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中欧书法家协会系列推出二十二略谈国展的过程
中欧书法家协会系列推出二十二略谈国展的过程
精华
热点
22-09-04 23:59
2732
阅读
关注
邱振中先生之观点,比较接近当初“艺术书法”的主旨与提法,虽可理解,但要彻底否定初唐之后的书法,很明显是存在偏颇之处的。但是句句属实,书法之结体、章法虽重要,然一顿一挫、一起一伏之类互依互存的矛盾技法与理念相平分秋色法,是对的,因人之不同,会有太多不同风格与节奏变化也随之就有了高下立判,加之后天对结体、章法的修养与审美不同,便会有不同“个性”出现,如只是从“三种章法形式”这样的层面上讲点、线、面之类的构成概念,花样与变化反而会更趋单薄,也会更让人感到“千人一面”的局面终究难以改变。窃以为如今书法“国展”之“千人一面”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近亲繁殖、相互抄袭,以致很难看到有风格独标且耐人寻味的作品。正常情况下,不同的人去临写《张迁碑》,应该会看到各自不同的一些东西,可如今事实却是不同的人去临写,临写的结果基本差不多,主要原因是受时人“教化”的影响,大多人没有独立临摹与审美的能力,习惯、倾向于“大众化的正确”,照搬概念性的教条所致,尤其是抱着某种急切功利目的去参加“国展”的,不玩“套路”真的很难。因为有了套路才能打破不平凡艺术游戏的规则 ,国展就是万人一面之缘,如果你没有这个缘分,别想进国展。同样的道理,邱振中先生的那种有独立思考能力与角度,可以证明一切都会和其人之道有关,其分析十分难得,尽管如此,才为此多人照样接球。
——东欧山人——
2022年9月3号
——余式权作品——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77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