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诗评】

🌹 9月1日
(一)
秋吟
姚绍丽
惊觉窥帘思故里,残荷俯首报金秋。
枝头蝉杳林初静,月下箫凄夜更幽。
枫叶争喧红色染,菊花齐放暗香留。
轮回原本寻常事,翁妪依偎解客愁。
(二)
秋吟
姚绍丽
木槿飘香弄媚柔,娇霞落月觅仙流。
风吹竹叶荷塘静,燕剪林泉曲榭幽。
稻谷盈仓丰稔岁,菊花盛炽满山秋。
佳人着意寻芳迹,雅客挥毫把韵留。
大家来评一评,把人丢在家里!
姚昌东:
@姚绍丽(嫣然) 秋吟,主题太多。言外之意,反而不知是什么?既然是一家人,我就拍砖、不拍掌了[呲牙]
姚昌东:
写诗,跟写文章一样,所有的铺垫,一定是为主题服务的。
姚昌东:
首先的看到,才会想到。不然很牵强、很主观,别人不会认同的
姚昌东:
绝大多数人,写了一辈子,作品还是初学者水平,就是没有客观关联景物和思想。
姚昌东:
要么空洞,要么牵强附会。
姚昌东:
最好,铺垫和主题有因果关系。这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
姚昌东:
[图片]

姚昌东:
简单20个字,就表达了两层意思。遂宁比桃园还好、和我形象。
姚昌东:
我写律诗,就是先写好绝句,再添加颌联和颈联
姚昌东:
化用,大梦谁先醒,平时我知。
姚昌东:
平生我自直
姚昌东:
自知
姚昌东:
一首好的律诗为八句,去掉颌联和颈联就是标准的绝句。绝句再去掉第二三句,就剩第一和第八句,肯定完整表达一个意思。
嫣然:
[图片]

美图联想
(武庆森)
未觉金风迎蓐收,
谁人将夏卷成秋。
莫言独叶难题句,
美在葱茏韵里头。
和武老师
(华 君)
美在葱茏韵里头,
桃腮开靥笑难收。
荷莲引渡霜枫艳,
旖旎风光看暮秋。
接龙华君
(嫣 然)
旖旎风光看暮秋,
黄花璀璨压枝头。
良宵遥望潇湘月,
更把佳人百媚收。
轮韵嫣然
(芳 草)
更把佳人百媚收,
张张笑靥映初秋。
心怡欲问缘何事,
红叶捎书落案头。
.
嫣然:
你看看我这首绝,是不是没转好?
姚昌东:
诗中,明喻不如暗语和借喻,如果有明暗双线的双关,含沙射影最好。
姚昌东:
尽可能丢掉莫言、莫道、依栏等词汇
姚昌东:
莫言、莫道,都是作者的主观意愿,如果表达非常的贴切,可以赢的读者共鸣。但往往自己都感动不了。
姚昌东:
要学会,给任何一首诗,挑毛病,哪怕是名篇。自己才会学有所得。
姚昌东:
比如 白日依山尽 那首。老师和专家都觉得表达的主题为 要立志高远。其实作者说:可惜,我得不到重用,算了吧[偷笑]
姚昌东:
白日,冬天的黄昏,非常短暂;黄河人海,一去不回;上一层楼就能看千里?不行的,上一千层楼也不行!
姚昌东:
这几个景,完全就是作者思想的铺垫
姚昌东:
暗喻朝廷现状
嫣然:
[图片]

姚昌东:
看诗,要看懂别人表达的什么。自己才晓得写什么
姚昌东:
世人生活太好,因为春天短暂而发愁
姚昌东:
歌颂祖国的诗,却完全和老干题区别开来。
嫣然:
很欣赏你的美绝[强]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或意思重复的
嫣然:
但是大多写建党啊,建国的这类诗都老干体。
嫣然:
七律·迎接二十大
红船启舵志高昂,誓为黎民沐曙光。
推倒三山兴禹甸,筹谋四化步康庄。
神舟探访苍穹阔,航母巡行碧海长。
使命担当圆绮梦,更期伟业谱新章。
嫣然:
你看看这首,说问题
姚昌东:
铺垫哦。就像捉迷藏,既要藏得好,又要小伙伴花功夫找的到,才有趣。
姚昌东:
都知道,破皮饺子,不好吃。
姚昌东:
诗,其实一样的。要有内涵,有趣意才行
姚昌东:
就像相声,说的人要坚决忍住,不能笑。诗,不能写明。
姚昌东:
我都是学生。只不过,善于学诗而已。还是写得憋
嫣然:
[图片]

