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当今写作圈》
——文学爱好者的成长故事 当今写作圈的真实记录
“文学把我害惨了!二十年光阴付之东流。我钟情文学,文学却遗弃了我。在我的生命里,余下的岁月,对于文学,我该不该再去爱它?它还值得我去爱吗?……”这些句子,出自一位叫李扬名的文学爱好者所写的一篇题为《文学把我害惨了》的文章里。
他这篇文章,自由投稿至《大山文学》邮箱,被西郭先生采用编发在《大山文学》公众号里。
文章发出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山文学》自从上次发过作家高大上的一篇文章后,西郭先生以为高作家还会再来投稿,但他这次猜想错了,一个月、两个月……几个月过去了,没见高作家投稿,也没在其他文学群里见过高作家的有关信息。西郭先生感到事情有些意外,好奇地试着微信给高作家发去问候语,却跳出一个红色的感叹号,嗨!这才发觉,人家已经删除微信好友,信息已经发不过去了。
那一天,西郭先生打开邮箱查看来稿,看到其中有这么一条特别亮眼的标题:《文学把我害惨了》,他心里一惊,立即想起了高作家投稿的事情,心想:这一篇稿会不会就是高作家写的?如果真是他写的,那一定、一定要为他编发出去,就算是再帮助高作家一次吧。心中这样想着,顿觉增加了一份责任,赶紧打开文章,看看究竟是写些什么内容,看着看着,哎哟!怎么忽然感到心情有点沉重?这文章写得,怎么说呢?——原来,这是一位叫李扬名的文学爱好者所写的这些年来因爱上文学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结局,令人唏嘘!西郭先生开始同情起李扬名这个作者来了。
《文学把我害惨了》是一篇叙事文章,内容主要是,作者述说自己今年四十岁了,该成家没成家,该立业而无业,痛诉这些都是因为他自己爱上了文学所造成的。李扬名家住农村,因在中学读书时爱看文学书籍,分散了精力,结果,高考没考上大学。书读不成了,回乡后,不想参加田里劳动,只好进厂打工,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业余写作的爱好,那时,“打工文学”正在兴起,也涌现出一批“打工作家”。正巧,南方有好几家文学刊物,专门挖掘和培养打工作者,大量发表打工题材的文学作品。当时,不满20岁的李扬名边打工,边写作,边投稿,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他换了十多家工厂,跑了十多个城市,写了上百篇文章,投了无数篇的稿,却没有一篇被报刊采用,至今,一事无成。
李扬名对打工生活应该是熟悉的,如果能抓住“打工文学“这个时机,走“打工文学”之路,也许,他在文学道路上已经迈向成功的一步。但他在文学道路上却另辟蹊径,想独创自己的风格,不愿去迎合当时的打工潮流,不屑去写打工文学题材的文章,也从不投稿给打工文学的刊物。他在心里甚至看不起打工文学,认为打工文学就是“粗俗文学”,心想:“什么打工文学?尽写些什么东西?不外乎是工厂车间——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枯燥无味的生活,写这些东西能有什么看头?”
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他生活在南方,却偏偏在文章里写北方的雪景:“雪花那个飘啊,那个飘……飘过美好的时光。”他没到过草原,却偏偏写在草原上牧马:“一望无际的草原啊,能任我驰骋……走向美好的未来。”他在工厂打工,却偏偏写军营里的生活:“兵哥哥想着小妹妹啊,想着小妹妹……送的大红花。”他那时写的文章都投给《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青春》、《萌芽》等全国有名的杂志社,他心里暗下决心,自己对自己说:“我要严格按高标准要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意思是,想一举成名。然而,际遇却没能如他所愿,写了十多年,投了很多稿,却一篇都没能发表。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爱着文学,还在孜孜不倦地写呀写……
西郭先生读着文章,却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痴情于文学的人。他想:这个李扬名真是有问题,虽饱经沧桑,却不谙世故,你看他自己在文学方面,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太大,与他的能力相比较,相差太远,而且不切实际,眼高手低,注定是失败的。西郭先生忽然觉得,如能将《文学把我害惨了》这篇文章发出,给文学爱好者一个警示,也许会引起很多文友的关注呢。文章在《大山文学》发出以后,果然引起很多文友共鸣,文后留言特别多,因为留言超过一百条了,所以,有些写得很有见解的留言无法精选出来,这些留言大都是骂李扬名的。这样也好,要不然,骂人的唾沫,可能会把李扬名淹死。
西郭先先心想:李扬名是不幸的,遇上了文学繁荣的时代,但他却找错了位置,他这棵文学苗子,因为没有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生长发育不正常,成了畸形。如果能及时对他给予引导,也许会成长为一棵大树。西郭先生希望以后多发一些李扬名的文章,想在自己的公众号树立起李扬名这个典型。他主动添加了李扬名的微信,并说了一番道理给予开导。
可是,以后的事,却令西郭先生百思不解,李扬名和高作家一样,一直杳无音信,也没有再来投稿了。
(未完待续)
宋新强,1991年开始小说创作,1995年加入江门市作家协会。在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联、江门市作家协会、《江门日报》主办的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已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100多万字。现为《作家故事》主编。著有长篇小说《百里呼啸》。
