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初秋美景,品收获喜悦
杜彩宏/甘肃
一路风景无限好,青山依旧人事非。
花鸟相伴踯躅行,幽谷逸林纵情现。

七八月的炎炎暑气随一场场秋雨渐渐逝去,秋高气爽的九月如期 而至,由于疫情延迟开学,我便想抓住假期结束前最后的机会,出去 四处走走看看,看看农村景色,走访留守老人,了解住在新农村居民 点人们的生活。
除此而外,我还想去看看我们的大山,再次体验在原 始森林里漫步、大喊、放声高歌、纵情跳舞、与树木野草对话等等。

在子午岭上,你完全可以放纵自己,干任何自己平时想干而顾虑重重 不能干的事,比如:放开嗓子吼几声,试试自己的底气足不足,将平 时累积起来的不快、郁闷之气都释放出来;还可以放开嗓子高歌一 曲,不用担心声音不好听,也不用担心唱不好跑调,更不用担心别人 笑话。总之,怎么高兴怎么来,一切都由我做主!

走到“水沟新村”,我被气派的牌坊式门楼、一大片菊花和干净整齐 的居民点吸引了。民房前面,有一大片菊花,鹅黄色的,很漂亮。经 询问,才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观赏菊花,而是可以制作菊花茶的杭白 菊。个别菊花已经开得极好,再不采摘就败了,废了,不知道主人是 怎么计划安排的,真的好可惜啊!
蜂蝶飞舞菊花间,自由嬉戏悠悠玩。
路人闻香伫地头,凝神静气痴痴望。

跨入牌坊式大门,吸引人眼球的首先是左手边正在怒放的杭白 菊,菊花地边有居民间种的蔬菜,像辣椒、茄子、白菜、豆角等,都长得极好,让人觉得主人肯定是种地能手,是个会过光景的。民房外 墙全都绘成了生动的文化墙,有宣传国家富民政策的,有人文地理历 史介绍的等等。大门右手边有人们休闲乘凉话家常的亭子,此时正有 几个村民在纳凉。亭子稍后方是一个木板搭建的绿色休闲长廊,大约 有几十米长,上面爬着厚厚的爬山虎,爬山虎已经开花结果,叶子也 有点发黄,有的叶片上还洒满了褐色的斑点,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暗示 着秋天的到来。再往前有一个大红色的平台,平台上展开着一页白纸 黑字的书卷,上书《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四字以大红色的行草突 显,说明她在村民心中的崇高地位。走完整个新农村,环境极好,特 别干净,看不到一点昔日的脏乱差。原来垃圾每天都有专人清扫拉 走,清扫垃圾的人必须是精准扶贫户,别人想干也不要。

我走过去和凉亭里的村民聊天,知道他们多数人是从四五里远的 山顶搬下来的,种地还是要开三马子(三个轮子的电动车)回去种, 就是菜地也在原来的村庄。他们说昔日的庄院都塌了,废弃了。现在 原先的村子里只剩几个放羊的老人;他们则搬到了新农村的居民点居 住。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他们不愿意在家里种地,也不会种地。还 有的人在县城或镇子上买、租房子住着,领孩子上学。一位大姐说回 原来的村庄全是水泥路,很宽,也不怕下雨。另一位大姐则说回他们 村庄的路还没硬化,下雨天泥泞难走。总之,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 快,农民的衣食住行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也存在着许 多具体问题,比如孩子上学远,多数家长需要陪读,导致村庄荒芜, 甚至在慢慢地消失,几千年窑洞民居建筑也将会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为历史。

快看!成片的冬瓜随着叶子的枯萎,终于露出了真面目,躺在地 上,格外显眼,你不想看见都难。你可别小看这些冬瓜,它里面挖出 的白瓜子可是当地的特产及支柱产业,其营养价值极高,它还坐汽 车、乘火车和飞机出国挣外汇哩!玉米也走向成熟阶段,叶子黄了,樱 子黑了,穿绿衣服的玉米棒子耷拉下了脑袋,变成黄色了。不久就到 了收获季节,金灿灿地玉米棒子装满玉米楼子,到了正二月卖了,将 是一大笔收入。一般人家都能买一万多块钱。
荏(亦叫紫苏)可谓是你近期见到的最绿的植物了。绿油油的, 青翠欲滴,让人禁不住想去轻轻地抚摸抚摸她的脸颊。今年的荏长势 喜人,看来又是个好年成。高粱、谷子、糜子更不用说。
唉!天不作美,正在上山时,大雨倾盆而下,几乎看不清路面, 我只好靠边停车等待。等雨小点了,我顺便参观了下当年刘志丹避险 的小庙。窑洞、雕塑、石刻等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我也体会 一下合水为什么会成为红二十六军的摇篮。刘志丹、谢子长,马锡五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何会选包家寨子开会。游击队和红军的艰 苦历程。

