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泪,原名温建军,内蒙古乌海市人氏,男。过去在当地及国内报刊,发表过少量的小说散文,二OO三年入乌海市作家协会,辍笔数年。一滴涌自感恩之心的盈盈温泪,折射出尘世间千回百转的苍凉!
作者王小麦(又名马头琴),河南新县人。爱诗,写诗。近几年学习创作了300余首现代诗,题材涵盖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困境的指证,有大量为苍生吟唱的泣血之作。也参与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努力不让诗歌缺席现实阴影生成的语境。另有一些古诗词习作,以及散文,时评等。疏于投稿,只发表少量作品。以现代诗为主,尝试多种风格的诗作,诗歌主要在网络平台展示。
道不尽的冰雪与柔情
——倾情品读《遇见》与《爱人》
应《相约江南》总编天雨的邀约,让我给温泪诗写评,我这人才疏学浅,不敢冒然评诗,好在天雨、温泪都是我的好友,评得不好只当是抛砖引玉吧,我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先说温泪,人如其名。既是个粗犷豪爽、直率挚真的北方汉子,又是个温润如玉,似其姓氏的谦谦暖男。生于贫寒之家,成长于物质匮乏又充满豪情的时代。身世悲凉与生活的漂泊不定,在繁华落尽,一切化为泡影的当下,让他的人生底色呈现暗域的灰蓝。因此温泪的诗一方面呈给我们戈壁荒漠的阴郁冷色,那阴山脚下大树湾的祖坟,那乌兰布飞扬的黄沙,寺庙的祈声,那残存的秦燧汉墓、青冢,那希拉穆仁草原驮盐的马队,枯水期的河流,无不尽显北方的苍凉与生活的艰辛。正所谓目之所及,无不是皇天厚土,有多少王朝兴衰,就有多少残燧孤坟。而唯有悲悯之心,关照这一切,滋生对世代生活于斯的族群整体命运的垂怜。因此他的诗里,这些景物信手拈来,总能瞬间与历史对接,与个人命运对接,显得厚重而沉郁,反思中有批判,一针见血地直入主题,表现了一个诗者的节操与担当。
另一方面,缘于对故土的热爱,一颗游子的拳拳之心,随时流露笔端,从他的大树湾系列诗中可以看出。同时,对美好生活、对爱情的向往,使他柔情满怀,并且由缱绻于心的吟唱,而内化成深植血脉的暖流,涓涓而出,穿过塞北的大漠荒烟,饱蘸命运悲凉的雪水。
冰雪与柔情,凝成一滴他眼中的莹莹温泪,于千回百转中,努力挣脱掩埋的雪泥沙流,攒取人性里薄存的余温,从中获得慰藉。即使生活的希望渺茫如苍烟,即使爱情的火苗黯然寂灭于宿命,仍有脉脉温泉潜入地下,化为剪不断的深挚情愫。
在温泪的诗里,爱情虽不能生死相许,却有残月照孤坟的倾心相随,有梨花落尽片片白的凄然与贞洁。梅系列情诗被他反复抒写,情真意切,尤为感人,值得反复诵读。
爱情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多少文人骚客写意不尽,毕生吟唱,能写得清新脱俗,婉丽动人,却不容易,而温泪做到了,他那首《给我》堪称经典。温泪显然汲取了古典诗词的营养,他的文字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美学素养,用词遣句,力求精湛凝练,意境的营造呈现古典美。他总能将那些零零碎碎的过往,婉约成诗,如一首首小令、离歌,用最质朴、挚真的语言在岁月深处,像鹂鸟那样歌唱。
最后我想说,这世界从来不缺爱情,也从来不缺诗歌。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苏东坡到纳兰容若、仓央嘉措,为什么总是在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中,辗转流离进而寸断肝肠?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情感却萎缩如沙漠之洲,再也很难有如此质朴、如此倾心的叙说与吟唱,这就是温泪诗最闪光的地方,以一孤烛之微火,温暖这个薄凉如水的尘世。
赏析
温泪古风体,由于不受格律诗的限制,写得别有一番新意,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自有洒脱、灵气的一面。
像“多见美人弄香草,少有悲士挥鞭梢。”
这样的句子很接地气,没有云里雾里漫无边际的绕弯子。佳句只一联,足可流传矣。
当今多少人捞破头皮地写古诗词,写白了头发,也写不出一个警世的好句来。表面看起来对仗工整,格律符合要求,但是落入俗套的多。写来写去,还是嚼别人嚼过的馒头,还是词语的重新排列组合,让人味同嚼蜡。
因此,如其带着镣铐跳舞,跳得呆板无趣,不如从中解放出来,来一次快马扬鞭。
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诗词。
1.胡不归
一掬黄沙埋兵骨,几处
高台伫王候。
半阙归问动古驿,夜有
快马出凉州!
2.端午
多见美人弄香草,少有
悲士挥鞭梢。
勿以先生轻投水,夜夜
啸来子胥潮!
3.辛丑秋雨
人行大河北,夜雨冷阴山。
孤驿风尘黯,羁旅胡天潸。
有心持旄尾,无力射虎岩。
野蔓绊马道,一骑叩秦关!
4.北上
武陵春溪卷落红,阴山
二月雪带风。
南来快马夜投塞,蹄上犹见
桃花痕!
5.月
苍松接晓月,暗云收寒星。
山巍草舍小,烛亮简册明!
6.梨花
雪蕊白向小桥西,玉露
衔芳压梨枝。
我为夜雨惊蝶梦,遍坡落英
香马蹄!
7.寒食
一树山桃艳远野,几滴
寒雨冷郊西。
有暖俱向纸火处,归人
尽沾冢边泥!
8.长生殿
一轮皎皎月,俩个缠绵人。
马嵬魂早断,御殿号长生!
9.易水
易水声若咽,尤为壮士潸。
片片波粼光,依如刃芒寒!
10.夜泊
不弄桨声随溪就,未起
渔火湖亦明。
夜有残局论楚汉,一灯
如月靠南亭!
11.金屋藏娇
露凝花有泪,云破月无裳。
阿娇移冷宫,金屋又谁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