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爱上秦皇岛”专题连载:(第1集)
《爱上秦皇岛》
(摘录第1篇)
主播:书东

(城市之光书店推荐用书)
秦皇岛南濒渤海,东北与辽宁省葫芦岛市相接,西北与承德市相连,西与唐山市为邻。城市面积9617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781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05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62.7千米,下辖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2019年年底全市户籍人口3146300人。
秦皇岛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它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结合部,东北距沈阳市387千米,西距首都北京280千米,距天津218千米,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569千米。津秦、京山、京秦、大秦、秦沈、沈山6条铁路和京哈、沿海、承秦3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津秦客运专线是东北、华北、华东高铁的重要连接线。秦皇岛开通了至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地的始发高铁,京津秦“1小时”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的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口岸、全球最大的煤炭港,海运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戴河机场已建成,并开通了至石家庄、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成都、青岛等市的多条航线。秦皇岛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其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
秦皇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因公元前215年“千古一帝”秦始皇东巡至此驻跸(bì)而得名。功高盖世秦始皇派士入海,寻长生药;雄才大略汉武帝东巡观海,筑台寻仙:文韬武略魏武帝东临碣石,观海抒怀;知人善任唐太宗筑五花城,望海赋诗:英明神武明太祖派将筑城,兴建卫所……古代君王的足迹为秦皇岛烙下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多次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节点,自古以来便是“两京锁钥”的兵家必争之地;由光绪皇帝御辟为中外人士避暑地的北戴河作为中国的“夏都”,是新中国最早最大的休疗胜地;作为商周时期古孤竹国国都的卢龙古城孕育了以伯夷、叔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畿东首邑”抚宁也是秦汉碣石驰道、明清两京御路的必争之地;辽代奚族居住地青龙满族自治县,奚国文化历史遗存较为丰富,与长城文化、碣石文化、孤竹文化、孟姜女文化一起续写了秦皇岛历史文化璀璨的新篇章。
秦皇岛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全市植被完好,林区广阔,森林覆盖率超过46.75%,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总天数366天,二级以上达标天数281天。这里每立方厘米中的负氧离子含量约4000 -7000个,是一般城市的10 -20倍,宛若一座天然氧吧。162.7千米的优良沙质海岸线沙细滩缓、水清潮平,半径50千米范围内汇集了大海、沙滩、湖泊、河流、山地、丘陵、平原、温泉、湿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都山、祖山、碣石山、天马山、联峰山、角山、长寿山,秀丽幽深,奇特峻险;长城入海老龙头、万里长城第一关、秦皇求仙入海处、渤海浴日鸽子窝、300余幢名人別墅,文化荟萃,闻名遐迩。蓝天、绿地、碧海、金沙相映成趣,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优秀的天然浴场和沙滩、海上活动场所。这里鸟类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拥有鸟类481种,其中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58种。每年鸟类迁徒季节,鸽子窝大潮坪鸥鸟翔集、万鸟临海,被誉为世界四大观鸟胜地之一。秦皇岛凭借优良的沙质海岸线、良好的空气质量以以承办“第二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凭借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长城文化专项、康养专项、葡萄酒专项、体育专项、观鸟专项、博物馆专项、地质专项以及美食专项旅游,大力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旅游“下海、上山、入村”,发展全域、全季、全业态旅游打造山海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秦皇岛市旅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加速推进“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旅游业体制机制改革,使秦皇岛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2016年,秦皇岛市成功申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于2017年9月中旬,成功举办“第二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荣膺〝2016 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2016中国避署旅游城市〞等称号,成为河北省首个“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会员城市。
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积淀、发达的交通网络使秦皇岛成为中西文化并存、海陆文明交汇之所。今后,秦皇岛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喜迎四海宾朋,恭候八方来客!
主播:曹淑东,中学退休教师。喜欢唱歌,游泳,旅游。喜欢阅读和朗诵。愿意用声音,诠释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