驱车又登上了巍巍子午岭,九曲十八弯的水泥路直通到了山顶的 瞭望塔下。我将车停在路边,独自上去,在瞭望塔下的花园里,我看 见好多蝴蝶和蜂在花间飞舞,盘旋。蝴蝶的种类很多,有黄色的,褐 色的,黑色的,白色的,都带有斑斓的彩纹,漂亮极了。蜂也不知道 名字,种属,但它比我们平时看到的蜂大的多,还有透明的翅膀。走进原始森林,头顶是参天大树,脚下是松软的树叶,中间有一人多高 的灌木,薅草等,一不小心,它就和你来个零距离接触一-亲吻你一下 下。突然,“扑棱"一声,吓我一跳,一声鸡鸣传入耳朵,原来是我惊起 了草丛里的一只野鸡,打扰了它的清梦。透过树缝隙远眺,山峦青 黛,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由远及近,颜色越来越深,层次也越来越 分明,真可谓:
山峦青黛无边际,浓淡相宜真仙境。
天然氧吧养生地,不羡他人不羡仙。
置身此情此景中,我不由地遐想:山的尽头是什么?蓬莱仙境有 这么美吗?我可否幽居此处远离尘世?真的有豹子出入吗?

我边想边独自在山中漫步,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吵闹声,耳听着“啾 啾”的鸟叫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时,我们什么都可以想,什么 都可以不想。想干啥就干啥,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不用考虑 给他人带来不便和困扰。
突然,脚下一滑,原来是冈树籽,满地都是。稍微往前,一棵树 上挂满了红红的,指头蛋大的果实,也落得满地都是,近前一看,原 来是模(音:mu)糊梨,又被称为“野山楂”。这些将我的思绪带回到 几十年前,我还很小的时候,为了挣钱,我随妈妈哥哥们进山打马 茹,杜梨,山杏,酸枣等情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妈妈 已离世十年了,哥哥们也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唉!不知何故,雨和我较上劲了,不知道是雨撵我,还是我撵 雨,一整天,我几乎与雨同行,难道是天妒我的悠闲自在,闲庭信步,信马由缰?你根本想象不出如此难遇的机缘,被我恰巧遇上还站 着狠狠体会了一下:头顶乌云密布,以我为分界线,一边是倾盆大雨 往下倒,视线模糊,难辨东西;一边只有零星小雨,地都没有扫湿。 俗话说,白雨隔犁沟下,果不其然。

回程我选了瓦岗川这条道,又一次领略了大自然的天斧神功:红土林。看着大自然的杰作,你很难想象它是怎么做到的,是如何创造 了如此美丽的奇观。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弯弯的道,步步行;人生的路,披荆斩 棘、勇往直前大胆地走!一个人的村庄还是村庄,一个人的院落还是 家。只要有一个人,土地就不会荒芜,院落、窑洞就不会坍塌,生机 在,家就在。石头仍旧静卧旁边,唯有树木渐渐长大成材。
喜欢的事,天天做都不会烦,美丽的景,时时赏都赏不完,赏不 够,就如同我上子午岭,路段不同,季节不同,风景亦不同,感受更 是相去甚远。最美的风景依然在前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去探秘、 去感受、去欣赏。

杜彩宏,甘肃省合水县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热心教学,倾心社会慈善公益活动。有部分佳作美文在文学平台发表。

编辑寄语:我做绿叶你做花,与君采菊东篱下。舞墨作文皆为友,诗词妙语任君发。政通人和万事荣,国泰民安百业兴,愿君多写正能量,文学助圆中国梦。投稿微信1383044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