浦的秋色
你曾经让初涉故乡的陆游诗兴大发
在渔浦码头的客栈墙壁上写下了
桐芦处处是新诗
渔浦江山天下稀
安得移家常住此
随潮入县伴潮归
不光是陆游还有画家黄公望
为了完成一幅《富春山居图》
特地在渔山隐居生活了半年之久
故乡美丽动人的山水风光
让黄公望大喜过后作出最后决定
将渔山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卷首
在渔浦码头举行了隆重开画祭坛仪式
作者:陶华写于2020年9月20日


















作者风采:陶华,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后进入宁波市中医院骨科进修。七十年代初携笔从戎,走进海岛军营,先后多次参加了师宣传科报道业务学习,开始爱上了写作,先后在《人民前线报》、《浙江日报》、《浙江广播电台》、《中国农村信息报》、《宁波日报》、《舟山日报》、《舟山人民广播电台》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碧海金沙掏蛤记》获全省十七报一刊散文大赛优秀奖。《哑弹发生以后》获中国人民解放军37502部队首届"八一杯"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二等奖。《海岛军营的故事》获中共舟山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政治部、舟山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纪念舟山群岛解放60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多篇文章入选巜文化地图看浙江》,《故乡的稻香节》一文被《浙江日报》转载,个人先后被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2016年被小岛上的镇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称号,颁发了证书和奖杯。
1999年5月加入舟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著有《桃花岛传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走进桃花岛》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参与策划邀请部分作家协同完成了《桃花墨痕觅安期》编写出版。先后在《中国旅游文学》、《东海文学》、《海阔天空》、《品读春秋》、《文学百花苑》、巜行苇春秋》、《今日作家》、《作家世界》、《军旅红色文学》、《媒体联盟特别报道》、《上海诗刊》、《深圳诗选》、《散文》、巜诗歌》等文学平台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军旅纪实文学作品数百篇。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张馨予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