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连载(四)
推倒那一块多米诺骨牌
张柯
开明,跨越中西医的学术底色

“西学中”,是指大夫开始学的西医,后又转学中医,最终做了中医大夫的人。“西学中”,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中既有可贵的经验,也不乏某些历史教训。
大学毕业,刘德山考上本校研究生,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导师是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克忠。
陈克忠教授最不简单的地方是开明。他出生在1927年,大学就读于齐鲁大学医疗系,等到1953年毕业的时候,学校已经更名为山东医学院。
因此说,陈克忠是齐鲁大学最后一届毕业生。
谈起导师,刘德山眼神里写满了敬重。
陈克忠从助教一路做到教授,经历没有出奇的地方,出奇的是他的开明。他在行医中发现,许多疾病西医束手无策,中医大夫几副药下去,好似神仙一把抓,你不服都不行。
既然中医神奇,为什么放着河水不洗船,钻一钻中医呢?
现在这话好说,作为教会大学七年制医学系打造出来的高材生,他满脑子装满了红血球、白血球、细菌感染、抗菌消炎的概念,带着这些概念去学习望闻问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用看惯了化验单的眼睛去看病人的舌象,用握惯了听诊器的手去搭病人手腕上的寸口,感受微妙的二十多种脉象,开出一副君臣佐使的方子,其转换之难,好比做惯了法国鹅肝的巴黎大厨改做山东九转大肠一样,听着难,看着难,做起来更难。
陈克忠知难而进,既然自己是西医科班出身,那么中医也要来个科班出身。公平地说,他的这个思维很像西医。主意打定,取得医院领导同意后,已是西医主治医师的陈克忠放下身段,先后去天津中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院进行系统学习,并分别于1961年和1977年取得两所中医院校的中医研究班毕业证书。
根据他的要求,院领导批准陈克忠调到中医科工作,他摇身一变成为中西医结合专家,他的两位高徒张继东和刘德山和他一样,后来担任了齐鲁医院中医科主任。
“陈老师很喜欢我,我和导师走的路子几乎一样。”
刘德山说。
一样,也不完全一样。
陈克忠学中医的时候,还没有“西学中”概念,也没有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学中”大夫凤毛麟角。刘德山学中医的环境,比起导师来强得太多了。当上大夫之后,他发现了一种现象:有些中医做得好的,反倒是先学了西医,回过头来再学中医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思维比较开阔,创新意识比较强”。
刘德山看病看得好,科研也不含糊。
他在国内外率先证实糖尿病脑功能减退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率先提出糖尿病脑功能损害的基本病机是肾精空虚、浊阻毒害,肾精肾气虚衰是其发病、发展及预后之关键。提出治疗此病,当以补益虚损、填精补髓为本,同时佐以化浊、活血、解毒。为此,他创制了益气补肾方, 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
无论中医西医,如果离开“开明”,必会裹足不前。
刘德山认为,陈克忠、张继东与王新陆,三位导师一个共同点:特别开明,他们视医学为天下公器,对学生倾囊相授。过去为了保住饭碗,老中医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最后大夫走了,秘方绝技也带走了。刘德山跟随陈克忠、张继东和王新陆学习中医,参与课题研究,无论行医还是做人,无不受教良多。后来他也带博士了,老师的学风被继承了下来。
谈到中医的开明,在山东中医界已故大师级人物中,周次清先生是突出的一位。由于是亲戚关系,笔者与他多有过从,受教良多。这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医术已臻化境,一生起沉疴治百病,拯救病患无数,这是很多人知道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在青岛医学院学习西医了。后来,周次清治病中西互参,一路攻城拔寨,常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他的听诊水平,常令西医专家称叹。一把听诊器用在他手里,好比精微仪器探进病人脏腑,如同侦察兵钻进对方中军大帐,敌情了然于胸,打不死病魔倒也奇怪了。步入晚年,他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在现在条件下做中医,如果不懂现代医学是危险的,也做不成大医生。
陈克忠对待中医的态度,周次清对待西医的态度,学术底色的背后,是开明的心胸、宽阔的视野。
这种开明,刘德山学到了,在山东中医界,他是最早提倡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专家之一。直到现在,有些中医未必能转过这个弯子。
不过,现代中医教育体制,给中医培养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过去学中医,是师父带徒弟、父亲教儿子。中医自小侍诊,诵读经典,像周次清先生,晚年还能大段背诵经典,现在培养的中医做得到吗?西医院校的学生读完五年本科,回头再学中医,经典看得过来吗?
这只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运,一代人复有一代人的难处吧。
已故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生前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书法有历史高度,有时代高度。历史高度后人无法企及,经过追求和磨砺,时代高度是有望达到的。
中医不也有历史高度,不也有时代高度吗?
当下,能成为大医生的人,都跟攀上时代高度有关。
刘德山的成功,好学是一面,悟性高是一面,消化能力强是另一面。
尼采对他的读者有过这样的期待:
“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便是我对你的期待!只要你受得了我的书,我们就一定合得来。”
刘德山读大学时,读《周易》,看《内经》,学习系统论、控制论,他的“牙”够硬的,“胃”也算得上“强健”,消化能力超强。后来在行医路上,有名师一路点拨,有三十多年临床上的摸爬滚打,他的医术不断精进,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炎、晚期肿瘤等老年病的治疗,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治疗老年病,他善于通过调理病人脾胃,去推倒病人体内的“多米诺骨牌”,成为百年老店齐鲁医院最年轻的“知名专家”之一和山东名中医药专家。(未完待续)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