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近中午十二点的时间,红珠忽然打来电话告诉我:“珍宝馆有远方的客人即将到访”!我们在家人群里面只能看到人很多,可红珠那里车不济,等了很久出不了沟,等我们终于打上车一起赶到珍宝馆时,文剑师傅笑着说:“让我俩招呼客人呢,现在反而要反主为客了”。
我俩相视一笑,表示歉意,赶紧赶往后厨,因为张涛的母亲送来的新鲜的饺子馅儿,文剑夫人明阳和一位美女客人已经在里面搭手,等酒菜上桌客人们都入席,我们的工作也接近尾声,待他们品尝了手工饺子之后,有一位先生起立兴致勃勃的要在我们的墙面上提字,起初,后厨的我不以为然 ,观看了一会儿之后,发现不一般,那是空心字呀!才反应过来,迅速掏出手机开始录视频。

原来那字是他独创的学名叫“太极”书法,馆主文剑先生见此字此景,立刻请大家往外走,面对空间大声吟诵三声阿弥陀佛,恭敬礼拜完毕,大家转过身来,抬头望门厅,那上面赫然在目,竟是刘文西先生的书法“聚仙斋”三个大字!天、地、人的心境,兜兜转转,跨越时空之后,在这里机缘吻合。
经刘总介绍才知道那人原来是富平周朴,秦墨斋斋主。一个在德国待了三十年的工艺大使,也是中国的工艺大师。周先生兴致不减,继续挥毫泼墨,为客人留墨“宁静致远”一幅,为我和红珠用“太极”书法留下各自的微信名“云水禅心”和“春夏秋冬”一幅,为赵禅祎留墨“业精于勤”,为珍宝馆留下“厚德载物”与“淡泊”两幅墨宝,最后特意为文剑先生一家留下他在德国时写的一首诗——《菊颂》采用两种笔法交替错落,填空而成,不仅是功力深厚,更是情义无价。

金秋随风到我家,遍绣宜苑成晖洒。不言内心独偏爱,此芳盛时无蝶花。读此诗,可品出先生内心的大气磅礴与义薄云天的豪爽。他一直不停的让我们感谢刘总,不是刘总的鼎力引荐,哪有我们的相逢、相会和相识?我们又哪里知道他也是藏在人群中的大师?
周朴,幼年时就酷爱书画。小学时就参加过全国美展,中学时经常素描写生和搞雕塑做石膏像,参加过工艺美术学习等等。曾从师康思瑶李世南吕宗凤学习中国画,从师吴学让雕塑大师学习雕塑技法。曾多次取得过好成绩。

下乡时在农村经常深入基层生活,写生不断,大学时参加过好高等院校美术比赛,搞得雕塑"课余"得到过很好的名次。到德国出差学习不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德国弘扬我中华文化,以中国写意画的形式画了很多德国人和"有名的德国人",参加过多次书画展。
周朴先生一直热衷于弘扬和继承发扬振兴我中华工艺美术事业,发明了陨石瓷,陨石瓷板画等等,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大赛中得过全国银质奖等诸多奖项……

刘总是咸阳某文化产业的大咖,为人谦卑至极,一直低调的陪在周朴身边,充当一枚绿叶。他格外看好珍宝馆!在参观珍宝馆的时候,就不停的频频转发给他们的朋友,让他们一睹馆内的奇珍异宝,让他们大开眼界的不仅是国宝级的稀有珍品甚至是绝品和孤品的存量,更被感动的是文剑先生的十年守馆、护宝之不易的大义之举。他的护佛精神必将震撼更远,波及更多的贤良之士与他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我们也坚信,珍宝馆必将与更多的文人墨客、有识之士相逢,牵手,共谋发展,同唱《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永远的琴弦,坚定也执着。

楚丰华
2022.9.5
10:10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