姚昌东:
登堂入室,不被人笑话而已。
嫣然:
这一首表达啥主题
姚昌东:
人间这么好,我作为仙人却不能到人间享受。你说,这里好不好?
嫣然:
是不是赞美的人间美景?连神仙都羡慕。
姚昌东:
这就是,角度问题。换个角度去写,不能总写自己看到的东西
姚昌东:
那就借喻、暗喻、双关。
[图片]

姚昌东:
练习写诗,多找点断句来练,才能打开思维,才有可能超越前人
嫣然:
超前人,我不敢想,就是消磨时光!
姚昌东:
观荷花,人都恍惚了。
嫣然:
荷花美呗
嫣然:
厉害,一个“美”字没提呀!
姚昌东:
比美哭了,要强一点[偷笑]
嫣然:
你这是真正的写诗啊!可与古人媲美!
姚昌东:
诗,一定是改出来的。写诗的时候,脑袋要像电脑,不停的排列和组合,才会最终定稿。虽然不好,但修改了无数次,总比没有修改强。
嫣然:
你看我的那首秋吟,不就是修改了两天了,最后还是不成样。
姚昌东:
推敲,大家都知道的。现代人借助度娘和吾爱,相比古人,很有优势。
嫣然:
度娘?
姚昌东:
百度
姚昌东:
还要加点诙谐,和幽默元素最好
嫣然:
古人接受的是诗文教育
嫣然:
古人写诗有助于前途发展
姚昌东:
还是写荷花美。但角度就和所有是诗不一样了
嫣然:
你还是被荷花美艳迷住了
你的高明之处在于此,
啊!@姚昌东 好的!
有空帮我议一议这一首
点绛唇•荷塘月色
(嫣然)姚绍丽
荷舞清池,
多情莲叶琼珠醉。
蝉蛙鸣脆,星月齐相会。
尽赏清欢美。
姚昌东:
“多情”,是作者主观看法,尽量用另外方式含蓄表达
姚昌东:
你认为多情,就多情吗?这种主观牵强的词汇,不要。
姚昌东:
还有,诗的修改,就是不断为诗增加内涵的过程。比如我修改后的《成都》就比原文好。因为春秋时令,就是花容月貌的时候(暗喻成都姑娘漂亮) 读者可能意会不到,但作者必须想到 。
试改:
点绛唇•荷塘月色
(嫣然)姚绍丽
荷舞清池,丰盈莲叶琼珠醉。
蝉蛙鸣脆,星月齐相会。
仙子凌波,激出鸳鸯泪。
玉镜碎,今宵无寐。尽赏清欢美。
[图片]

姚昌东:
成都(新韵)
小巷寻风味,长街觅气息。
春秋时令里,总是两相宜。
姚昌东:
小吃、历史、景致、美女,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姚昌东:
可人、参禅,也是主观想象哦。用说明书的文字展示景观,这个景观和作者、读者联想到的,是合理、恰当的关联(暗示)。比如用 肥硕等词汇看要得不。
嫣然:
白露
嫣然
西风凝露欲成霜,一自家山染素光。
柳岸回眸收翠色,荷堤漫步少清香。
闲来兰渚沙滩白,忍睹梧桐木叶黄。
遥望飞鸿排阵去,天涯羁旅向衡阳。
姚吉柱一—叶扁舟:
@姚绍丽(嫣然) ,你好!谈不上再评,只是在群里探讨一下。欣赏佳作[强][强][强]
姚吉柱:
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道出秋天的无奈和愁绪。本诗运用的一三五不论很到位,对仗方面还有点欠工,闲来和忍睹再修改一下最好
嫣然:
闲来~幽处梧桐木叶黄
姚吉柱一—叶扁舟:
幽处是名词
嫣然:
词性弄不懂,高考扣去很多分。
姚吉柱一—叶扁舟:
兴去行不行,供参考
姚吉柱一—叶扁舟:
闲来兰渚沙滩白,兴去梧桐木叶黄。
嫣然:
兴去 为何百度查不到?
嫣然:
对仗,来~去,很好
姚吉柱一—叶扁舟:
但是从词义上说的过去
姚吉柱一—叶扁舟:
供参考,不行你再改一下
嫣然:
不过,再搜韵上,能查到兴去,对仗词!
试改
白露
嫣然
西风凝露与成霜,一自家山染素光。
柳岸回眸收翠色,荷堤漫步少清香。
闲来兰渚沙滩白,兴去梧桐木叶黄。
遥望飞鸿排阵去,天涯羁旅向衡阳。
🌹 🌹 9月5日诗评:
登山里人家~五花山
姚绍丽
曲径清幽云雾绕,蘑菇一地笑绯然。
举头遥望山花美,秋色迷人欲坐禅。
自评:
纵观四句,
首句直接说环境清幽很好,
第二句应递进表述其美景,但这句没能表达出来,
第三句写遥望山花美,没能很好的转折,结句亦不出彩
姚昌东老师,就五花山这首绝句试改润色如下:
姚昌东:
找准一个最容易下笔的特点。如果不能表意哲理、感悟人生,就尽可能写得诙谐幽默、生动有趣。

