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泪,原名温建军,内蒙古乌海市人氏,男。过去在当地及国内报刊,发表过少量的小说散文,二OO三年入乌海市作家协会,辍笔数年。一滴涌自感恩之心的盈盈温泪,折射出尘世间千回百转的苍凉!
作者王小麦(又名马头琴),河南新县人。爱诗,写诗。近几年学习创作了300余首现代诗,题材涵盖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困境的指证,有大量为苍生吟唱的泣血之作。也参与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努力不让诗歌缺席现实阴影生成的语境。另有一些古诗词习作,以及散文,时评等。疏于投稿,只发表少量作品。以现代诗为主,尝试多种风格的诗作,诗歌主要在网络平台展示。
道不尽的冰雪与柔情
——倾情品读《血梅》与《给我》
应《相约江南》总编天雨的邀约,让我给温泪诗写评,我这人才疏学浅,不敢冒然评诗,好在天雨、温泪都是我的好友,评得不好只当是抛砖引玉吧,我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先说温泪,人如其名。既是个粗犷豪爽、直率挚真的北方汉子,又是个温润如玉,似其姓氏的谦谦暖男。生于贫寒之家,成长于物质匮乏又充满豪情的时代。身世悲凉与生活的漂泊不定,在繁华落尽,一切化为泡影的当下,让他的人生底色呈现暗域的灰蓝。因此温泪的诗一方面呈给我们戈壁荒漠的阴郁冷色,那阴山脚下大树湾的祖坟,那乌兰布飞扬的黄沙,寺庙的祈声,那残存的秦燧汉墓、青冢,那希拉穆仁草原驮盐的马队,枯水期的河流,无不尽显北方的苍凉与生活的艰辛。正所谓目之所及,无不是皇天后土,有多少王朝兴衰,就有多少残燧孤坟。而唯有悲悯之心,关照这一切,滋生对世代生活于斯的族群整体命运的垂怜。因此他的诗里,这些景物信手拈来,总能瞬间与历史对接,与个人命运对接,显得厚重而沉郁,反思中有批判,一针见血地直入主题,表现了一个诗者的节操与担当。
另一方面,缘于对故土的热爱,一颗游子的拳拳之心,随时流露笔端,从他的大树湾系列诗中可以看出。同时,对美好生活、对爱情的向往,使他柔情满怀,并且由缱绻于心的吟唱,而内化成深植血脉的暖流涓涓而出,穿过塞北的大漠荒烟,饱蘸命运悲凉的雪水。
冰雪与柔情,凝成一滴他眼中的莹莹温泪,于千回百转中,努力挣脱掩埋的雪泥沙流,攒取人性里薄存的余温,从中获得慰藉。即使生活的希望渺茫如苍烟,即使爱情的火苗黯然寂灭于宿命,仍有脉脉温泉潜入地下,化为剪不断的深挚情愫。
在温泪的诗里,爱情虽不能生死相许,却有残月照孤坟的倾心相随,有梨花落尽片片白的凄然与贞洁。梅系列情诗被他反复抒写,情真意切,尤为感人,值得反复诵读。
爱情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多少文人骚客写意不尽,毕生吟唱,能写得清新脱俗,婉丽动人,却不容易,而温泪做到了,他那首《给我》堪称经典。温泪显然汲取了古典诗词的营养,他的文字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美学素养,用词遣句,力求精湛凝练,意境的营造呈现古典美。他总能将那些零零碎碎的过往,婉约成诗,如一首首小令、离歌,用最质朴、挚真的语言在岁月深处,像鹂鸟那样歌唱。
最后我想说,这世界从来不缺爱情,也从来不缺诗歌。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苏东坡到纳兰容若、仓央嘉措,为什么总是在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中,辗转流离进而肝肠寸断?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情感却萎缩如沙漠之洲,再也很难有如此质朴、如此倾心的叙说与吟唱,这就是温泪诗最闪光的地方,以一孤烛之微火,温暖这个薄凉如水的尘世。
血梅
我唤你梅儿时
你允诺领我来年看它开时的样子
你说此话时笑盈盈的酒涡
盛满了晚秋的菊花酒
我是个不喜花草的人
我甚至不会哼歌
你靠住了一块暗冷色的礁岩
把自己开心成花的模样
我不晓得花季
但答应了你之后
我留意过陌生的枝头
那时什么也没有
直到雪来
雪真得来了
但我不欣赏它的轻佻
我只喜欢你说的那种
融化的冰水仿佛也是暧的
暖的就像我念你名字时的感觉
我心跳了好久
那个看花的日子如同盛典
那天有雨又有雪
那天街上没有散步的人
那天“咚”的一下遽然声响
如同提早到来的惊蛰的轻雷
那天你撞飞的样子像受惊的小鸟
那天天使伸出了它的双臂
那一瞬间你仍想着我们那个来春的约定
如同我们忘不了一起在佛前曾哭过
那一天
我看到了天上飘起一冬来最白最柔的雪
那一刻
我看到了地下绽开了世上最红最灿的梅……
一场花事,打开时间的闸门。它的织锦那么美,流得那么快。倾斜而下,伴着令人惊悚的血水。一朵梅就这样零落成泥碾作尘,我们只能哀叹造化弄人,哀叹“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在悲伤成雪的北国,一副血梅白雪图宛然天成,挂在眉头心上,被时间抚摸,被风吹动。
这首诗画面感极强,梅的灿然与芬芳,只有雪最懂。斯人已去,梅与雪构成的心灵圣地却是永恒的。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恰能清水出芙蓉。在舒缓的节奏中,有暗流涌动。
给我
梅儿
给我你好听的乳名
你左手臂上殷红的胎记
你看到陌生人时紧攥住我手
那一阵的慌乱和羞怯
给我你泛旧的裳色
那些对镜贴花黄时坠落的青丝
还有对我一莞尔的笑靥
那一刻匿在你身后缠绵的心事
梅儿
给我那座山峰温柔的名字
那条溪流涌来时潺潺的细语
给我你子夜颤抖的祈声
我也跪在了佛前
就这样给我吧
给我你凝视我时悲悯的眼神
给我你冰冷的
我余生再无法紧握住的小手
给我
你如烟花燦起而又邃然煙寂的
半生……
一首爱情的绝唱,凄婉动人,读之如杜鹃啼血,因痛彻心扉而令人窒息。爱与死亡犹如电击,在生命两极冲突、回荡,构成本诗荡气回肠的冲击波,足以湮灭生之澎湃。“问君情深深几许,连朝不息,桐花万里路。”正是这一连串的“给我”,如源源不断的涓流,它已超越时空,超脱生死,在更高的精神层面,给予诗人心灵的滋养,而湮灭本身只是一种假象。
这首诗情绪饱满,情感浓郁,相同句式的连环,一气呵成,形成一泻千里之势。
用诸多细节从不同角度描摹出梅儿温柔可人的形象。
语言清丽脱俗,象“给我那座山峰温柔的名字
那条溪流涌来时潺潺的细语”
这样的比喻很是新鲜,生动。
亲爱的读者,欢迎你来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感受和看法,愿我们一起成长!
202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