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答网友“英语丛林”之问
作者 /毋东汉
我的拙文《汉语言文学腐败根源浅议》经“长安诗文”发表于“今日头条”后,读者诸君的关注、鼓励使我十分感激,比在“书海网”发表了长篇小说《热土情焰》还高兴。网友“英语丛林”君在留言中说:想知道贾浅浅上小学三年级时,写的获全国宝葫芦诗歌大赛三等奖的作品。我回忆如下:标题《黒板擦》,内容是:
粉笔写了一个字,
黑板擦吃了一个字,
粉笔写完了,
它也吃饱了。
不到十岁的浅浅,那时名叫贾倩,和姜莉等学生齐名,各有油印诗集,誉为小诗人,整个湘子庙街小学掀起儿童诗热潮。这种儿童诗属于自由体诗的一种。特点是童心童趣童语,有画面感,不要求节奏和叶韵,可阅读,难传播,远不如儿歌和童谣,但它含蓄、隽永,容易制作,不受束缚,少年喜欢,甚至青年也喜欢。好的儿童诗难写,西北著名儿童诗诗人当数王宜振,儿歌大王当数鲁迁。一石激起千层浪,回答英语丛林的提问,我联想到新诗的种类,刍议之。
中国诗歌起源于民歌,《诗经》是最早的民歌集,也是劳动人民创作,国风成就最高。屈原是最早的著名诗人,但他是文人,不是草根。到了唐代,中国诗歌达到巅峰和辉煌,李白杜甫白居易为领袖。到宋代发展成能唱的词。元代出现了曲。“五四”运动及其前后,受外来因素影响,新文化运动兴起,出现了句子可长可短,不要求押韵的新诗,著名的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等。鲁迅则写散文诗《野草》等。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中国诗坛的新诗达到高潮。诗人们深入工农兵生活,向民歌学习,同时借鉴古典律诗。贺敬之的《回延安》《雷锋之歌》,田间的《赶车传》,阮章竞的《漳河水》,郭小川的《望星空》,韦其麟的《百鸟衣》,马凡陀的《马凡陀山歌》等等。各有千秋,共同点是有画面,有节奏,音乐感强,题材重大,或有故事性,或有抒情主人公高大形象,意象典雅。
当前流行的新诗,有以下几种:①新自由体。不押韵,不讲节奏,画面感不清晰,有的明白如话,有的晦涩如谜,断句分行不合情理,基本上不用标点符号。读起来费劲,几乎不能传播,不能谱曲传唱,失去了诗歌的特质。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不敢恭维。②老干部体。大概是陈毅元帅首创,即界于律诗与民歌之间的新诗,押韵,字行工整,不太讲平仄和对仗,如《梅岭三章》。现在,退休干部、老教师的新诗基本属于这一类。③仿民歌体。形似民歌,押韵,句式整齐,尽量对仗,照顾平仄。例如王老九、李强华、王连生、初红等农民诗人的诗。我最喜欢的是仿信天游,以贺敬之为楷模。我在《延安行》中写过这样的句子:“白毛女办起了面粉厂,/小二黑当上了煤矿长。/兄妹开荒务果林,/夫妻识字搞咨询。/圣地处处该游览,/我先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学贺老的,他比我大二十岁,今年百岁了。④打油诗和顺口溜。有些老干部把自己不太滿意的有韵诗叫顺口溜和打油诗,表示谦虚,实则不妥。打油诗难写,顺口溜更难写。打油诗是唐代诗人张打油首创,幽默诙谐,读之忍俊不禁。如那首《咏雪》:“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黑狗变白狗,白狗浑身肿。”黑”和“肿”把人逗笑了。我和妻子曾模仿陈老总《青松》诗,合作了一首打油诗《咏竹》:“大雪压竹子,竹子不害怕,待到雪融化,仍然端端奓。”打油诗难就难在理趣和幽默共存,似油滑而不庸俗。至于顺口溜更难写,关键是光嘴溜舌头,接近于曲艺了。例如谜底是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坐个白胖子。”要写长很不容易,须用许多同韵字词。⑤散文诗。界于散文与诗中间的一种诗。搭眼看像篇散文,读起来有诗的意境,有画面感、音乐感。如果把诗比作鹰,把散文比作猫,散文诗恰似猫头鹰。著名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不要求押韵,但军旅诗人韩笑的散文诗有韵,是我效法的楷模。我国著名散文诗,除了鲁迅的《野草》,还有郭风的《廊檐的灯》,我喜欢韩笑的散文诗。⑥新诗还有文字游戏中产主的宝塔诗、回文诗、接龙诗、轱辘体等。也许古已有之,而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宝培诗从上到下,一二三四……依次逐行增加字数,有韵,形似塔形。回文诗顺念倒念皆通,意思变化诡异有趣。接龙诗、轱辘体是集体创作,两位以上诗人斗诗,相当于顶针诗的妙用。如头一个人写一首诗,第二个人以他最后一句为头一句,再添三句为一首,依次类推。玩起来很有意思,但难度很大,内容要有递进,不脱题才行。
诗的特质是画面感强,有意境,抒情主人公形象要高大,要有理趣,隽永美妙,节奏感强,有音乐感,文字句式要有蒙太奇效果,错落有致或排列整齐,有韵最好,能谱曲传唱更好。
写作如烹饪,要以理服人,炒个菜尝尝? 我将我1971年写的散文诗《风雨灯》晒出:
夜深人睡定,忽闻窗外风雨声,翻身披衣出街门,满村人骚动,手电灯笼滿村明……
男女老少上水库,库坝上亮着一盏灯。那是谁?是咱老支书,他呀,数他来得早,手提一盏风雨灯。
灯光下,几十个身影,小伙们挪石条,姑娘们拴夯绳。……筑堤防洪保坝基,全凭这盏风雨灯。风雨灯啊,领头的灯!
好一盏风雨灯……
挂柴门,迎红军;分田地,闹斗争;串连互助办大社,……老支书一直举着它——风雨灯!
如今啊!老支书领咱战天斗地,大打翻身仗,风风雨雨道路明!山峽口,飘雨星,一盏灯引来百盏灯,盏盏明灯连成一条线,人心更比灯火亮,夜风扬起了夯歌声!
退休后,我从事关工委工作,写作偏重于小儿科。我写不了儿童诗,晒一首儿歌《蜗牛旅游》算本文结尾,与诸君分享、共勉:
小蜗牛,小蜗牛,
背着房子去旅游。
走得慢,不停留,
慢慢爬上五层楼。
爬到墙上看地图,
翻山过海游全球!
2022-9-5-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