姚昌东:
感觉,没有内涵。都给你写得明明白白的了
姚昌东:
举头、遥望,是可以侧面反映的;迷人,根本就不能用。
姚昌东:
不是只要符合平仄,就是诗
姚吉柱一—叶扁舟:
@姚绍丽(嫣然) ,非常中肯姚昌东老师的评论,诗不是文章,不能过于古板,也不能过于直白,得有点文学味,你觉得对不对?
姚吉柱一—叶扁舟:
再就是结尾一句,秋色迷人,就要登山观景,就不会去坐禅,因为坐禅是超然物外,心内空空的感觉,和迷人的秋色不相衬。
姚昌东:
内涵,读者看后明白;但作者一定要把内涵藏起来。让读者会意一笑
推翻重写:
登五花山
嫣然
五花飘翠烟,高处住神仙。
欲问长生道,云间白玉泉。
注:五花,指“山里人家”山庄的后山。
姚昌东:
[图片]

姚昌东:
先写绝句,再改成律诗
姚昌东:
[图片]

姚昌东:
思维清晰、逻辑合理、内涵客观,用暗喻、借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描述和主题正相关的场景。
姚昌东:
乡情,每个人应该都写过。会写诗了,就应该追求新颖、别致。
姚昌东:
五绝能够表达清楚的,绝不用七绝。锻炼文字的精炼水平,杜绝生僻字、少见字、华丽词汇。
姚昌东:
用独到是思维,去学习。比如“只愿身在此山中”,作者的意思:哎呀,要是我能平步青云,那该多好哦。就能够 观天下、识大局、高屋建瓴。
姚昌东:
好诗本天成,诗人偶得之。所谓灵感,就是想为一个场景、一个哲理,甚至想为一个字造句成诗的冲动。怎么写、用什么铺垫、用什么关联,其实就是悟性。悟性强 ,则理解能力强、表述能力强。悟性,也是通过学习锻炼出来的。
姚昌东:
我本不会写诗。但看了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的诗,感觉自己也会写[偷笑]不过,因为不知平仄格律要求,都是打油诗。后来,进了格律诗微信群,才知道,诗必须用格律约束。
姚昌东:
律诗,一般用因果关系作为顺序,避免前言不答后语的毛病,更能突出主题。 “时临白露桂难香”,是作者看到的一个场景、一句铺垫。看到就想到:之所以不香,是因为还没有到中秋,“还待中秋沐月光”。想到中秋就联想到家乡:“昔日老家为沃土,今天耕地是洪荒”。久未归乡,田地荒芜了、老房子破败跨塌了;家乡,回不去了!为主题埋下伏笔。“梧桐黄叶纷纷落,街道清风阵阵凉”,侧面描述他乡游子的现状和心情。“西向火车呼啸去,又多愁绪载回乡”,因为看见火车远去,就想回乡。回不去!挥之不去的乡情,只能又深埋心里。
总之。虽然说写诗一直是学习的过程,但懂格律后,能化用别人的,就一定不要借用,尤其是整句整句借用,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你比原作写的更好、自己的作品纯属在凑 。还忌讳作品中出现一个完整的成语。成语就能表达内涵,何必再看你的诗?追求立意独到,手法新颖,才能鹤立鸡群。虽然我们达不到此目标,但只要一直照此要求,总会缩短差距的。
姚焕其:
写绝句要点:主要写法是四句一事贯穿到底,景象吻合意象,可景起,可意起,有明起,有喑起。承句,可承景,可承意。转而为合。四句的布局也就是全诗的构思。
姚焕其:
写律诗基本技法:四联分工,首联起、承,尾联转合,中间二联充实容。前联和尾联是思想中心,中间两联为艺术中心,特别要求工对,一联状景,一联表情,联句尾三字错开为二一和一二语法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