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袖添香夜读书】
文|龚讯
“红袖添香夜读书”对古人来说,这是最温馨和惬意的事了,而今有红袖添香者不少,而常读书的还有几人呢?更别说夜读了。
现在,丰富多彩的娱乐早已占据了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在许多人看来,读书与娱乐相比,读书自然是苦的。这正如品咖啡一样,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一杯咖啡,两种截然不同的体会,心境不同罢了。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其乐境。此外,读书之悲苦,是因为他们的心太向往世俗的功利了。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带着功利之心读书,读书还有趣吗?还是林老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因此,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安顿好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让读书成为一种纯粹的心灵升华。
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懂得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与美好的理想;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领会了大自然的和谐唯美;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明白了作者为了国家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与英雄气概。书,使我的情感世界不再空虚,使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什么尘世间的喧嚣、心里头的烦恼,顷刻间在书斋里雾散云消。啊,这真是一方神奇的净土!不由得想起了蒋捷的名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到中年,心绪渐平,无世俗所累,世事洞明,超然物外,更有闲情逸致读书了。
家里的书架、书桌、床头、沙发上甚至卫生间里都散落着我的书,闲暇信手一本,慢慢阅读,身心自然放松,真是绝妙的享受;若来了兴致,泡上一杯热茶,放一曲轻音乐,细细品读,此时感觉心清如水,没有了平日的冲动与浮躁,多了一些冷静与思考;最美的还是在晚上睡觉前读书,城市的喧闹远离我而去,思绪在书中翱翔,心情豁然开朗,此时心澄如镜,物我两忘;更妙的是在雨夜里读书,泡一杯新茶,伴一盏孤灯,捧一卷旧书,窗外细雨潺潺,涤荡了万水千山,书中“高朋满座”,拂去我心灵的尘埃,此时此刻情景交融,意与境浑然一体,最宜领会书中三味。此刻读书,人是专注的,你可以聆听那些高贵的灵魂在自言自语,与之在默契中沟通,在无言中交流,似听长者教诲,如与恋人谈心,那份惬意畅快、怡然自得、沉静悠长实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享受。此刻读书是一种心境,一种投入,气沉丹田则渐入佳境,人也就一定如明灯高照,端庄安详、胸怀若谷而又不失睿智练达。
有时觉得人世间至难之事就是做一个读书人,不仅要读文字,更重要的是还要读人生、读社会、读山河、读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将读书真正渗透到血液中,让读书的习惯成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书一本本地增加,闻着醉人的书香,心不禁颤抖了,甘守清贫的我拥有了一份富足!有时我在书柜前驻足,望着那各式各样的封面,忽然感觉到,这不仅是一本本书,而且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随意拿起其中的一本,轻轻地抚摸着它那平滑的肌肤,慢慢地翻开封面,那一幅幅生动的插图,那一行行美丽的文字,是那样的熟悉,我仿佛听到它在说话,我也轻声地回应,就像两位挚友在相互交流,它又像是向在它面前的人发出召唤,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它,仿佛在说好读书,读好书,一定会让你感到读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