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的绿丰园
作者:都世科
流年似水,从离开老家求学到参加工作一晃四十多年了,老家如神州大地上无数穷山僻壤一样都大变了,这块渭北旱塬地区千百年来单一种植粮食的贫穷村落,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园区,它正在以农业体验、示范、蔬果生产以及民俗风情、游乐、游泳、垂钓、餐饮等休闲农业吸引着许多城乡群众。盛夏酷暑时节,这里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节假日更是难求餐饮一桌之地。

从宝鸡出发,沿西安至宝鸡的北线公路行至虢镇塬上,向北几百米便见路东的绿丰园西门,进入园内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葡萄架遮蔽的阴凉大道,道路两侧可见数不清的蔬果大棚了,棚内种植各种瓜果蔬菜,每天都源源不断的送往城市各网点,满足城乡群众的生活所需。这里的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瓜果和蔬菜,可见冬天里的春天,春天里的夏天,农业科技和设施农业,颠覆了传统的季节概念,在寒冷的冬季,自然界雪花纷飞时,这里的大棚内春意盎然,鲜红的草莓已经成熟,带着新春喜气的人们正在棚内自已采摘尝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等夏季才能吃上的鲜菜,已经冒着寒风供应城乡居民了,很受群众喜爱的绿丰源小西瓜、甜瓜,在四、五月大田里的同类瓜儿开始拉蔓生长的时候,它们已经让人享受口福了。反季节的瓜果,让人们一年四季可以吃上各种新鲜的蔬菜,诸如宝鸡这类北方中等城市,菜市场和超市里各类反季节蔬菜、瓜果能够常年不缺,除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南方等外地流入外,更有绿丰源等本地设施农业之功劳。


老家地处高风旱原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水,千百年来素有吃水贵如油之说,地下水深100多米,别说浇地,就连日常生活用水的满足也十分费力,在没有机井的几十年前,硬是凭搅辘轳,从100多米的地下把水一小桶一小桶搅上来,那敢奢望如今竟然跟水乡媲美的养鱼、游泳等美事能在此奇迹般的出现。盛夏,笔者进入绿丰源游泳池,但见三个巨大的泳池里水清见底,城里来的,附近村里的游泳爱好者,嘻戏玩耍的孩子们,个个喜形于色,想起童年时代我等小伙伴们在村里浑浊的涝池(池塘)里游泳,经常变成个泥人,不时还会喝口浑水的情景,让人心中顿觉酸楚,同时,也打内心感到孩子们幸福,赶上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好时代。


为了满足前来参观、学习、游览者的需要,绿丰源在一个最大的温室大棚里增加了餐饮服务,兵乓球、麻将等项目和电子游戏设施。大棚内设有水冷(热)循环系统,冬暖夏凉,进入棚内顿感愜意,与城里酒店內吃和玩不同的就是棚内绿色的环境,这里生长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将餐桌围在中间,顾客在享受歺桌上美食的同时,不时看一眼长在咫尺的鲜活蔬菜定会有食欲大增之感。绿色是让人喜爱的颜色,在绿色的环境里吃饭、玩牌、做游戏,打乒乓球也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夏天的冷水循环在冬季又变成了热水循环取暖,一年四季保持让人舒适的温度。


老家的乡村大变化是从2009年开始的,那一年,塬下虢镇北堡村的刘玎涛、张忠虎等四位年轻人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瞅准了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筹措千万元资金,共同投资在塬上搞设施农业,经与周原镇中堡、西刘、油坊、张谢四村协商达成合作协议,租赁1300多亩公路东侧的连片土地,成立了”陈仓区绿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他们先后打了200多米深的6眼机井,挖20多亩大的两个鱼池,建设40多个钢骨架的温室大棚,220多个竹木架普通大棚,从浙江、山东等地聘请6位蔬菜、水果作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风风火火地干起了蔬菜瓜果的生产、加工、贮藏和配送的行当。大棚和温室栽培与大田不同之处在于不受自然条件影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完全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规范进行,不该浇水时不浇,该施肥时按时足量施肥,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坚决不用,作物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茁壮生长。多年来虽有市、区相关部门无数次抽检,却从未发生过一次农药超标产品不合格现象,过硬的质量为绿丰源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了确保蔬果新鲜并及时送到配送点,园区建了10个冷库,每天一大早,送货车即可出发送往全市30多个配送点和麟游县境内的煤矿、西凤酒厂等合同单位。


绿丰源不仅自身做好农业科技方面的排头兵,还积极做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领路人和免费教师,多年来四邻八村的乡亲们前来咨询种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市、区农技部门多次组织全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参观学习和交流,园区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认真地对来访者传授经验和农技知识,受到全国妇联和省、市、区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现代农业园区”;宝鸡市农业局、陈仓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别授予”农民田间学校”等殊荣。

绿丰园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附近的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侍弄瓜果蔬菜的活谁都会干,姑娘媳妇、身体尚好的老头老太太,所有在村里留守的富余劳动力,吃住在家里,家门口挣钱何乐而不为,每月收入2000多元,对农村小家庭该是一项可观的收入,多年来,有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依靠绿丰源增收,改变了面貌。绿丰源的体育锻练、自动麻将机等都是免费使用,除满足宾客外,更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餐饮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家庭聚餐和亲友接待,亲戚来了陪着说话拉家常,饭时到了就去绿丰园用餐。盛夏的傍晚,是烧烤生意火爆的时间,从城里打工回村的年轻人,城里上来乘凉吃晚餐的朋友们吃烤肉、喝啤酒,欢声笑语在昔日平静的乡村萦绕。

得益于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市、县两级农技、水利以及周原镇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十多年时间,绿丰园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并举,互为依赖、互相促进,服务城市、繁荣农村,让农民受益的优秀民营企业。园区兴办的餐饮服务、儿童乐园、电子游戏厅、棋牌厅以及游泳、垂钓等,无疑是为缩小城乡差距迈出可喜的一步。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本人)


作者简介: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和管理工作。高级编辑,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多年来采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类稿件,其中200多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巜陕西日报》省电台等采用。其中通讯、报告文学《绿色王国的保护神》、《闯出国门天地宽》、《创新潮头唱大风》等在省内外颇有影响,20多件作品荣获省、市新闻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