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时电子琴演奏《蒙古人》MP3音频:
陈时马头琴演奏《敖包相会》MP3音频:
坚韧战胜病魔 努力奉献人生
——读陈时事迹有感
我从任丽昕的《用双手弹奏一曲与命运抗争的和旋》和张晓彦的《路在脚下延伸》两篇文章中,知道了今年49岁,现任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理事、松原市盲人按摩协会会长、松原市盲人协会会长、松原市残疾人音乐家舞蹈协会主席、首届中残联老中医专家传承人——陈时的名字。在文章中,不仅了解了陈时的基本境况,还知道了他是一名坚韧不拔战胜病痛,努力奉献靓丽人生,令人叹服的优秀残联工作者。

14岁,人生金子般的年华,正是见世面,涨知识阶段。而在这个时段中,一双明亮的眼睛对于求知若渴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世间的一切影像活动都是通过双眸反映在大脑中,然后通过深层分析,会感知出其固有的鲜活与魅力。如果再同步听到伴音就会变成无可限量版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随着时间的延续,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地积累,最终成为文化巨人!这就是说,清澈光明的视觉对于求知的孩子来讲,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试想,一个处在蹦蹦跳跳,天真无邪的少年顽皮地在阳光下肆意行走,随便往来,由于视网膜脱落而导致半盲状态,一下子将他跌进“昏天地暗”的深渊之中。这种光明与黑暗的环境转换,怎不叫一个14岁的孩子突然感到茫然与彷徨,接下来一直会痛楚与苦恼,以后的日子是怨恨与烦躁,恐惧与不安……所有这些,一下子都聚集在一个稍谙世事的孩子身上,就像细嫩的脖颈上突然套上桎梏的枷锁,窒息得小陈时怎能喘出一口长气来?
然而,突然失去光明的眼疾并没压垮弱小的陈时,他便挺身就读于四平盲校,学习6年按摩技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1993年就业于长春医大医院。1996年,他回到家乡农安县租了一个面积仅20平米的小房子,开办起第一个盲人按摩诊所。据相关专家说,当人失去一方功能后,会在另一方功能加倍补充。虽说陈时失去常人的光明,但另一种特殊的天颖聪慧便显现出来。他一边以按摩推拿技术为患者治病,一边自学乐理和乐件,每天晚上还去歌舞厅伴奏。尽管两项收入都不高,但不仅满足自己生活之需,还负担两个上学妹妹的部分费用。
只有经过风雨的彩虹,才越发显得鲜艳光亮;只有经过苦涩的滋味,方知甘甜的芬芳。陈时从14岁视网膜发生病变的那刻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仅受到黑暗的残害,更是对人生价值的严峻打击。如果自己不坚强起来,始终陷入自溺不拔的境地,那会永远受到精神折磨和生活窘迫,严重时便颓废一生,妄来人世。眼睛不行,我还有聪慧的大脑,还有灵活的双手。只要自己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有一颗战胜黑暗的决心,照样能闯出一片天地!到时候,我也会像常人一样,迎来满园绿色,百鸟吟唱的春天!

事实上,14岁的小陈时当时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当他有了第一笔收入的那天起,就是他“坚韧战胜病魔,努力奉献人生”的有力印证。不是吗?在他一边用按摩技术给人解除病痛,一边用乐件音符为歌者伴奏助兴,坚持3年后,终于为家里购买一套70平米的楼房,更是他坚韧不拔,凸显人生的事实!
人活在世,除了追求精神层面外,还需要物资作供给。如果没有物资给身体提供养分,保持活力,那世上的一切精神层面也不复存在。常人知道这些,陈时当然更懂得这个道理。怨天尤人,咋能解决问题;咬牙切齿怎能重见光明?光以坚韧的精神战胜病魔,那只是为了自己,而必须为大家活着才是奉献人生。自己若有远大思想抱负,则必须多学本事才能获得世人的感知和点赞。可以肯定地讲,在我身边,在我省市范围内,肯定还有许多像我一样“失去天日”的人群。因为我知道这种痛楚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我一定带领他们历尽艰辛,走出阴霾,另行踏上人生轨迹。大道理不必细说,但学本事吃饭是人们的起码追求和愿望。即使不谙精神与物资的基本概念,但起码都知道二者之间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有了精神支柱,可以挺起腰杆做人,可以学到服务本领。有了服务本领,就有了吃饭的保障。
当他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于1999年先去厦门,后到上海等地打工锻炼自己。期间遇到许多全国各地按摩师,在互相学习切磋过程中,他不仅学到更多更深的按摩推拿技术,而且也学到了南方按摩院的先进经营理念。当一切条件成熟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让更多人就业,给更多人谋福。

2002年4月8日,“陈时盲人医疗按摩院”,于松原开业了。他对上门的患者认真医治,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他的技术与热心融化了每一位患者;他的善良与义举赢得了众人口碑。
到2006年,按摩院员工由原来5人发展到十几人。2007年,他又投资180多万元开办了全省最大的盲人中医按摩院和一所中医专科培训学校。业务范围由原来单一的按摩发展为融按摩教学、针灸、中药、美容、减肥、芳香疗法和心理调整为一体的综合单位。并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松原市盲人按摩示范单位、吉林省按摩教研实训基地,同时也是全省首批专业医疗推拿机构。他本人也获得了“吉林省妙手”、“拔尖特殊人才”、“自强之星”等称号。此外,他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撰写成学术论文,于国内多家医学杂志上发表。
陈时,不论是自己医治病人,还是给学员授课都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他常说:“我能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患者服务,给学员讲课,虽说没到达救死扶伤的程度,但多多少少也能为民服务,非常开心。我要真诚地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治病救人和办学授课的机会。本来,我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什么大作为,可我总寻思自己用按摩技术为大家服务,就是我人生追求的最大幸福和快乐!”以志立向,以德立身,系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正因为14岁的陈时从小有志,才能确立自己奋斗的方向与目标;正因为14岁的陈时从小有德,才能挺腰立身,干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带动残疾人,尤其是盲人和失业者再就业,十余年来,通过多种方式和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共有6000余人受益,使大家重新找到自己合适位置。不仅缓解政府帮助他们就业的压力,还为他们解决了许多生活困难。
上述所有这些,便是陈时坚韧战胜病魔,努力奉献人生的真实写照。

摄影 张晓彦
作者简介:
张胜文,男,1957年4月出生于乾安县,1979年毕业于省商技校。曾从事商业、教育工作,自1979年爱好文字以来,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小品等作品发表(演出)。出版了《怎样编写文艺小节目》《童年游戏》《家常菜典》等著作30余部,发表教学、烹饪论文数百篇。1994年获得吉林省首届中小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省先进教师,并获得陈香梅教学基金奖。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书法题字 耿明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散文编审 王国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